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连载
小编推荐小说《元坦零基础教学》,主角谢临舟元棠情绪饱满,该小说精彩片段非常火一起看看这本小说吧:前世夫君不满我们的婚曾数次将我抛后敌军胁我为质他亦毫不犹豫射穿我的心直到城我的灵魂飘浮空看他拥着我破碎的尸泣不成收拢一方的年轻帝本该享万里江却在看过我生前的手书于天下安定之时自尽佛再睁我们都重生他百里加急送来书而我抢在他提亲把自己嫁我以为这一世的我们终于再没有干直到两年他带着数万大军围困陇城墙之他眼中含似要...
主角:谢临舟,元棠 更新:2025-07-16 09:44:04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后来,敌军胁我为质子,他亦毫不犹豫射穿我的心脏。
直到城破,我的灵魂飘浮空中,看他拥着我破碎的尸身,泣不成声。
收拢一方的年轻帝王,本该享万里江山。
却在看过我生前的手书后,于天下安定之时自尽佛前。
再睁眼,我们都重生了。
他百里加急送来书信。
而我抢在他提亲前,把自己嫁了。
我以为这一世的我们终于再没有干系。
直到两年后,他带着数万大军围困陇西。
城墙之下,他眼中含泪,似要隔空抚上我隆起的腹部:
元棠……求你,跟我回家吧。
1
我被敌军带上城楼要挟谢临舟,却被他亲手射出的弩箭穿透胸膛。
隔着万丈高的城墙,我似乎能够看见他无情的双眼。
灌入耳中的烈风也带来了他的声音:
区区妇人,焉能阻我?
我从死亡的惊惧中醒来。
脸颊边还残留着被刀刃拍打的凉意。
有人将求亲的两张拜帖放在我眼前。
一张来自陈郡谢临舟,我前世的夫君。
另一张则是陇西的李怀序,谢临舟前世的死敌。
两族同时求亲,引发族亲议论:
谢家是旧交,到底知根底。
李家人傲慢,若陡然拒绝,恐怕不妥,不若将二房的女儿……
他们的声音在我耳边逐渐式微。
我想起上一世,两族求亲,也是这样的光景。
那时候的谢临舟,少年王孙,惊才绝艳。
是多少名门贵女心中的少年郎。
出嫁前,我与他是笔中挚友,常有书信来往,本以为他是真心求娶。
本以为我得遇良人,可举案齐眉,白头到老。
直到成婚那日我才知道,谢临舟原本要娶的人是清河崔氏之女崔琢。
是他的母亲为基业不愿崔氏坐大,制衡谢门,转而求亲秦家。
车马与聘礼入了清河,谢临舟满心欢喜地等着自己的心上人过门。
直到盖头掀开看见我,才知道不过一场空欢喜。
他不满意母亲的决策,却又不敢忤逆不孝。
只能将所有的事情怨怪到我身上。
这一怨,就是十年。
从前书信来往的情分在年年岁岁里消磨殆尽。
后来兵乱四起,陈郡沦陷,天下四分五裂,世家站队各为其主。
谢临舟为了百姓和崔琢自立为王,四处征战。
而十年间,我汲汲营营操持上下,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让人轻看。
谢临舟却数次将我留在险地。
最后一次,我与婆母辗转回到陈郡,婆母遇险身亡。
我被生擒作为人质,被谢临舟一箭射死。
我与谢临舟的感情淡薄如水,一直是我自作多情,想来我不该恨他。
可临死前还是忍不住埋怨,若当初不选他,是不是一切也会不一样。
当初为了平衡两家,爹爹提出让二房的妹妹嫁到陇西。
不承想妹妹到了陇西,被李怀序原样送回,两边都不得好。
秦家最后也在这场争斗中被消磨。
父亲,女儿想自己选。
族亲激烈的讨论声被我出声打断。
在众人异样的眼神中,我拿起李家送来的那份求亲帖。
从前是我糊涂,妄图用自己的私情蒙混过关。
致使二妹妹被退亲后姻缘不顺,秦氏门人也日渐伶仃。
那一世惨死的结局就是给我和秦家的警告。
2
若论时局,前世谢临舟带兵攻占城池不下二十座,却唯独不踏入陇西地界。
他不喜李怀序,数次交锋却碍于陇西地势大而难测无法撕破脸皮。
这又何尝不是秦家的好选择呢?
谢氏微未起势时,陇西势大。
李怀序更是陇西的主君,只要我同意,并没有人反对。
一世夫妻一世缘,这一世,我不愿再做横阻在谢临舟与崔琢之间的绊脚石。
我跟谢临舟也没有做夫妻的缘分。
那日之后,母亲想问我发生何事。
却总是不知道如何开口。
而她想问的话,却会通过下面丫鬟的嘴或多或少传出来。
大抵是,明明你们先前这般要好,为何不选谢临舟?
是不是什么时候闹了别扭?
那时,我便会想起在陈郡孤身入眠的日日夜夜。
友人与爱人,终归是不同的。
庚帖交换的那日,门房小吏送来谢临舟的书信。
信上写道,等他忙完陈郡诸事,就会带着迎亲的队伍来接我,叫我不要着急。
往后更是两三日就有礼物夹带书信送来。
这样的事情,前世没有过。
细想之下我就知道,谢临舟或许也同我一样回来了。
前世城破的时候,他看过我留下的手书。
一开始还算镇定,后来不知怎么就开始去乱坟堆里找我的尸首。
我亲眼看见他抱着腐臭不堪的肉块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可那时候的我已经什么都感觉不到了。
秦氏数百年,比不上其他望族,这也是谢临舟母亲选择我们的原因。
延续到我这一辈没能出什么好苗子,哥哥平庸,我算不得聪慧。
嫁给谢临舟后更是被人数次与崔氏比较。
而我只能尽力不丢秦氏的脸。
手书所记不过一些琐碎,往年与谢临舟通信的细枝末节。
我不明白他有什么可哭。
时至今日……我的目光落在送来的零碎小玩意上。
都是闺阁女子喜欢的新奇玩意。
就是想补偿,也未免太晚。
毕竟从前的那些少女心思,早就在相互怨恨中消磨殆尽。
我们之间互不来往,才是最好的结局。
待嫁的日子转瞬即逝,我特意让父亲母亲把出嫁的日子提前两月。
以便如果谢临舟真的同信上说的那样找来也无济于事。
可事实证明,是我多想。
出嫁前七日,谢临舟如他所说来到清河,不过并没有来秦家,也没有来找我。
他入了城未有一刻停歇,直奔崔家。
我院中负责采买的丫头亲眼所见,回到我跟前愤愤不平。
她们说以为谢临舟对我是真心,没想到也是花花公子逢场作戏。
也不怪我不愿意嫁给他。
我闻言只是一笑而过。
不怀有期望就不会失望。
谢临舟所求从来只有崔琢一人,于我不过补偿亏欠。
纵使收到信件时,心中怀有期许。
可这份期许,终归不值当我拿命去赌。
出嫁前两日,府中红帘高挂,张灯结彩。
我出门拜过观音娘娘,回府侧门落轿时,恰好看见谢临舟带人来送拜帖。
他谦逊有礼,门房亦笑脸相迎。
只看他打量着满门喜色,漫不经心开口:
早就听闻秦家有喜,不知是同哪家又结了姻亲?
3
谢临舟如今在我们府中风评不佳,府中上下齐心。
他此时到来,久留不走,还卦起我家家事,很难让人心生好感。
不过即便是这样,门房也不露不耐烦,反而笑脸相迎:
是陇西李家,路途遥远,为了吉日,所以要尽早准备。
明日便是我们姑娘的嫁期,诸事繁多,家主恐怕要晚几日才能见您。
闻言,谢临舟长舒一口气,似是放下心来。
紧接着,他的声音传入耳中:
原是二姑娘与陇西的亲事。
是在下唐突,不该在此时登门,等这段时日过去,在下应再另择吉日前来拜见。
他说完,兀自笑了,又十分熟稔地问道:
不知道,你们大姑娘可还安好?
门房打量着谢临舟,终究还是耐着性子回答:
自然安好。
或许是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谢临舟终于在门房打量的目光中离去。
他这一走,身边的丫鬟珍珠欲言又止。
过了良久,她终于鼓起勇气问询。
姑娘,谢李两家同时求娶,我们虽然回绝了谢氏,但今日看来这谢公子似乎并不知道这回事。
陈郡谢氏相较于陇西李氏,两家实力虽说悬殊,但陇西毕竟路远,日后会不会……怨秦家蒙骗于他?
我脑中浮现方才谢临舟的面容。
谢临舟不愧为许多待嫁女郎心中的如意郎君,生得一副好皮囊。
他只是站在那里,依旧能够让人惊心动魄。
一如前世一般,风度翩翩,俊逸非凡。
只是前世初见的心已不如往常。
我忍不住猜想,或许在他心中,收到书信的我,此时应该会安分待在闺阁之中,等待纳吉日的到来。
再顺理成章将我从清河接到陈郡,完成礼节。
弥补前世未完的遗憾。
若没有重生,没有上一世的记忆。
收到书信的我,或许真的会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做个欢天喜地的待嫁娘。
等待同自己心上的儿郎白头到老。
可惜……万事没有如果。
我轻笑着摇摇头:
谢氏自有骄傲,不会自降身份。
况且秦家从未答应与谢家联姻,退回的求亲书,他们应该不日就会收到。
既然没有承诺,何来蒙骗。
谢临舟刚刚说过,不过是他依据上一世的所知,自然而然地以为与陇西联姻的是秦家二房。
他不会想到,我没有选择谢氏,反而选择远嫁陇西。
出嫁当日,我早早地被从榻上捞起。
梳洗打扮转眼就是两个时辰,在家中拜别父母后,踩着吉时,上了陇西迎亲的婚车。
婚车在城内绕行一周,沿路发放喜糖与喜饼。
秦家更是在城中各处设立喜字点,不仅送喜饼,还会给穷苦人家送上一袋米。
可谓是全城皆欢。
临到城门之际,一阵风卷起马车的一角。
马车外人潮涌动。
只一眼,我便从车帘掀起的缝隙中,看到了人群之外的谢临舟。
而他恰好抬眼朝向马车方向看来。
不过瞬息之间,谢临舟轻功掠过人群,拦在送亲出城的队伍前面。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