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是返城知青,为了磨炼我,把我留在乡下跟着奶奶吃苦,说城里开销大,一分钱都不多寄。
奶奶病重,我徒步三天两夜进城找他们讨医药费,拿到皱巴巴的五十块钱。
我攥着钱赶回村,奶奶已经没了。
处理完丧事再进城,却见爸妈正喜气洋洋地给弟弟办升学宴。
酒席摆了三桌,光是给他买的新手表就顶城里工人半年工资。
邻居夸他们疼孩子,我妈笑得爽朗:“我们就这么一个儿子,当然得好好培养!”
我没哭也没闹,转身把那五十块钱钉在了他家门上。
从那天起,我在城里的这家“亲戚”,就算是断了。
1
手里的五十块钱,皱巴巴的,像奶奶临终前怎么也抚不平的眉头。
它被我的汗浸得有些软,边缘卷曲,散发出一种穷困和绝望特有的酸涩气味。
我捏着它,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
三天两夜。
我靠着两条腿,从那个快被太阳烤化的北方小村庄,一路走到了省城。
脚上的血泡磨破了又起,起的又磨破,最后和袜子黏在一起,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饿了,就啃一口出发时揣在怀里、早已硬得像石头一样的窝头;
渴了,就蹲在路边的水沟旁,用手捧着混浊的水喝。
我不敢停。
我怕我一停,奶奶就等不及了。
奶奶躺在炕上,气若游丝,枯瘦的手紧紧抓着我的手腕,嘴唇嗫嚅着:
“丫……去城里……找你爹娘……拿、拿点钱……奶不想死……”
她一辈子要强,不是真的熬不住了,绝不会开这个口。
我知道爹娘当初返城时把我留下的理由——“城里开销大,先稳定稳定”、“丫在乡下跟着奶奶,是吃苦,也是磨炼”。
多么冠冕堂皇。
我找到了他们如今住的地方,一栋看起来还算体面的筒子楼。
敲开门,是我妈。
她看到我,先是愣住,随即脸上迅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厌烦和尴尬。
“你怎么来了?”
她没让我进门,身子堵在门口,上下打量我。
我浑身尘土,汗味馊臭,鞋边沾着干涸的泥巴,与这干净的门廊格格不入。
“奶……奶奶病重,快不行了,需要钱去医院。”
我哑着嗓子,声音干涩得象是砂纸在摩擦。
我妈皱了眉,回头朝屋里看了一眼,压低声音:
“钱?家里哪有什么钱!你弟弟马上要上大学了,处处都要用钱!”
屋里传来我爸的声音:
“谁啊?”
“没谁,找错门了。”
我妈下意识地应了一句,然后又转向我,语气急促,“你等会儿。”
她转身进去,过了一会儿又出来,手里捏着那张五十块的票子,飞快地塞进我手里,像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