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连载
《一碗酸苦的麻辣烫结局》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姜早早”的创作能可以将方绘刘玲等人描绘的如此鲜以下是《一碗酸苦的麻辣烫结局》内容介绍:妈妈说孩子是自带口粮来学费、生活费、一切开销……她都从我的口粮里还把自己没发财也怪罪到我的头别的孩子都会给自己的妈妈带来好怎么只有你像个扫把星?因在图书馆饿到两眼冒金星有个教授只请我吃了一碗麻辣我便答应了做他的地下情我妈得知后勃然大就因为一碗麻辣你就能把自己卖了?我麻木地点就因为一碗麻辣1在我的记忆没有新衣服的概我的衣柜里永远是亲戚家孩子...
主角:方绘,刘玲 更新:2025-07-07 20:54:35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学费、生活费、一切开销……她都从我的口粮里扣。
还把自己没发财也怪罪到我的头上。
别的孩子都会给自己的妈妈带来好运,怎么只有你像个扫把星?
因此,在图书馆饿到两眼冒金星时。
有个教授只请我吃了一碗麻辣烫,我便答应了做他的地下情人。
我妈得知后勃然大怒。
就因为一碗麻辣烫,你就能把自己卖了?
我麻木地点头。
对,就因为一碗麻辣烫。
1
在我的记忆里,没有新衣服的概念。
我的衣柜里永远是亲戚家孩子穿剩下的,洗到发白、布料都变得僵硬的旧衣服。
那些衣服不是太大就是太小,袖口和领子边缘磨损得起了毛边,上面还带着一股不属于我的,陌生的洗衣粉味道。
学校组织春游,别的女孩穿着崭新的碎花裙子,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妈妈精心准备的便当和零食。
而我,只能穿着不合身的运动服,躲在角落里,默默啃着书包里那个冷硬的馒头。
我妈刘玲会指着我身上那件明显大了两号的旧外套,对邻居们炫耀:
看我们家方绘,多懂事,多节俭,知道给自己省口粮。
我这是在锻炼她的独立性,为她好。
每当我鼓起勇气,指着商店橱窗里那只可爱的毛绒熊,或是小卖部里那包五颜六色的糖果,用充满期盼的眼神望向她时。
她总是会瞬间收起笑脸,换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买这些有什么用?乱花钱
孩子都是自带口粮来的,你呢?不仅没给我赚钱,还想多花我的钱?
我的童年,充斥着妈妈的斥责。
这种日子熬到高中,变得更加艰难。
学业的压力像山一样压下来,各种补习班、参考资料成了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班主任几次三番找到妈妈,说我的底子很好。
只要稍微补一补弱项,冲刺一个重点大学完全没问题。
妈妈当着老师的面,满口答应,笑得比谁都真诚。
可一回到家,她就把缴费单甩在我脸上,眼神里满是鄙夷和不耐。
补课?一套资料又要几百块?方绘,你别忘了我们家是什么条件。
穷人家的孩子别想太多,能有书读就不错了,安安分分读完,早点出来打工挣钱才是正道。
可是妈,这真的很重要,关系到我能不能考上好大学……
我几乎是在乞求。
她冷笑一声,打断我的话:
好大学?好大学读出来还不是要给人打工?
你这孩子就是心比天高,我怀你的时候,没中奖没拆迁,一点口粮没见着。
家里就这点钱,可不够你这么折腾的。
那天晚上,我躲在被子里,没有再哭。
眼泪好像已经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流干了。
我只觉得心里有个地方,彻底冷了下去,结了冰。
2
从那天起,我成了班级里最勤奋的借读生。
我借阅所有同学的参考书,用最快的速度抄下重点,再赶在别人需要用之前还回去。
深夜里,当宿舍楼归于寂静,我缩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把白天抄来的笔记一遍遍地背诵,直到眼皮重得再也撑不开。
为了省钱买最基础的练习册,我开始利用所有课余时间打零工。
周末去餐厅端盘子,寒暑假去流水线上拧螺丝。
我的手因为长时间泡在混着洗洁精的冷水里,一到冬天就开裂,布满了又深又疼的口子。
高考结束的那个夏天,对我的同学们来说,是解放,是狂欢。
他们的朋友圈里,晒满了各地旅游的风景照,驾校练车的方向盘,以及各种聚会散伙饭的合影。
而我的夏天,是在三个地方连轴转。
清晨五点,天还没亮,我就要去早餐店帮工,和面、包包子,油烟和蒸汽熏得我整个人都像是从笼屉里捞出来的。
上午九点,我奔赴下一个战场——一家电子厂的流水线,在震耳欲聋的噪音里,重复着上千次枯燥乏味的粘贴动作。
下午六点,我再冲向一家火锅店,做晚市的传菜员,端着滚烫的锅底,穿梭在喧闹油腻的食客之间,直到半夜打烊。
我像一个被拧紧了发条的陀螺,不敢停歇。
因为我知道,停下来,我的大学梦就会碎掉。
妈妈从我高考估分那天起,就明确表示,学费,她一分钱都不会出。
你都成年了,还要我给你花钱?你是一点口粮都没带来啊?
考上了就自己想办法去读,考不上正好,留在家里进厂打工。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月底的深夜。
我拖着灌了铅一样的双腿回到家,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夏天用血汗换来的一沓钱。
那些钱,有零有整,皱巴巴的,沾着面粉、机油和火锅底料的味道。
我一张一张地数,一遍又一遍地数。
五千六百十二块五。
我的学费,终于凑齐了。
但没有喜悦,没有激动,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和麻木。
我用整整一个夏天,用我十岁的青春,用我几乎透支的健康,终于为自己挣来了那份她口中我没带来的口粮。
我捏着那沓沉甸甸的钞票,看着镜子里那个面黄肌瘦、眼神空洞的女孩。
心里有个声音清晰地告诉我:
方绘,从今天起,你再也没有妈妈了。
那个生下你,却吝于给你一分一毫爱的女人,只是一个需要你用尽一生去摆脱的债务。
当我拖着那只破旧的行李箱,踏入大学校门时。
我以为自己终于逃离了那个冰冷的家,奔向了光明的未来。
3
可我很快就发现,我只是从一个牢笼,跳进了另一个更广阔、也更让人绝望的牢笼。
刘玲说得没错,她一分钱都没有再给过我。
开学报到,别的同学都有父母前呼后拥,大包小包地搬着崭新的被褥和电脑。
而我,只有一只箱子,里面装着几件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和那个夏天剩下的几百块钱。
那是我未来一个月,甚至更久的生活费。
大学生活,对我的室友们来说,是新奇的,是自由的。
她们讨论着哪个社团更有趣,周末要去哪里逛街,最新款的手机什么时候发售。
而这些,都与我无关。
我的世界里,只有三个问题:
今天吃什么才能最省钱?
这顿吃了,下顿在哪里?
口袋里的钱还能撑几天?
我成了食堂里最可笑的风景。
每天,我都会在窗口前徘徊许久,用眼睛把所有菜色吃一遍。
然后只买一份最便宜的白米饭,再向打菜阿姨讨要一点免费的汤汁。
那汤清得能看见碗底,所谓的菜叶不过是煮烂的浮沫。
但那点咸味,已经是我对味觉最大的奢侈。
我像个幽灵一样,在校园里游荡。
当同学们结伴去吃火锅、唱 KTV 时,我在图书馆里靠喝水充饥,把书本上的铅字看成一个个模糊的芝麻。
当她们在宿舍里开着零食派对,分享着家乡的特产时。
我只能戴上五块钱收来的英语听力耳机,假装沉浸在学习中,用震耳的音乐声来掩盖自己肚子不争气的咕咕叫声和咽口水的声音。
我不敢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因为那意味着消费。
我不敢与人深交,因为我怕他们无意中的一句一起去吃饭吧,就会戳破我脆弱的伪装。
贫穷是会留下痕迹的。
长期的营养不良让我面色蜡黄,头发干枯。
尤其是在安静的课堂上,当饥饿感如潮水般涌来,我的胃会不受控制地痉挛、绞痛,眼前阵阵发黑。
有好几次,我都是在即将晕倒的前一秒,死死掐住自己的大腿,用尖锐的疼痛换取片刻的清醒。
对刘玲的恨,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忍饥挨饿中,发了酵,膨胀成一个巨大的、黑色的毒瘤。
我恨她生下了我,却又对我如此吝啬。
我恨她凭什么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我的不存在,却要我背负着她给予的生命,活得像一条苟延残喘的狗。
我开始怀疑,我拼尽全力考上这所大学,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道就是为了换一个地方,更体面、更安静地饿死吗?
如果不读书,我还能拼尽全力去打工。
可读了书,学习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兼职的那点杯水车薪,只够我饥一顿饱一顿的活着。
4
绝望是在一个初冬的午后抵达顶峰的。
那天我一整天只喝了半瓶凉水,在图书馆里温习功课时,胃疼得像有只手在里面疯狂搅动。
我趴在桌上,冷汗湿透了后背,连抬起头的力气都没有。
书本上的字扭曲成一团,世界天旋地转。
就在我意识快要涣散的时候,一瓶温热的水,轻轻地放在了我的手边。
接着,一个温和的男声在我头顶响起:
同学,你没事吧?你的脸色很难看。
我费力地抬起头,看到一张儒雅斯文的脸。
他大概四十多岁,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眼神里满是关切。
是我上过几次公开课的文学院导师,林教授。
我摇了摇头,想说我没事,可嗓子干得发不出声音,一张口,就是一阵剧烈的眩晕。
他皱起了眉,不由分说地扶起我:
走,我带你去吃点东西。
我几乎是被他半扶半拖着走出了图书馆。
我没有力气反抗,或者说,我根本不想反抗。
在那一刻,任何一点来自外界的善意,都足以击溃我全部的防线。
他带我去了学校附近的一家麻辣烫店。
店里热气蒸腾,食物的香气浓郁得几乎是实质性的,蛮横地钻进我的鼻腔,瞬间就勾起了我全部的食欲。
想吃什么,自己去拿。
林教授递给我一个大碗和夹子,语气温和得像一位慈爱的长辈。
我站在琳琅满目的食材柜前,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那些我只敢在梦里想象的食物,此刻就真实地摆在我面前,任我挑选。
我的手有些颤抖,眼眶不受控制地发热。
我低下头,飞快地夹了几样最便宜的蔬菜和一份泡面,就想收手。
林教授走了过来,拿过我手里的夹子,又往碗里添了满满的肉类和丸子,直到堆成了小山。
太瘦了,多吃点。他说。
当那碗热气腾腾、红油滚滚的麻辣烫端到我面前时,我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我顾不上烫,也顾不上形象,狼吞虎咽地吃着。
滚烫的食物滑过食道,落进空了太久的胃里,那种被填满的灼热感和满足感,几乎让我产生一种重获新生的错觉。
这不仅仅是一碗麻辣烫,这是我十年来,吃到过最好吃的东西。
林教授没有催我,只是静静地看着我吃,偶尔给我递一张纸巾。
等我吃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开口。
声音依旧温和,内容却像一颗惊雷在我心里炸开。
你的情况,我大概能猜到一些。
他看着我的眼睛,目光深沉。
像你这样聪明又有韧性的女孩子,不应该被贫穷埋没了。
只是,光靠你自己硬撑,是撑不了多久的。
我握着筷子的手一紧,心里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他轻笑了一下,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
有时候,人需要懂得走一些捷径。
我……很欣赏你,也愿意帮助你。
我可以在经济上资助你,让你毫无后顾之忧地完成学业,甚至过上比你所有同学都优渥的生活。
我的呼吸停滞了。
我不是不谙世事的小女孩,我听得懂他话里的潜台词。
当然——
他慢条斯理地补充道:
这种帮助,不是无偿的。我希望我们能成为……一种更亲密的关系。
一种只属于我们两个人的,秘密的关系。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