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悬疑惊悚 > 滇南历史

滇南历史

青顶子 著

悬疑惊悚连载

书名:《滇南历史》本书主角有周泰来毛福作品情感生剧情紧出自作者“青顶子”之本书精彩章节:1982年的昆明入夏就邪闷得像扣了口大蒸连蝉鸣都透着股有气无毛福轩把自己关在老宅子的西厢房窗户关得严严实只留条缝透点风里都裹着热乎桌上摊着本泛黄的《滇南地方志是爷爷传下来的老物纸页边缘被翻得起了毛有些字还被爷爷用红笔圈透着股岁月的霉他刚高考落榜没几街坊邻居的眼神能把人戳穿——张婶见了他就绕着李叔总在背后跟人念叨“可惜读书那么用功还是没考上...

主角:周泰来,毛福轩   更新:2025-09-28 16:11:3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982年的昆明入夏就邪乎,闷得像扣了口大蒸笼,连蝉鸣都透着股有气无力。

毛福轩把自己关在老宅子的西厢房里,窗户关得严严实实,只留条缝透点风,风里都裹着热乎气。

桌上摊着本泛黄的《滇南地方志》,是爷爷传下来的老物件,纸页边缘被翻得起了毛边,有些字还被爷爷用红笔圈过,透着股岁月的霉味。

他刚高考落榜没几天,街坊邻居的眼神能把人戳穿——张婶见了他就绕着走,李叔总在背后跟人念叨“可惜了,读书那么用功还是没考上”。

母亲天天在院里唉声叹气,翻来覆去就是“隔壁王家小子都进工厂当学徒了,一个月能挣二十块”。

父亲倒不骂他,就是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烟锅子敲得青石板当当响,沉默得像块石头,那沉默比骂他还让他难受。

毛福轩没脸出门,就抱着这本地方志翻,里面记的滇南古墓传说、少数民族奇闻,倒能让他暂时忘了落榜的堵心事儿。

“毛福轩!

开门!

再躲屋里要捂出蘑菇了!”

院门外的喊声震得窗户纸都颤,不用想也知道是周泰来。

这小子比毛福轩大两岁,没读大学,在潘家湾古玩街摆了个小摊,天天油嘴滑舌的,却比谁都讲义气——当年毛福轩被校外混混堵了,是周泰来拎着根扁担冲上去救的场。

毛福轩磨磨蹭蹭开了门,周泰来顶着一头汗闯进来,穿件洗得发白的海魂衫,领口还破了个洞,腰间别着个旧牛皮袋,里面装着他摆摊的家当:几枚铜纽扣、半块缺角的青花瓷片,还有个没了表针的旧怀表。

“你可真能躲!”

周泰来往椅子上一坐,抄起桌上的搪瓷缸子,咕咚咕咚灌了大半缸凉水,缸底的水垢都晃了起来。

“我摊子今儿缺个帮手,你跟我去撑撑场面,管你午饭,多加个卤蛋!”

毛福轩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我不懂古玩,去了也帮不上忙,别给你添乱。”

“要你懂啥?”

周泰来伸手拍了他胳膊一下,力道不小,“就帮我看着摊子,有人来问价你别搭话,我不在的时候别让人偷东西就行。”

“再说了,总比你在家闷着强,潘家湾可比你这厢房热闹多了,有卖糖人的,还有唱花灯的,去了保准你不心烦。”

毛福轩架不住周泰来软磨硬泡,再者说,他也确实不想再听母亲的唉声叹气,便慢吞吞地锁了门,跟着周泰来往潘家湾走。

街上早挤满了人,挑着担子的农民、穿中山装的干部、挎着帆布包的贩子,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混在一块儿,满是烟火气。

周泰来的摊子在街口第二家,铺着块洗得发蓝的粗布,上面摆着些零碎玩意儿:铜制的烟嘴、缺了口的瓷碗、还有几串不知真假的佛珠。

“你先坐着,我去旁边瞅瞅,看有没有乡下来的好货。”

周泰来把牛皮袋往毛福轩手里一塞,转身就钻进了人群,背影还挺灵活。

毛福轩坐在小马扎上,手心里攥着那本《滇南地方志》,浑身不自在——旁边摊子的老杨头总用眼角瞟他,那眼神像是在说“这书呆子咋来干这个了”。

他刚想把书塞进怀里,就见周泰来拽着个农民往这边跑。

那农民穿件打补丁的灰布褂,裤腿上还沾着泥,手里紧紧攥着个布包,脸涨得通红,像是怕人抢了他的东西。

“福轩!

你看这个!”

周泰来把布包往粗布上一倒,“啪”的一声,滚出个黑乎乎的物件。

是块青铜残件,巴掌大小,表面蒙着层厚厚的泥,看不清纹路,边缘还缺了块,看着就像块废铜。

“这是我刚收的,老乡说,是在他家后山坡挖红薯时刨出来的。”

周泰来压低声音,用袖子蹭了蹭残件表面的泥,露出点青绿色的铜锈,“你看这铜色,不像新仿的,老物件!”

农民在旁边急得首搓手:“小伙子,你说好给五块钱的,可别反悔啊,我还等着给娃交学费呢。”

“少不了你的!”

周泰来从怀里掏出五块钱,是两张两块的和一张一块的,叠得整整齐齐,递到农民手里。

农民接过钱,数了两遍,确认没错,揣进怀里就匆匆走了,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周泰来拿着残件,正得意地琢磨,身后突然传来个尖嗓子:“周泰来!

你小子可以啊,收着好东西了?”

毛福轩抬头一看,是赵老三。

这人以前是供销社的售货员,后来嫌工资低,也来潘家湾摆摊,专干些以次充好、抢生意的勾当,街上的摊贩都不待见他——上次有个老农拿了块真玉佩来卖,就被他用三块钱骗走了。

赵老三凑过来,眼睛首勾勾地盯着周泰来手里的残件,伸手就想抢:“拿来我看看,啥好东西让你这么宝贝。”

“赵叔,这是我刚收的,您凑啥热闹?”

周泰来赶紧把残件往身后藏,“就是块破铜片子,没啥好看的。”

“破铜片子?”

赵老三撇撇嘴,伸手就去拽周泰来的胳膊,“我看不像,你小子眼里藏不住事儿,肯定是好东西!

这样,我给你八块钱,这残件归我,咋样?”

“不卖!”

周泰来把残件抱在怀里,“我自己留着玩,不卖钱。”

两人一来二去就争执起来,赵老三急了,伸手就推了周泰来一把。

周泰来没防备,往后踉跄了两步,手一松,青铜残件“啪”地掉在地上。

毛福轩赶紧蹲下去捡,指尖刚碰到残件,就觉得不对劲——刚才被泥盖住的地方,经这么一摔,泥块掉了,露出几道弯弯曲曲的刻痕。

不是常见的花纹,是些奇怪的符号,像字又不像字,密密麻麻刻在残件边缘,透着股说不出的古气。

“这是啥玩意儿?”

周泰来也忘了跟赵老三吵架,凑过来看,眼神里满是疑惑。

赵老三蹲下来,眯着眼睛瞅了半天,也摇了摇头:“没见过这纹路,不像是汉人的东西,别是哪个小孩瞎刻的吧?”

毛福轩盯着那些符号,心跳突然快了起来——他脑子里闪过《滇南地方志》里的一页插图,上面画着滇南少数民族的古文字,跟这符号有点像!

他赶紧伸手摸了摸,刻痕很深,边缘光滑,不像是现代人用工具随便刻的,倒像是用古老的凿子一点一点凿出来的。

“你瞅啥呢?”

周泰来推了他一下,“这玩意儿你认识?”

毛福轩摇摇头,他没敢说——怕自己记错了,也怕赵老三听见了又来抢。

可那些符号像有魔力似的,让他挪不开眼,总觉得能从里面读出点什么。

赵老三见毛福轩盯着残件发呆,又想伸手抢:“既然你们不认识,不如给我,我找懂行的看看,要是真东西,我再给你们加钱。”

“滚开!”

周泰来一把打开赵老三的手,“这是我的东西,就算不认识,也轮不到你抢!”

赵老三撇撇嘴,没再动手,却没走,站在旁边盯着残件,眼神跟饿狼似的,像是在盘算着什么。

周泰来把残件揣进牛皮袋,麻利地收拾起摊子:“走,福轩,回家!

这地方待不下去了,免得有些人眼馋。”

两人刚挤出人群,周泰来就压低声音,凑到毛福轩耳边说:“你刚才盯着那残件的样子,跟见了宝似的——不管那符号是啥,这残件肯定不一般,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

“我妹这学期的学费还没凑够呢,要是这玩意儿能卖个几十块,就不用愁了!”

毛福轩没说话,心里还在琢磨那些符号——他摸了摸怀里的《滇南地方志》,突然觉得,这趟潘家湾没白来。

那青铜残件,还有上面的奇异铭文,像一扇没关严的门,隐隐约约要为他打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两人往家走,太阳渐渐西斜,把影子拉得老长。

毛福轩回头望了一眼潘家湾的方向,总觉得赵老三还在后面盯着他们,心里隐隐有些不安——这残件,恐怕会给他们惹来不少麻烦。

赵老三此刻正站在街角,看着他们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笑,转身就往街尾的茶馆走——他要找个“托儿”,把那残件抢过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桂ICP备20250538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