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连载
热门小说推《花落知多少全文阅读》是尽阳创作的一部言情小讲述的是陈砚玉佩之间爱恨纠缠的故小说精彩部分:我是大梁最受宠的九公父皇常便是天上的月只要我开他也要给我摘太子哥哥也深以为直到我点名意气风发的新科进要他做我的侍他们第一次拒绝了我: 陈砚君子傲岂会屈居侍卫之位?他们都说陈砚志在天不屑宫后来宫城破我沦为阶下却是他单枪纵马劈开关押我的牢也是守在我的墓1母妃总说我这双眼睛生得太藏不住心就像此她突然抽走我膝前的册阿泱看什么这...
主角:陈砚,玉佩 更新:2025-07-28 13:02:48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父皇常说,便是天上的月亮,只要我开口,他也要给我摘来。
太子哥哥也深以为然。
直到我点名意气风发的新科进士,要他做我的侍卫。
他们第一次拒绝了我: 陈砚君子傲骨,岂会屈居侍卫之位?
他们都说陈砚志在天下,不屑宫闱。
后来宫城破了,我沦为阶下囚。
却是他单枪纵马劈开关押我的牢门。
也是他,守在我的墓前。
1
母妃总说我这双眼睛生得太亮,藏不住心事。
就像此刻,她突然抽走我膝前的册子。
阿泱看什么这般出神?
我这才发现,我用笔圈出的名字在纸上晕开了墨。
陈砚,寒门举子,钦点太子侍读。
我不由得想起上元节那日。
我偷溜出宫,盯着书架上那卷《穆霓裳传》目不转睛。
公子若是喜欢,不妨取下来细看。
突如其来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惊得我抖了一抖。
我转头,看见个青衫书生立在两步外。
他抬手,将书卷取下来递给我。
多谢。
我刻意压低嗓音接过书卷,却听见啪嗒一声。
我挂在腰间的象牙石玉佩落下。
那枚玉佩躺在书生脚边。
我一时情急,慌忙往外跑。
全然不顾身后书生的声音: 公子,您的玉佩。
儿臣是在想。我抢回名册指着那个名字。
一届寒门进士竟能一跃成太子侍读,听闻还和太子哥哥打了呛,能让太子哥哥吃瘪的人,定要见识见识。
母妃用团扇掩在唇边笑道: 下月浴佛节,准你见见这位刺头。
她指尖在我掌心画了个圈: 但若再偷溜出宫——
就罚抄《女则》一百遍。我笑嘻嘻地接话。
2
我跪坐在琉璃屏风后,好奇地透过屏风朝外看。
果然在太子身后看到陈砚。
他今日还是一身青色的衣衫,只是换成了官服。
大梁的官服穿在他身上,倒是异常适配。
我漫不经心地想着。
父皇有意考察参加宫宴的新科官员们,竟在宴席上要诸多进士提笔策论。
陈砚的名声在进士里其实并不好。
这是太子哥哥告诉过我的。
进士们入官场,通常都是从翰林做起。
可陈砚不一样。
他另辟蹊径,在和太子呛了声的情况下,还一跃成为太子侍读。
这比今科状元的官品都高
他们嘲讽陈砚小人行径,不屑与其为伍。
太子说起这些的时候还笑道: 他们呐,这是嫉妒。
正如此时,父皇要考校他们。
陈砚因着官品最高,因而站在最前方。
父皇也没有让人等太久的意思,只出题让他们讲个大概。
最后,陈砚与那位状元的观点不相上下。
宴席散去,父皇照例叫我和太子一同小聚。
父皇问我: 阿泱要及笄了,可有什么想要的?
我想起陈砚。
他那里还有个我遗漏的牙石玉佩。
我问父皇: 太子哥哥新来的那个侍读,能送我当侍卫吗?
公主不需要侍读。
可公主需要侍卫。
父皇哈哈大笑,问我为何。
我一脸正经: 他好看。
太子哥哥给了我一个脑瓜崩。
他说: 陈大人是君子傲骨,不能做公主侍卫的。
3
我的提议被父皇和太子拒绝了。
他们要我再想个别的。
我一边答应着,一边有着自己的想法。
自那日后,我总往太子哥哥那边跑。
我虽受宠爱,可如《穆霓裳传》那种话本子,父皇母后却从不让我看。
那日我匆匆离开,偷摸着看到结尾了才发现那不过是第一册。
我总在陈砚在场时跑出来刷存在感。
期待他能认出我就是那个小公子。
我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要他给我从宫外带后面几册。
可陈砚总是头也不抬。
我叫他抬头,他拱手说: 于礼不合。
我气急,又碍于太子哥哥在旁,无可奈何。
母后最近看我看得严。
我每每想再偷溜出宫,就会被母后带回去抄书。
我问母后: 之前母后和父皇不是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为何如今把我看得那般严?
母后总是喂我一口糕点: 阿泱要及笄了呀,快是大姑娘了。
但我往太子那边去。
母后不拦我。
她还说让我和太子哥哥学些东西。
我不懂。
太子学的都是治国大事,我一个公主学来干甚?
太子可是我的同胞哥哥。
我又不想篡他的位。
我来太子这来得勤了。
我发现,太子哥哥府上还住了个教坊司弹琵琶的宫女。
有时候我没事干,我就找她玩。
我知道了她叫栀子。
她说叫栀子是因为: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栀子好像读了很多书。
我不会弹琵琶,索性要栀子教我。
我看见栀子手上还有茧子。
我担心地问她: 学琵琶还会长茧子吗?
她笑着道: 公主不会的。
4
栀子人特别好。
我几乎要把太子哥哥和陈砚抛在脑后。
直到太子哥哥冷着脸把我拖走。
总是缠着栀子作甚?
他甚至直接把我托付给陈砚,让他看着我,自己反倒跑去找栀子。
我惊讶地看着太子哥哥叫栀子进了书房,关上房门。
我瞬间有些纠结。
太子哥哥又没成婚。
孤男寡女。
这……
这不好吧
虽然我也很喜欢栀子,可她是教坊司的呀
父皇母后能同意么?
我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连陈砚拱手请我离开都不知道。
还是侍女小秋戳了戳我,我才猛然反应过来。
陈砚也不说话,将我带到花园亭下就准备走。
隔着屏风,我赶忙喊住他。
陈大人
我看见他拱手应是。
不由得他反应,我径直绕过屏风。
陈大人分明认得我,为何装不认识
陈砚似是被惊到,忙转过身去,又开始讲他那礼数的道理。
我不管他,非要绕到他前面。
那牙石玉佩太子哥哥也有一件,常带在身上,我可不信陈大人你常在太子身边没见过。
你分明知晓,为何避我?
陈砚急得耳朵都红了。
我叫他还我玉佩。
他支支吾吾: 下官收起来了,改日再为公主取来。
我才不管玉佩他给不给我。
那牙石玉佩可不止我有。
那是我诓他的。
他策论那么好,怎么连这也信?
隔天我又问他讨玉佩,他这下终于是没刻意避开我,却说找不到了。
我威胁他: 这可是我最喜欢的玉佩,怎么办呀
这样,你给我带本《穆霓裳传》,本宫免你罪
陈砚答应了。
小秋笑我诓别人的时候想起来称本宫了。
我捧着下一册的《穆霓裳传》看得津津有味,顺手点了下小秋的脑门。
好你个丫头,本宫真是太娇惯你了,还胆敢取笑本宫了?
5
《穆霓裳传》写得真好。
它讲述的是一个女将军上战场立军功的故事。
我看得兴起,还和小秋讲这故事。
小秋听得津津有味。
她就满脸向往地问我: 公主,女子也能打仗吗?
我被小秋问住了。
我虽是公主,被父皇母后按着学了些四书五经。
可我不喜欢这些。
见我通识了文理,他们也没再让我继续深读。
可除了识字,我好像也就学些乐器舞蹈。
母后说: 名声响彻京城的才女所学也不过琴棋书画。
可这话本中打仗的穆霓裳,好像并不擅长这些。
我回她: 女子会武功的话,就能打仗吧。
接着我们两个就颓了。
公主和她的贴身侍女。
任谁也没有练武的底子。
陈砚给我送下一册的时候,我叫住他问: 像穆霓裳一般的将军,都要会些什么?
陈砚回答我: 武艺、头脑以及驯服人心。
我想了一番。
父皇常常夸我聪明,我身边的人都喜欢我。
那后两项我肯定有了。
我轻咳一声,摆正身姿: 陈大人,依你看,本宫去学武可有将军之姿?
陈砚罕见地沉默了。
倒是太子哥哥笑着出现: 又偷看话本子,还让陈卿帮你带,让母后知道又得抄书
我赶忙把话本子塞进怀里。
不要告诉母后
我本还想叫父皇给我找个武学师傅。
可被太子抓到我看话本子,我就莫名心虚不敢提。
我想到母后说过,陇西陈氏世代将门,直到这一代才出了个文进士。
我又凑到陈砚身边。
陈大人,你就教我两招,就两招
起初陈砚不愿意。
我都准备放弃的时候,他却突然松口。
被陈砚带着又蹲马步又小跑的时候,我每每想停止,陈砚就回我一句: 是公主要学的。
我的好胜心又起来了。
竟然真在太子府好好学了一个月。
招式没学到。
步跑了不少。
小秋都说觉得我瘦了。
6
近日皇宫里气氛好像有些凝重了。
陈砚给我带来了《穆霓裳传》最后一册。
他提醒我好好待在宫中。
我终于有正经理由不用被拖着跑步,还有话本子看,在宫里窝得很是自愿。
父皇和太子最近很忙。
他们平常总念叨要如何举办我的及笄礼,如今也不提了。
我问母后: 是最近发生了什么吗?
母后只是摇头,又看着我不让出宫。
临近我的生辰,母后突然准许我去太子那一趟。
我那日有些犯懒,不想走动,却被母后推着出了宫门。
她说: 阿泱,莫犯懒。
我到了太子府上,太子哥哥却没再放我走。
他叫我在府上先住下来。
我待得无聊,想找栀子玩。
可栀子却不在府中。
我去书房找太子哥哥,隔着房门听见太子说: 陈卿这双手,本该执剑而非握笔。
我推开书房门,叉着腰: 那为何不让陈大人做我的侍卫?
屋内两人对我的出现似乎并不意外。
太子笑着摇头: 陈大人做侍读好歹有官阶,公主侍卫可没有。
我想了想,好像也是。
于是接着开口: 那可以做驸马呀。
陈砚耳朵又红了。
太子的目光在我们俩之间来回扫射。
最后他瞪了陈砚一眼,又弹我额头: 胡闹。
那日陈砚竟破天荒地来见了我。
他递给我一把短刃。
我接过把玩: 这短刃好看,陈大人给我这个做什么?
他突然跪地。
此刃名为『落花』,乃陈氏家传,幸得公主赏识,献予公主。
我因他忽然行的大礼怔住。
下意识叫他平身。
他起身离开。
我望着他的背影,手中还拿着落花。
一把短刃竟叫这名字。
好生奇怪。
7
陈砚离开了太子府。
可我的心却突然跳得厉害。
我慌忙去找太子。
太子叹了口气,终于对我娓娓道来。
敌国大军压境。
他与陈砚将前往边疆。
太子说: 本就要告诉你的,想不到你竟先来问我。
他还说: 宫里不安全,没有大捷的消息前,就不要回宫了。
世人皆知我会亲征,太子府反倒没什么人关注。
我听后失魂落魄。
怎样的战事甚至需要太子哥哥前去?
这些竟从未有人告知我。
我扒着太子的胳膊: 宫里不安全,那母后呢?父皇呢?
太子说: 他们是皇帝和皇后,更不能出宫。
我问太子: 一定要你们去吗?
太子只摸了摸我的头: 阿泱,阿兄是储君啊。
可是阿兄。
父皇名下三位皇子。
那名武艺最好的大哥,死在前往边疆的路上。
阴平道三千将士。
无一生还。
当晨光爬上城墙。
我穿着男衣站在最高的箭楼上。
我求了太子好久他才同意我来送别。
他叮嘱我待他离开后速速回府。
太子走在队伍中间,前方有大军开道。
陈砚跟在太子身边。
他们离开前都回头看了眼皇城。
陈砚甚至回身,对着皇城的方向行了个大礼。
我扶着身边的小秋,直到看不见太子和陈砚的身影。
小秋,我的及笄宴呢?
我扭头,却发现小秋不知何时落了泪。
她抽抽搭搭地回我: 会回来的。
骗子。
在我身边的人净会说假话哄我。
距离我及笄的日期。
还不够京城和边疆走个来回。
8
太子府其实就在皇宫边上。
听父皇说是因为有个皇帝和太子关系特别好。
皇帝舍不得太子,特意在皇宫边上建了个新的。
后面大梁的太子也一直住这。
父皇和母后不让我回宫。
只有及笄那天,他们给我办了个小小的及笄宴。
一点也不盛大。
但母后说,这是皇家少有的温馨。
宫里其他姐姐都只送了礼物,人却没来。
及笄宴结束,父皇塞给我一个包裹。
我问父皇: 这是我的生辰礼吗?
父皇摇头。
他叫我保管好,莫要打开。
母后也不叫我留宿,一把软轿把我赶回了太子府。
我未曾想到这一天竟是我最后一日见着他们。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