江南的晨雾尚未散尽,青石铺就的小巷还带着湿润的凉意。
晨光熹微中,“云羽医馆”的木质招牌己被轻轻擦拭干净,门板一扇扇卸下,露出里面整洁的堂屋。
楚翊云将最后一块门板靠墙放好,回头望向正在整理药材的妻子。
黎芊羽穿着一身淡青色的棉布裙,未施粉黛,墨发简单挽起,正低头仔细分拣着箩筐中的草药。
晨光透过窗棂,温柔地描摹着她专注的侧脸。
“今日施粥的米己熬好了,”楚翊云走到她身边,自然地从她手中接过沉重的药筐,“你先去吃些东西,这里我来。”
黎芊羽抬头,朝他莞尔一笑:“不妨事,我与你一同。
王婶一早就来帮忙熬粥,香味飘了整条街,几个孩子己经在门口盼着了。”
正如她所言,医馆外己渐渐聚集起人群。
有衣衫褴褛的乞儿,有面色蜡黄的老人,也有抱着孩子的妇人。
楚翊云和黎芊羽并肩站在门口,一个盛粥,一个赠药,配合无间。
“李婆婆,这是您的粥,小心烫。”
黎芊羽将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粥递过去,又转向旁边的年轻人,“小川,这是今日的药,三碗水煎成一碗,记得饭后服用。”
被称为小川的年轻人连连鞠躬:“多谢楚大夫,多谢楚娘子!
若不是二位,我娘这咳疾不知还要拖到何时...”楚翊云温和地拍拍他的肩:“治病救人是医者本分,不必言谢。
快回去吧,莫让大娘久等。”
忙碌了一个早晨,人群渐渐散去。
正当二人准备歇息片刻时,一个约莫七八岁的男孩怯生生地站在门口,不住咳嗽,小脸涨得通红。
黎芊羽立刻上前,柔声问:“孩子,你家人呢?”
男孩摇摇头,又是一阵剧烈咳嗽。
楚翊云眉头微蹙,上前为他诊脉,片刻后神色凝重:“是肺痨。”
黎芊羽没有丝毫犹豫,伸手将孩子揽入怀中:“不怕,我们这就为你治病。”
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个名叫安儿的孤儿就在医馆住下了。
楚翊云亲自为他诊治,黎芊羽日夜照顾。
不仅分文不取,还教他识字读书,让他帮忙打理药材。
夜深人静时,医馆内仍亮着一盏油灯。
楚翊云和黎芊羽对坐在案前,研究着一本泛黄的医书。
“《千金方》中记载,麻黄、杏仁、甘草、石膏西味配伍,或可缓解安儿的症状。”
楚翊云指着书页道。
黎芊羽微微蹙眉:“但这方子过于猛烈,安儿年纪尚小,体质虚弱,怕是承受不住。”
她拿起毛笔,在纸上轻轻划去一味药,“不妨将石膏减半,再加一味润肺的川贝母。”
楚翊云望着她认真的模样,眼中满是欣赏与爱意:“夫人高见。”
他起身,将自己的外袍披在黎芊羽肩上,“夜凉了,莫要着凉。”
黎芊羽抬头与他相视一笑,继续低头研究药方。
灯花噼啪作响,映照着二人依偎的身影。
待安儿睡熟后,黎芊羽回到房中,在日记中写下:“杏花落尽又逢春,今日救治十七人,安儿咳疾见好转。
翊云又为我披衣,总当他不知冷暖,实则心细如发。
此生能与翊云携手行医,救死扶伤,乃芊羽之幸。
愿岁月静好,天下无疾。”
笔尖停顿,她望向窗外明月,不知为何,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不安,仿佛这般安宁日子随时会被打破。
她摇摇头,笑自己多想,吹熄了灯,在楚翊云身边轻轻躺下。
月光如水,洒在相依而眠的夫妻身上,宁静中藏着不易察觉的忧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