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说连载
网文大咖“林青濛”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消失的母亲3免费完整版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都市小林凌波林彩霞是文里的关键人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2009 年国庆假期的第二我正在所里值班接夜来了一个披头散发的年轻女她声称自己的母亲不知所仅留下了一封奇怪的当我只道是一次寻常的离家出出于同我陪她踏上了寻母之却未料自己就此卷入一桩复杂案件的侦一张照片揭开了层层谎一个尘封了二十多年的秘密也随之浮出水原来消失并不是母01.2009 年国庆假期的第二我正在所里值班接晚上 8 点...
主角:林凌波,林彩霞 更新:2025-07-18 02:23:54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夜里,来了一个披头散发的年轻女子。
她声称自己的母亲不知所踪,仅留下了一封奇怪的信。
当时,我只道是一次寻常的离家出走,出于同情,我陪她踏上了寻母之路。
却未料到,自己就此卷入一桩复杂案件的侦查。
一张照片揭开了层层谎言,一个尘封了二十多年的秘密也随之浮出水面。
原来消失的,并不是母亲。
01.
2009 年国庆假期的第二天,我正在所里值班接警。
晚上 8 点多,大门突然被撞开,匆匆进来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
当时前台只有我一个民警,她快步走向我,神情急迫地说: 警察同志,我要报案,我妈妈出事了
这女人看起来很年轻,却面容疲倦、神色慌张。
你别急,坐下,先说说什么情况?
她短频快地点着头,一边从包里掏出身份证、名片、一张照片和一封信,递到我面前。
警察同志,这是我的身份证和名片。我今天刚从上海赶回来,我找不到我妈妈了,家里只有她留下的这封信。
身份证显示,这个女人名叫林凌波,1986 年出生,长住地址是我们派出所辖管内的一个老旧公房。
从名片上看,她是中国银行上海某一支行的客户经理。
照片是她和一位中年女性的合影,背景是上海的东方明珠。
照片里这位就是你母亲?
对,我妈妈名叫林彩霞。
我从昨天下午开始给她打电话,直到我进这个大门前一刻,都是提示『关机』。
我非常担心,今天上午临时从上海赶回来,可是她也不在家,饭桌上就放着这封信。
林凌波看起来非常焦急,但语气还是很有礼貌。
我打开信件通读了一遍,信不长,大致包含了两层意思:
第一,写信人说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活不到半年,不想浪费钱治疗,也不想增加女儿负担,所以决定去寺庙做义工。如果菩萨保佑她康复,就会回来,如果一年后没回,说明她已经离开人世。
第二,写信人希望女儿原谅自己的不告而别,尽快走出痛苦,积极面对人生。
信里的笔迹清晰端正,不像被逼迫写就。
从信里的内容来看,写信人表达清晰,并明确表示了是自愿离开。
这是你妈妈的笔迹吗?我问。
是,是她的笔迹。
这么看来,写信人属于主动离家出走咯?
作为社区民警,这种情况可太常遇到了。
我们派出所位于彰州市的老城区,周边大量老旧住宅,居民多且杂,人员流动性大,隔三差五就会接到人口失踪报案,但往往一两天后就联系上了。
有的是夫妻吵架,一方出门躲避,多日不归。
有的是老年人痴呆乱跑,找不到回家的路。
最紧急的一次,父母半夜报案儿子放学没回家,最后警员连夜在网吧找到时,那小子正天昏地暗地打着游戏。
基层派出所警力有限,怎么可能一有失踪报案就立刻出警嘛。
何况老年人一两天没给手机充电,关机了,实属正常。
我心里便盘算好了说辞。
我遗憾地告诉她,由于她母亲是神志正常的成年人,留下书信自愿离家出走,没有证据表明可能遭遇人身危险,所以不满足失踪人口的立案条件。
建议她先向亲戚朋友打听打听,说不定能得知母亲去向。
谁知女子倏地站起来,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大声说: 不,我妈妈已经失踪快两个月了这信上所说的都是假的
她紧皱着眉,表情严肃,不像在开玩笑。
不过嘛,所有的报案人都觉得自己的事比天大。
警察同志,情况我还没说完,您全部听完后就知道,我母亲是真的失踪了
我看看表,时间还早。
行吧,反正值夜班,也没什么其他事,便拿过了登记簿和笔。
行,那你把前后的情况,都详细说一下吧
02.
这个叫林凌波的女子稳定了情绪,重新坐下,开始她的讲述(1)——
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我是和妈妈相依为命长大的。我们家没有亲戚,也没有长期联系的朋友。
所以警察同志,我根本没有可以打听的亲戚朋友。
彰州兴起家政行业后,我妈便做了钟点工。
两年前,她打电话告诉我,要改做住家阿姨。雇主姓张,是一位退休大学教授,丧偶独居多年,有个独生子在美国生活。
我当时想,有稳定的雇主比做钟点工好,劳动环境更熟悉、也更纯粹。
后来,妈妈又说,张教授提出和她搭伙过日子,做个老来伴,她也愿意。
对于这点,我没有任何意见。
我妈三十多岁才生了我,守寡了二十年,现在重新组建家庭,对方条件好,妈妈又满意,那是好事。
谁知今年过年的时候,妈妈说张叔叔在美国的孙子快出生了,他儿子希望张叔叔和妈妈能一起去美国住半年,帮他照顾一下孩子。
妈妈说,既然在一起过日子了,那一家人的请求也不好拒绝,生孩子又是件大事,就答应了。
至于签证、机票那些,说是张叔叔儿子都会搞定,不用我们操心。
所以一切安排妥当,他们就定了 3 月份出发,半年后回来。
10 月 1 日,也就是昨天,我一觉睡到快中午。
醒来后,想着和妈妈有快两个月没联系了,他们应该差不多要回来了,这才想起我还一直都不知道回程日期,我就给妈妈打了电话,没有接通。
我们的时差是 13 个小时,我想妈妈那边是晚上,估计在睡觉。
所以我就出门逛了逛,一直到晚饭后再给她打,依然提示关机。
这就奇怪了,我妈一向很早起,而且多年做工养成的习惯,从来不会关机这么久。
接下来的一整晚,我给她打了无数个电话,结果全部是关机
我就开始担心了。
就算一时手机没电,一天下来总会注意到,也该充电开机的,对不对?
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这半年,每次都是我给妈妈打电话,她从来没有给我打过。
每当我问她在美国的情况,她就三言两语地应付,好像有人逼她快点挂电话似的。
就算是做了一家人,可也不至于为了照顾别人的孙子,长时间地忽视我啊
所以今天一大早,我就赶紧坐了动车回来。
在车上我还抱着侥幸,想他们会不会已经回国了,因为倒时差太累,所以没来得及告诉我。
可是到家一看,满屋的灰尘,哪里有回来的样子?
还留了这么一封叫人莫名其妙的信。
于是,我立刻直奔张叔叔家,开门的却是一个陌生女人。
张叔叔一开始都没认出我是谁,听我说明来意后,他也大吃一惊。
更让我惊讶的是,他居然说从来没有和我妈搭伙过日子的事,更没有去什么美国,他都已经半年没见过我妈了
03.
等一等。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打断。
有几个细节,我想了解一下。你母亲年后去美国,具体哪一天你知道吗?
3 月 25 号,那天她给我电话说准备去机场,还交代我加班也要正常吃饭,不要熬夜,照顾好自己。
你说上一次联系是快两个月前,你们为什么这么久没联系?
我离家读大学后,我和妈妈都要各自打工,本来就不会频繁联系。
这半年联系得更少,是因为她不会用 QQ,所以一般是我给她打电话,但每次她都说漫游费太贵,等回国后再具体聊。
她节省惯了,我也没有多想。
而且我在银行工作,每天都要加班。虽然我也很惦记妈妈,但忙起来也就顾不上了。我又是今年才转正的新人,不敢懈怠。
9 月底,是银行季度末的重要节点,我连续加班了一个多月,一直到 30 号半夜 12 点系统关账,才告一段落。唉,整个人放松下来,这才回过神。
林凌波说得合情合理,似乎没有什么疑点。
你说这位张教授否认和你母亲一起生活,以及去美国的事,这与你母亲告诉你的完全对不上,你认为谁在说谎?
张叔叔刚否认的时候,我心里简直火冒三丈。我妈照顾他那么久,他竟然翻脸不认人?
我当时就想冲进房间,搜查每个角落。
但是后来,他拿出了证据,证明他的确没有去美国。否则,我现在也不会称呼他张叔叔。
您听我接着说后面的事。
04.
林凌波叹了口气,接着讲述(2)——
我从小就对妈妈非常信任。
所以张叔叔矢口否认的时候,我真的要气炸了,觉得妈妈白做了个冤大头。
可是给我开门的女人,却说她和我妈妈是同一所家政公司的,她就是妈妈介绍到张叔叔家的,而妈妈自己过完年就辞职了。
这半年来,她都住在张叔叔家,很了解张叔叔的动向,别说去美国了,连家门都很少出。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觉得他们两个肯定是合起来诓我,妈妈才不会骗我
而且大年三十当天,我从上海回来,直接打车去张叔叔家,我们三人一起吃了团圆饭,张叔叔还给我包了个春节红包。
当时,我想着妈妈苦尽甘来,还好开心。
可是现在,他竟然不承认
见我准备打电话报警,张叔叔也急了。
他拦住我,说楼上楼下都是老同事,要是看到警察来家里,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现在怕丢脸了?那就快还我妈啊
我妈丢了不算大事吗
争执中,他突然想到,拿出了相册,给我看他在美国的孙子都已经念小学了。
接着又拿出了病历本,上面有他这半年去医院就诊的记录。
那个女人也让我去家政公司,说一问就明白。
我这才懵了
双方都冷静下来后,张叔叔进一步解释,他说我妈妈人很好,干活尽心,他们也谈得来,但从来没想过要组建家庭。
至于过年提出一起吃团圆饭,是看两家都没什么亲戚,图个热闹罢了,当时我妈妈也同意的。
不料年后,妈妈突然说要辞工,他本想加薪挽留,可听到是为了去上海照顾女儿,也就转而支持了。
听完这些,我几乎是跌跌撞撞地去了家政公司。
得到的答案与张叔叔所说一致——
妈妈年后就辞职了,理由是要去上海和女儿一起生活。
家政公司不可能参与合谋的。
难道妈妈真的骗我?可是为什么呢?
我一向非常信任妈妈,她善良正直,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
她曾经在下工的路上,帮助被小混混调戏的女生,因此被推搡在地,被骂老巫婆多管闲事。
早年在纺织厂做女工时,车间主任追求她,那时候生活那么辛苦,她也没答应。
现在五十多岁了,最苦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缘分什么的更是看淡了,试问她有什么必要对我编这样的谎话?
可是细细回想,这件事,的确从头到尾都是妈妈单方面说起。
除夕那天,是我和张叔叔第一次见面,本应该多少有些家人的寒暄对吧,但张叔叔却一句过日子的事都没提,只问我在上海工作怎么样、有没有男朋友,就像所有想给年轻人张罗人生的街坊邻居。
我不明白,实在想不通,只好再次回家。
一路上,脚如被柏油路粘住,我从未走过这么沉重的一路。
到家后,我才想起去问问邻居。
我们家是上世纪 80 年代的老公房,大多数邻居都是进城务工住进来,过渡几年就走了。
邻居之间互相也不熟悉,只有楼下一个奶奶注意到,她说看到我妈年后住了回来,但也有一个多月没见到了。
警察同志,我真的好担心,我怕妈妈她出了什么意外啊
05.
这么说来,最近一次有人看见你母亲,也是一两个月前了。
其实是否去过美国,查询出境记录或者手机漫游记录,就可以得知。但综合你从各渠道获得的信息来看,你母亲大概率没有出国。
林凌波双目紧闭,手指搓着眉心,不甘心地吐出两个字: 是的。
我拿起桌上的信又看了看。
那么,你为什么认为这信上写的是假的?有没有可能,你母亲确实得了不治之症,一个人躲起来?
不,不可能我妈妈不是这样的性格。
如果她真的得了不治之症,她绝不会逃避,更不会不告而别。
我又看了看母女俩的合照,照片里林凌波挽着她母亲的肩膀,两个人头贴着头,笑得很开心。
林女士,你和你母亲关系怎么样?
非常好她为我付出了全部的爱,她是我这一生最重要的人
06.
林凌波抚摸着照片上的母亲,哽咽着讲述起小时候的事(3)——
我妈名叫林彩霞,出生在霄云县下面的农村。
我爸下放到她们村插队期间,他们俩相爱了。
后来知青大返城,妈妈就跟着爸爸回了彰州市生活。
他们的感情很好,唯一不顺的,是妈妈直到 35 岁才生了我,在那个年代算是很晚生育了。
本来以为,一家三口从此能把日子越过越好。
谁知我 4 岁那年,爸爸意外遭遇了车祸。
为了救他,妈妈把房子也卖了,可爸爸最后还是没活下来。
一个孩子 4 岁没了爸爸,对很多人来说,可能会是一生的阴影。
但我记事很晚,我的记忆中,从来没有爸爸离去的悲伤,甚至都没有他活着的印象。
所以,我也没有觉得家庭突遭变故,就自卑什么的。
妈妈的爱足够多,我从不觉得自己有缺失什么。
爸爸死后,妈妈就在纺织厂做工,拉扯我长大。
她上的是夜班,很辛苦,一天到晚满头满身都沾着棉絮,还常常睡不够觉。
她之所以选夜班,仅仅是为了能送我上下学。
她说要每天牵着我的手,送我去学校、接我回家。
她还说,要一直牵着我的手,一路送我去更高、更远、更美的地方。
小学时候,我成绩不好,体育也不好,同学们总是笑我笨手笨脚。
有一次,学校运动会有一个亲子运动的环节,是家长和孩子单腿绑在一起去完成挑战。
老师就让我们这些没有比赛项目的孩子报名。
我说我要放弃,妈妈却说,放弃前先练习看看,也许没有那么难呢。
她每天赶在夜班前带我练习。
最后,我们俩——一个高龄妈妈和一个体育差生的组合,竟然出人意料地拿了第一名。
同学们也一改态度,称赞起我来。
长大后提起旧事,妈妈说,这个项目是游戏环节,其他家长不会重视,更不会花时间练习,是临场应付的心态。
而我们认真练习磨合过,是用充分的准备战胜了别人的毫无准备,所以我们拿到了第一名。
这个第一名对大人们没什么所谓,但对年幼的孩子却意义非凡。
它是我人生中的首个第一名。
正是在那之后,我有了自信心与进取心,并接着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名。
所以您看,我妈妈虽然出生农村,只有初中毕业,但她却是个很有主见、会思考且坚韧不挠的女人。
妈妈很希望我通过读书,摆脱体力劳动,去拥有更好的未来。
我也没有让她失望。
高考考到上海的名校,毕业后找到体面的工作,我也有自信,未来能为妈妈和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
警察同志,您可能会想,我和妈妈联系这么少,是不是感情不好。
不是的。
我们只是都在全力奔跑,真正深厚稳固的爱,是不需要刻意维系也会恒在的。
这半年,我一直以为妈妈在美国,也许对她具体的生活不知晓,但她是什么样的人,什么事情会做、不会做,我是心里有数的。
为什么我不信这封信里说的理由——
首先,家里并非完全没有钱治病。
我从大一开始就打工赚钱,暑假也没有停过。妈妈做家政的收入基本能攒下来。过年时她还把全部存款 10 万块给我,说以后在上海买房。
其次,您看这张照片,是去年妈妈到上海参加我毕业典礼期间拍的,过年时候和照片上状态差不多,哪里有得了不治之症的样子?
第三,因为爸爸早亡,妈妈从小就教我看淡生死,认真过好每一天。如果她真的生病,以她的性格,绝不会放弃逃避。
所以,警察同志,现在您能理解,我为什么会这么担心,也几乎可以确定我妈肯定是出事了吗?
07.
结合林凌波前述的信息来看,她母亲的行为的确反常。
我决定替她争取一下,便给副所长发了信息,汇报了大致情况。
所以你认为这信虽然是你妈妈亲笔写的,但里面的内容却是编造的。
对
林女士,你近期有没有接到过什么奇怪的电话?
没有。我来这儿的路上,也想过会不会是绑架,但我没有接到勒索电话。我们也不是富裕之家,没什么可值得坏人惦记的。
而且绑匪绑架是为了联系家人勒索,可这信里却是要我别找她。
警察同志,有没有可能这信是她被人逼着写下的?
林凌波一下子坐直,迫切地望着我。
呃……如果立案了,这一点笔迹专家会给出判断。但你看,卷面平整、字迹清晰,不大像紧张害怕的状态下写的。
不管你母亲是主动离家出走还是被人胁迫,这前后有两个谎言。第一个是重组家庭,第二个是生病离家。这第一个谎言,似乎没有什么必要。
我懂了林凌波突然想到什么。
我曾经表达过不放心她一个人,想回来工作的想法,也许她是为了让我留在上海?她一直希望我去大城市生活。
那么既然你已经在上海工作了,她又为什么要骗你去美国?
如果林凌波对母女俩的关系描述真实,这点真是令人不解。
林凌波无法回答,痛苦地摇着头。
你们最后一次见面,或者通话,你有感觉到什么异常吗?
上次见面就是过年时候了。妈妈执意要给我 10 万块钱,还说年龄大了很多事说不准。我还怪她乱说话。
她当时交代了好多,让我照顾好自己,好好工作,单位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对象。
出发那天,我正准备进站,她却跑过来紧紧抱住我,还哭了。
当时我还笑话她,有了张叔叔就变娇气了。
现在看来,也许当时她预感到会出事?
我怎么会这么傻,这么迟钝啊
林凌波回忆自责着,看得出她内心很难过,但她并不让眼泪流出来,不断用手抹掉。
警察同志,想必您也看得出,我实在没有其他办法。我妈妈一定出什么事了。请你帮帮我
我这人心肠软,又身着警服,真不好意思回绝她。
可凭她目前提供的信息,所里恐怕很难立刻立案。
果然,手机叮咚响起来,是分管副所长回复的短信。
他说,现在警力都在配合市局调查医院投毒案,哪有多余人力。而且老太太说不定过两天自己就回来了。让我务必做好报案人的情绪安抚工作,最后别忘了一定要出个《接报回执》。
我就知道是这个结果。
这样吧,我先用你母亲的身份证号,看看能查到什么信息。
并没有查到林彩霞任何购票记录,连宾馆开房记录都没有。
也许她没有走远,还在彰州地界,搭乘私营小客车,入住证件登记不严格的小旅馆?
我不死心,又联网查了其他一些信息,却意外发现林彩霞名下有一套产权房屋,就在离彰州市 1 小时车程的和平县。
什么?林凌波大感震惊。
她说自己从记事起,就住在现在的老公房,从未去过和平县,更没听说家里还有套房的事。
我心想,你妈妈有意隐瞒,当然不会告诉你了。
天下最难断家务事。
你出了这门,咱俩就拜拜了,我一个值班小民警还是别多嘴了。
于是我建议她先去这套房子看看,有没有可能她母亲最近住那儿去了。
她慌乱地点着头,迅速站起,一转身,却直直栽倒在了地上。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