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其他小说《明姝讲述主角姜承英月明的爱恨纠作者“佚名”倾心编著本站纯净无广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与我有婚约的竹马为另一个女子对我百般挑又在我提出解除婚约时不肯放直到婚期将竹马才告诉我他不能娶我心有大抱妻子不能是你这样对我毫无助力的女我摔碎了定亲时的信在他大婚时一骑快马离开了京五年夫君回京述我与他才在宫宴上相四下无人时他找到将散发着沉水香的信物递到我眼要我与夫君和我如今官运亨可许你一个平妻之你便不要再闹1.他话一说我终于忍
主角:姜承英,月明 更新:2025-06-24 19:28:5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直到婚期将近,竹马才告诉我他不能娶我。
我心有大抱负,妻子不能是你这样对我毫无助力的女子。
我摔碎了定亲时的信物,在他大婚时一骑快马离开了京城。
五年后,夫君回京述职,我与他才在宫宴上相逢。
四下无人时他找到我,将散发着沉水香的信物递到我眼前,要我与夫君和离。
我如今官运亨通,可许你一个平妻之位,你便不要再闹了。
1.
他话一说完,我终于忍不住捂着嘴干哕起来。
姜承英脸色立刻沉了下来,要像当初一样呵斥我不懂礼数。
所幸被我安排去取东西的婢女月明终于回到我身边,一看我的样子便顾不得面前的人如何位高权重,直接将他挤到一边,拿出准备好的袋子递到我面前。
等我吐完后又拿出早就备好的水袋和药丸,看我送水服下后才脸色微霁。
你是谁,为何拦下我家夫人?月明看着姜承英警惕地开口问道。
姜承英皱眉: 本官是御史中丞姜承英,与你家夫人是旧相识。
姜大人,她向姜承英福了福身,没等姜承英开口便指责道,您说是夫人的旧相识,怎么还不知道我家夫人最不喜沉水香?
如今我家夫人害喜,更是闻到便会恶心,你这破石头跟腌在沉水香里头了一样,还敢拿到夫人面前
月明说完,姜承英脸色更差了。
他无暇顾忌月明的态度,只是震惊又受伤地看向我: 你怀孕了?你如何能怀孕?
月明一听又要骂人,我却先她一步,夺过姜承英手中的信物便扔进了一旁的池子里。
鼻尖萦绕不散的沉水香终于少了许多,我这才有力气开口。
姜大人今日所说的话我就当没听见,从前种种之于我就像这沉水香的玉石一样,沾上一点都恶心。
我从小就讨厌沉水香。
兄长少时附庸风雅,时常用这香熏衣,我每每闻到便要捂着鼻子跑开。
之后兄长不满我不与他亲近,再也不肯用这香,连带家中众人也不曾用过。
可姜承英不同,他一开始是不用香的,甚至不喜香味。
哪怕是我送他的物什上沾了一些味道,他都会捂着鼻子让我拿远些。
谁知后来得知柳家小姐柳清荷喜欢,他为了讨她欢心,不仅穿戴之物日日熏香,就连住处也全是这个味道。
我曾告诉过他我不喜欢这味道,他浑不在意道:
柳小姐赠予我这沉水香是京中稀罕物,不是博陵产的劣等香料,你既不喜欢,便不要日日跟着我,也不必再来我家中。
他还命人将我送给他的东西都还给了我,一副要与我划清界限的样子。
可那送还的东西也沾了沉水香,像在提醒我,我的未婚夫是如何为了他人费尽心思。
那时我本决心与他冷战到底,可是眼看着他日日出门与柳清荷同游,在京中传成一段郎情妾意的佳话,我心里又觉不甘。
分明我才是他未来的妻子,何故沦落为无人知晓的弃妇。
我拉下脸,忍着恶心抱着那堆沾满沉水香物什上门认错。
时至今日仍旧记得他嘲弄的语气说: 崔明姝,你这般爱耍小性子,如何能成为我的妻子。
即便是博陵崔氏出身的女儿,到底比不过京中贵女,拈酸吃醋上不得台面。
好在柳小姐大度,体谅你见识短浅,特意让我赠予你一些香料,等将来习惯了再进我家门吧。
我连同那些饱含我心意的物件一起被拒之门外的事很快在京中传开,沦为众人笑柄。
我这才发现偌大的京城,除了姜承英我竟无任何依仗。
2.
当初姜承英进京赶考,是我闹着要同他一起走。
父母拗不过我,和姜家商议好,等姜承英得了功名便同我成亲。
可姜承英中了状元后便以仕途为由将婚期一拖再拖,期间父母也曾来信催我回家,是我被青梅竹马十数载的情谊蒙蔽,处处为他找借口。
姜承英一开始说: 明姝,等试职期满我便娶你进门。
后来又说: 如今我刚入翰林,事务繁杂,等我在翰林站稳脚跟便娶你过门。
我傻乎乎地等着,最后等来了一个柳清荷。
我第一次见柳清荷时,是在姜承英做官后第一次元宵宫宴。
此前,姜承英与柳清荷的事在京中传得绘声绘色,但我从未见过她。
那时我听说宫宴官员可带家眷,满心期待着姜承英来带我赴宴,为了不让他丢脸,甚至重金托人找来了曾在宫中当差的嬷嬷教我礼仪。
可直到上元节当日我也没等到姜承英,他只差人来同我说:
宫中规矩繁多,怕你不自在,这次就不带你去了。
等宫宴结束,我立刻来陪你过元宵。
随我入京的婢女为我打抱不平,我心里失落却还是为他开脱: 他初入官场,许是怕在宫里顾及不上我。
说着,强撑起笑脸,吩咐下人们准备元宵和博陵的特色小吃,准备亲自去宫门口等他。
结果等到的,是他和柳清荷有说有笑走出宫门的样子。
姜承英殷切地将柳清荷送到马车边,不知说了什么,柳清荷向他伸出纤纤玉手笑着要他扶自己上马车。
从前出行时总是第一个钻进马车里,别说扶我一把,甚至懒得替我掀开车帘的姜承英,此刻却笑意盈盈地接住了那只手。
一时间,我气血上涌,高声喊住了他: 姜承英
两人一齐回头时便看到了我,姜承英愣住,手似乎往回缩了一下,可最后他还是面不改色地将柳清荷扶上马车,然后才大步朝我走来。
你怎么在这里?没等我开口,姜承英看到了我手中的食盒,立刻先发制人: 还提着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让我同僚见了还以为我是重口腹之欲的人
我没有回答,只是委屈地说: 你不带我入宫,便是带她去了?
见我眼圈微红,姜承英眼中闪过一丝不自在,解释道: 柳小姐什么身份,不靠我也能进宫,我们只是离宫时碰巧遇上。
见我仍旧不信,他板起脸教训我: 明姝,这里不是博陵,你这般爱争风吃醋的性子与我进宫只会丢我的脸。
你现在就毫无容人之量,将来如何做得好当家主母如何在京中为我料理家事
听他又拿这一套来压我,我也忍不住呛道: 既然姜大人如此看不起我,不如早日告知双方父母,你我两家分手,各自嫁娶
气氛一时间僵持不下,我与他对视许久,姜承英才像妥协一般败下阵来。
明姝,是我不对。他拉起我的手说: 自我为官以来,处处谨小慎微,生怕走错一步。
你是我在京中最亲近的人,之所以忍不住将连日里来受到的压力朝你发泄,也是觉得你一定会包容我。
抱歉明姝,是我太想给你一个最好的未来了。
那时年轻,听他这么一说,我顿时也没了脾气,甚至反思起自己不仅无法为他分忧,还小肚鸡肠怀疑他。
正想开口道歉,那边柳清荷的马车不知为何停了许久,这才慢悠悠地走到了我们身边。
马车上的柳清荷掀开窗帘,只看了我们交握着的手一眼,姜承英便立刻松开了。
柳清荷脸上笑意更甚,她柔柔地开口: 今日多谢姜大人带我赴宴,希望清荷没让姜大人丢脸。
柳清荷说完,放下帘子便乘着马车离开了,留我和姜承英在原地。
我像脸上被人打了一巴掌一样火辣辣地疼。
3.
那日,我将食盒狠狠地摔在地上,随后便负气离去。
那时我便打了退婚的主意,博陵崔氏或许比不得京城高门大户,但我也是自幼被父母兄长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姑娘,没有被人骗了还要上赶着的道理。
可是姜承英像转了性子一样开始日日来我门前叩门。
我不肯见他,他便学着小时候在博陵时那样翻我的院墙。
可是博陵崔府的院墙远没有京城这一座二进宅子的院墙高,他摔了个四脚朝天。
我循声赶到时,他正艰难地爬起来,随后一瘸一拐走到我面前摊开手,手中是两家当初定亲时交换的玉石。
明姝,你我有玉石之盟,你是注定要做我妻子的。
我霎时间委屈地红了眼: 可你骗了我你说我处处不如柳清荷,做不得你姜家的当家主母
姜承英一怔,然后柔声解释: 我那是怕你在京中受欺负。
我自入京,见到的所有人,一言一行皆有规矩,稍有不慎就会落人口舌,明姝,我不愿你成为他人口中的谈资。
但既然明姝不喜欢,以后我不会说了,我们明姝想学就学,大不了我努力爬得更高些,让那些人不敢欺负你。
我撇撇嘴,面上还是委屈,心里却开心许多,脚下也不自觉朝他靠近: 说得好听,可若是做不到呢?
姜承英露出个笑来,把我抱在怀里: 做不到也得做到,我一定会爬得很高,让京中无人能看轻你我。
我依靠在他怀里,想着未来光景,忍不住说: 若实在不行,我便让阿爹想办法将你调回博陵
可姜承英没有接话,他只是像保证又像喃喃自语地说: 我一定能做到。
那日后,姜承英让我在家安心待嫁,我也写信回博陵让父母兄长准备好,带着我的嫁妆一同上京。
博陵的传统,出嫁的女儿都要自己绣盖头。
我不善女工,专门找了绣娘上门教导。
眼看着婚期将近,我先等来的却是父母的回信和一个晴天霹雳。
信里父母说姜家父母并未收到姜承英要娶我的消息,反而是收到了姜承英要向柳清荷提亲的决定,姜家父母已经带着婚书和信物上门退亲了。
我握着信,手颤抖不止,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婢女心思的觑着我的脸色,刚想出言安慰,我便拿着信冲出了家门。
一路赶到姜承英的住处,他正巧将柳清荷送出大门,两人举止亲昵。
我再也控制不住,上前抬手便扇了姜承英一巴掌。
啪的一声脆响,伴随着身旁柳清荷的惊呼声,我将信摔在他的脸上。
姜承英你又骗我
姜承英被打得偏过头,柳清荷的葇荑抚上他的脸,关切的询问他的伤势。
我抓过柳清荷的手,看着她说: 你明知我与他有婚约,还毫不避讳地与他亲近,你就不怕和我落得同一个下场吗
柳清荷惊慌地说: 我不知道姑娘在说什么,我们柳家的名声也不是姑娘三言两语就能败坏的。
柳清荷故意提到柳家,姜承英立刻推了我一把将我和她分开。
够了崔明姝他厉声道: 我心有大抱负,妻子不能是你这样对我毫无助力的女子你死了这条心吧
说完,他拉着柳清荷回到家中关上门,任凭我怎么拍门也不再理会。
这件事很快传得沸沸扬扬,在柳家的运作下,本是姜承英背信弃义的事,反倒成了我崔明姝仗着青梅竹马的情谊死缠烂打。
4.
姜家父母上京为姜承英提亲,原本我与姜承英的婚期变成了他和柳清荷的大婚之日。
迎亲的队伍经过家门时,我当着红衣白马的姜承英的面把玉石摔碎。
你我之间,犹如此玉。
姜承英没有理我,只是让队伍继续向前。
我心灰意冷,收拾好一切行囊,当夜一骑快马离开了京城。
我先回了博陵,在父母怀中好好地哭了一通。
姜家已经举家搬离了博陵,我被退亲的消息在博陵也传得沸沸扬扬。
崔家是博陵望族,即便我的父母不在乎,但为了崔家其他姐妹的声誉我也不能在家久待。
此时再无婚事约束,我自觉天高海阔,便收拾好行囊开始游历。
或许是得见山川湖海的广阔,我心境逐渐豁达,终于在陇西见到漫天黄沙后从过往的不堪中走了出来。
我与夫君李修戈便是在陇西相遇的。
他是陇西李氏未来当家,也是陇西节度使,曾在吐蕃马匪手中救我一命。
他得知我的身份,一开始将我当做贵客对待,可我那日被他所救后便对他心生崇拜。
我缠着他同我讲陇西的事,他也耐心地陪我走遍陇西的每一座城池。
陇西除了漫天黄沙,还有来往的胡商带来的异域文化,自由与野性让我感到解脱,但见天地之大,我便不再执着于过往种种。
我同李修戈的关系也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越来越亲密。
他知我曾经遇人不淑,为了哄我开心,一向知礼守节到有些木头的人会带我去胡人的酒馆听曲儿,看胡人男子跳舞助兴。
自己羞得耳朵通红,还硬着头皮陪我看了半宿。
后来,或许是怕我想家,也或许是怕我离开陇西,他会为我寻来各地的新鲜玩意儿。
陇西与胡人通商,你喜欢的任何东西我都能为你找来。
陇西还有别处没有的胡人舞姬,你要不要,留在这里?
李修戈没骗我,陇西确实很好,李修戈也很好。
但我还是回了博陵,这次是为了等他来提亲。
后来我嫁给了李修戈,这次没有人说我不堪为妇,而我也不必困囿于四方宅院。
嫁给李修戈的第三年,我怀上了身孕,李修戈本就把我当眼珠子一样护着,这下更是走哪儿都得带上我。
特别是听说宫里的御医对于安胎调养颇有心得,这次回京述职便带上了我。
对于和姜承英重逢,我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很显然,准备得还不够充分。
我没想到过去这么多年,姜承英竟自欺欺人至此,他显然不相信我真的放弃了他。
宫宴时,他先看见了我,脸上有一丝惊喜,随即就是指责,我还来不及思考他什么意思,圣人便宣了我和李修戈上前。
在得知我是李修戈妻子时,宴席中有酒杯摔碎的声音。
圣人看了姜承英一眼,姜承英立刻行礼告罪,随即眼神便没从我身上离开。
李修戈显然也感受到了这道视线,不动声色地将我挡在他怀里。
后来我身体不适,走出大殿透风,没想到姜承英会跟着我离席。
在我让月明去取水喝药时,他抓住机会跳了出来,开口便是熟悉的指责:
明姝,你越来越不懂规矩了,即便是与我置气也不该用成亲这一招,这般毁自己清誉,我还如何给你平妻之位。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