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连载
“凌草夏”的倾心著素珍李素珍是小说中的主内容概括:2023 年春节后李素珍时常梦死去多年的儿子在梦中紧抓着她的脚在半空中往下坠身下是无尽的黑她想着应该是多年没有扫墓的缘于是专门上山给儿子烧纸又去庙里拜了但噩梦依直到三月珍珍舞厅重新开老客人的一句话才让她如梦初醒: 你的娃儿算起来也该三十多孤家寡人一个在地底下好孤单你要给他搞个老婆珍珍舞厅在去年因为跳萨萨舞把新冠传染了半个被责令停业整李素珍度过了人...
主角:素珍,李素珍 更新:2025-07-09 22:36:43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她想着应该是多年没有扫墓的缘故,于是专门上山给儿子烧纸钱,又去庙里拜了拜,但噩梦依旧。
直到三月珍珍舞厅重新开业,老客人的一句话才让她如梦初醒: 你的娃儿算起来也该三十多了,孤家寡人一个在地底下好孤单嘛,你要给他搞个老婆撒。
珍珍舞厅在去年因为跳萨萨舞把新冠传染了半个城,被责令停业整改,李素珍度过了人生最漫长的半年,陷入了完全没有任何社交的境况。
她想,从去年开始应该就是鬼找到了自己,不只是倒霉鬼缠身,还有地底下那个讨债鬼。
自从提了给讨债鬼找个老婆,素珍就没有做噩梦了,她更加起劲地研究这个事情。
到清明还有大半个月,她想最好是要赶在这之前把事情解决了。
给死人找老婆,就是配冥婚,她倒是听说过,但身边没有这样的案例。
素珍跑到宝华寺丧葬一条街打听,有人说可以试试找本地去世的单身女性家庭,说不定可以结亲家。
年年都有跳楼跳河,车祸火灾死的年轻人,总有适合你屋头儿子的。谈话中大家又看了素珍带的儿子照片,确实可惜了,娃儿长得剑眉星目的,跟那个明星一样,是该找个老婆。
正聊着,李素珍回头又遇到一个曾在舞厅里见过的一个姓赵的男人,一问他居然是阴阳先生。
赵先生说他有门路,能马上找到适合配冥婚的对象,只是要给三万块钱。
素珍心里盘算了一下,说的是三万,那回头起坟合棺,这样那样的算下来怕是要五万块。
她跟姓赵的说要考虑一下,就回到自己的珍珍舞厅打听。
舞厅开在李家渡老码头随台阶而上的水产市场门口,附近还有服装市场。
这片区生意早已大不如前,南来北往的人少了大半,但还是有不少本地人在此谋生活,探听点消息还是很容易的。
她开始四处打听有没有死了的合适的女的可以配个冥婚,最好是 90 年前后出生的本地的。
各种悬龙门阵摆了半天,倒是真的让素珍打听到了两三户人家有早夭的女儿。
有一户还是太平山厂里的,在太平中学门口卖炸洋芋的余婆婆有个孙女在高中时死了。
素珍有近二十年不在坡县,回坡县开珍珍舞厅也只有五六年,很多前尘往事都不清楚,又打听了半天才大概对余婆婆家有了了解。
也是一户可怜人家,说余婆婆的儿子媳妇早年意外去世了,只剩一个孙女和她相依为命,结果孙女养到十七岁也出意外死了。
咋个死的喃?
不晓得嘛,好像是跳楼,也可能是上吊,生病车祸意外都有可能,不用管那么多嘛
又问了问,死的时间居然和自家儿子只差了几个月。
再问了问,好像还是儿子的同学。
素珍觉得这就是上天注定的一段缘分,立刻买了一些水果保健品开车回修文太平山找余婆婆。
余婆婆的炸洋芋铺子很狭小,看上去是中学门卫室旁的杂物间开了个门脸。
里面摆了一张小桌子,一堆食材杂物,油铛上的炸洋芋散发着香味。
离放学还早,余婆婆坐在椅子上打盹,素珍叫醒了她,先是要了一份狼牙土豆,又嘱咐了多加折耳根还要加醋,再假装亲切地攀谈了起来。
婆婆,墙上贴的是你和你孙女儿的照片哇?素珍指着墙上被油烟熏得发黄,又有些发白变色的照片问。
见老太婆不回应,素珍又说: 我家超超好像和你的孙女当初是同学校的。她说着就把自己儿子的照片拿了出来给余婆婆看。
那是一张穿着夏季校服的照片,阳光明媚,少年笑容灿烂。
超超?余婆婆接过照片眯着眼看了看,又从柜台摸出一副老花镜戴上,仔细瞧了瞧。
你是不是认得我的儿?
余婆婆兀地哼哼了几声,坐到椅子上不出声。
素珍见状,觉得自己的确是找对了人,便把来意一一说明。
没想到话说完,余婆婆就让她滚,还叽里咕噜地骂了她一通,气得素珍把买的礼物提着就走了。
啥子批老疯婆子,真是给脸不要脸。
后来素珍又打听了一下,说余婆婆在孙女去世后的确会间歇性发病骂人。
但大家都可怜她,也没人和她较真,她那个铺面也的确是中学特批给她做生意的。
素珍想了想,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自己上门搞这些事,要是再遇到几个疯子,死都不晓得怎么死的。
她重新联系了那个赵先生,果然效率极高,赵先生说清明合棺没问题,很快就把女方的情况发了过来。
素珍仔细看了看,是河北的独生女,也是 91 年生,读大二时溺水而亡,照片看着也高挑大方,算得上是美女,确实挺不错。
不出所料的是,赵先生坐地起价,基础费用就要五万,说是要给女方家里做补贴。
素珍想了想梦中那无尽下坠的恐怖感,又觉得这两年的确倒霉,还想着确实亏欠儿子许多,咬了咬牙同意了。
接下来就是选日子、定行程,还要规避下法律风险,要选人少的时候上山。
最后定下来四月一号,清明节前四天,农历闰二月十一,宜嫁娶,宜婚丧。
李素珍付了一万块订金给赵先生,三十一号,女方家人带着女方骨灰到坡县。
儿子当年去世后,被他奶奶安葬到了老家崇礼镇乡下山上的祖坟包上。
李素珍跟着赵先生,一起在高铁站接到人后直接到崇礼镇的小旅馆住下。
一号凌晨下雨了,素珍开车到了老家山下,一行五人趁天色未亮淋着小雨开始上山。
女方来的人也是母亲,比李素珍大两岁,戴着假发,身材很高大,显得李素珍弱不禁风。
她抱着骨灰盒子跟着素珍走得很稳当,素珍说: 真是不好意思啊大姐,这下雨天的还要你跟着走山路。
没事,挺好走,都是为了娃。
就是前面那条小路上去是不是?赵先生带着两个帮忙开墓的人走在前面。
是的,就是上面那个山坡上。
上坡的小路看上去常年少有人踏足,长满了杂草,路旁还有一些刺果,下了雨很是难走。
一行人爬上坡后看到一大一小两座坟,旁边有几棵被藤蔓爬满的橘子树, 几丛半塌的竹子,还有一座只剩残垣断壁的老土房,唯有橘子树上的几朵花和竹根旁冒出来的春笋带着点生气。
这个位置很好啊,风水宝地, 依山面河,视野开阔。赵先生说。
是的是的, 二天你的女儿住在这里也不算亏欠。李素珍对河北大姐说,又想应该提前几天来收拾一下才对,大坟是他爷爷奶奶的,小的那座才是我儿子的坟。
她瞄了瞄抱着盒子撇嘴的河北大姐,又补了句: 等这个事情搞完了,肯定会把坟再修一下, 立个双人碑。
起了风,坡下河沟起的雾飘上了坡, 赵先生穿上道袍摆好香烛,烧了纸钱, 念了一套词,问素珍: 值此天地良辰, 正是配婚吉时,你可允开棺见天日?
素珍点头: 允。
赵先生又舞了几下桃木剑铜铃铛, 烛影摇曳,细雨凝成烟雾。
素珍心里突然一阵悲痛, 哭了出来。
毕竟她当年没有参加儿子的葬礼。
姐,余款先结一下。
催命是不是嘛,没看到老娘正在哭?
四个人在一旁看着素珍又哭天抢地地嚎了一场,等着她把剩下的四万转给了赵先生,又封了两个红包给开棺的帮工。
赵先生大喝一声: 开墓合棺嘞——
四下一片寂静,两位帮工开始挖坟。
她儿子的坟十分简陋, 就是个土包加石碑,土包上长了不少杂草, 石碑上刻着字样若干,居中是一列大字爱孙吴超 1991——2008。
一番功夫后,露出了腐朽的棺木, 赵先生戴上口罩手套,掀开一看,却发现棺木里空空荡荡。
这是个空坟。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