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连载
小说《第六年夏天》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是“灵焱”大大的倾心之小说以主人公孟以瑶阿哲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精选内容:只因女友的一句想留在学术不想去企我便毅然决然放弃了硅谷的高薪 Offer,陪她留校读用我的编程技术帮她处理研究数支持她的学术梦答辩前我发现女友偷偷修改了致谢名名单里排在我前面是她的导冯教于是答辩那天我悄然隐为他们的师生情谊腾出空可后来孟以瑶却疯了一样打爆我的电求我回……1当初我早就告诉你孟以瑶就是个学术妲你非不还信誓旦旦地说她不是...
主角:孟以瑶,阿哲 更新:2025-07-11 07:29:18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便毅然决然放弃了硅谷的高薪 Offer,陪她留校读博,用我的编程技术帮她处理研究数据,支持她的学术梦想。
答辩前夕,我发现女友偷偷修改了致谢名单。
名单里排在我前面的,是她的导师,冯教授。
于是答辩那天我悄然隐身,为他们的师生情谊腾出空间。
可后来孟以瑶却疯了一样打爆我的电话,求我回去。
……
1
当初我早就告诉你了,孟以瑶就是个学术妲己。你非不信,还信誓旦旦地说她不是,不顾一切要把成果跟她共享。现在是真觉悟了?
电话那头,是我同门师兄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嘲讽。
我苦笑一声,尽量让声音平稳。
师兄,我认栽了,想重新开始。
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传来一声复杂的叹息。
我挂断电话,一遍遍翻看孟以瑶和冯教授的邮件往来记录,那是我无意中在她未关闭的电脑上看到的。
冯老师,有了您指引,我的研究才有了灵魂。您是我学术研究的大功臣呀
邮件里那些恳切又仰慕的字句,来自我的女友孟以瑶。
今天是我的生日。
也是距离她博士答辩通过的第七天。
孟以瑶曾说,等她答辩顺利通过,拿到学位那天,我们就去庆祝,然后规划未来蓝图。
阿哲,等我拿到学位,我们就换个大点的房子,然后我们就……
如今,她却用要跟导师讨论后续发表事宜来搪塞我,只为了陪那个男人享受成功的喜悦。
我翻看着那些邮件记录。
孟以瑶说冯教授是业内大牛,是她的伯乐,非常欣赏她的才华。
可是那些邮件里,除了学术讨论,还夹杂着太多暧昧的关心和深夜的心灵交流。
我的得意门生,有了我的帮助,你一定能在学术界大放异彩。我会尽全力托举你的。
冯教授的回复充满了长辈口吻般的期许。
而所谓的讨论发表,不过是他们庆祝彼此精神契合的借口罢了。
那我呢,我算什么?
那个为了支持她的梦想,放弃大好前程,默默做了六年数据处理,像个工具人一样的我,又算什么?
当年决定留校陪她时,我的家人就极力反对:
阿哲,为了一个女人的理想牺牲自己的事业,你脑子进水了吗?将来你一定会后悔的
多年前家人的规劝,此刻已化作回旋镖,正中我的眉心。
我后悔了,我瘫坐在冰冷的电脑椅上,沉浸在过往的回忆里。
2
不知道过了多久,房间的灯啪嗒一声亮了。
我眯起酸涩的眼睛看去,孟以瑶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份期刊样本。
似乎没想到我还坐在电脑前,孟以瑶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慌乱地把期刊藏到身后。
阿哲,你怎么还没睡?我……我和冯老师讨论论文的发表,聊得晚了点。
我没有说话,冷眼看着她在我面前踱步,兴致勃勃地讲述着冯教授如何欣赏她,如何帮她规划未来的学术道路。
阿哲,冯老师说我这篇论文很有潜力,他会亲自推荐给顶级期刊他还说……
她滔滔不绝,完全没注意到我的沉默和桌面上还没来得及关闭的邮件界面。
我揉了揉胀痛的眼睛:
冯教授够费心的。看来你的未来,他已经规划得很好了?
孟以瑶一愣,脸上的兴奋褪去几分,带着一丝被冒犯的不悦。
阿哲,你怎么能这么说冯老师?他是我的恩师你知不知道他的指导对我有多重要?你只会写代码处理数据,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学术理想,什么是学术追求
她越说越觉得我不可理喻,语气也愈发尖锐起来。
我为了这篇论文熬了多少夜,你有真正关心过我吗?我的压力有多大你知不知道?冯老师才是唯一懂我的人,你还用这种阴阳怪气的语气揣测他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我看着眼前这个被恩师的光环冲昏头脑的女人,冷漠地开口。
又要陪恩师畅谈理想,又要赶回来敷衍我。
孟以瑶,你累坏了吧?
你什么意思?
孟以瑶皱紧眉头,烦躁地收拾着桌上的文件。
冯老师说得对,你就是太务实了,根本不懂我们这群搞学术的追求。
我和冯老师只是纯粹的师生关系,是学术上的知音
他那样的大牛,怎么会看得上我?你别胡思乱想了
我的心口被密密麻麻的酸楚填满。
六年,我们从校园情侣走到她博士生涯的末尾。
为了她的一句我离不开这里的学术氛围,我放弃了硅谷的 Offer 和高薪。
陪她留在这个城市,用我的编程专长帮她建立模型、处理数据、优化算法,几乎包揽了她研究中所有技术难题。
我不止一次提议,等她毕业了,我们一起出国,去更好的平台发展。
可是每次等来的,都是她毫不犹豫的拒绝。
她说国内的课题更有意义,她说冯教授的团队更为顶尖,她离不开冯教授的指导。
我为了她的研究能顺利进行,通宵达旦地写代码、调程序,甚至不惜推掉了几个可以为我带来丰厚收入的私活项目。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她从来都不是离不开这里的学术氛围。
她是舍不得离开冯教授的悉心指导。
我也曾提出过,想在她论文贡献者说明部分加上我的名字,毕竟核心算法和数据处理都是我完成的。
可她却为难地说: 阿哲,这不合规矩,你不是我们团队的人。而且让冯老师知道了也不好,他最看重学术规范了。不要让我为难好吗?
一开始我还据理力争,后来孟以瑶拒绝我的次数多了,我还真以为是学术界的规矩如此严格。
说来也可笑,我为她的博士论文付出的心血,堪比共同作者的。
可到头来,却连在致谢里拥有一个靠前的位置都是个奢望。
直到我无意中看到那些邮件和她修改后的致谢名单初稿,我才知道,她不是不懂我的贡献,只是更看重冯教授的提携。
在那些被她标记为重要的邮件里,我看到冯教授深夜发来的慰问和关心,看到他们探讨着只有彼此才懂的心灵困惑。
以前我还会安慰自己,也许这只是正常的师生交流。
可事到如今,我却再也无法欺骗自己。
3
孟以瑶收拾好了东西,看都没看我一眼,径直去了洗手间。
我看着电脑屏幕上打开的几个招聘网站,默默投递了几份简历。
孟以瑶洗漱出来,坐在书桌前涂抹护肤品。
我看着手机里新收到的面试通知,逐一确认时间地点。
孟以瑶瞥了一眼,随口问道: 看什么呢?又接私活了?
随即不耐烦道: 答辩的 PPT 你帮我再改改,冯老师说有几个图表不够清晰。
明天答辩很重要,你作为家属也到场支持一下,记得穿得体面点。
我操作鼠标的手一顿,面色如常地答应了。
我知道孟以瑶只是把我当作一个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
当年我决定留下时,孟以瑶曾紧紧抱着我许诺:
阿哲,等我拿到博士学位,我们就结婚。你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一定会让你成为最幸福的人。
六年的时间,早在不知不觉间磨灭了最初的誓言。
哈也许都不是誓言,只是当时为了哄骗我留下画的大饼?
餐桌上,孟以瑶自顾自地说着答辩前要做的准备和冯教授的指导。
我默默吃着早餐,我很清楚孟以瑶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并未察觉到我的异样。
在一起的六年,我们几乎没有争吵。
因为我总是迁就她,支持她的梦想,把她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她习惯了我的付出和沉默。
可这次,我不想再沉默了。
我也不想再纠结她和冯教授的精神交流到了哪一步。
毕竟我是真的爱过孟以瑶。
在这段关系彻底崩塌前,我想保留最后一点尊严。
可万万没想到,在庄重的答辩现场外,我又看见了冯教授。
4
他正亲切地拍着孟以瑶的肩膀,说着鼓励的话。
我看着他们之间那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只好深呼吸压制住心中的苦涩。
答辩也需要冯教授亲自到场打气吗?
孟以瑶正和冯教授说着话,听到我的声音,转过头有些不悦地解释:
冯老师是评委之一,当然要来。阿哲,你别在这里添乱,快找个位置坐好。
冯教授笑眯眯地冲我点头:
是小苏啊,来给你女朋友加油?好好听,孟以瑶这次做得非常出色。
他的语气温和,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
我只能忍住心中的不适,勉强笑笑。
答辩的过程中,孟以瑶表现得十分自信从容,与冯教授的眼神交流尤为频繁。
回答提问时,她多次谈到离不开冯老师的指导和这是和冯老师探讨出的思路。
比起我这个提供了所有技术支持的幕后人,冯教授更像是这项研究成果的大功臣。
答辩顺利结束,掌声响起。
孟以瑶激动地和冯教授握手,眼眶泛红。
我忽略周围人投来的目光,准备上前祝贺。
孟以瑶却突然转向冯教授,语气带着请求:
冯老师,答辩后的庆祝晚宴,您一定要来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