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爷爷逝世十周年,我们一大家子去祭拜。
我在我名字的旁边看到了一个陌生男孩的名字。
出于好奇我问道: 这是谁?
我爸立刻答道: 你弟弟。
我,生活了三十年的江浙沪独生女,从来还不知道自己有个弟弟。
我妈又在旁边接了一句: 也可以是你老公。
我彻底沉默了。
1
这种莫名其妙的对话,在我家已经屡见不鲜。
一个贯穿了我独生女生涯三十年的、隐形的儿子,又再一次出现了。
当然,他有可能出现在各种场景下,以各种奇怪的身份。
比如年初的时候,我提出买一套自己的房子,我妈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等你结婚再买吧,到时候你老公还能帮忙还房贷。
这个时候,女婿堪比她的儿子,她觉得只有他才配我独立的住房。
然而,我母单至今,对象连影子都没有。
比如去年家里装修,我说装成两室吧,我爸又说道: 我打算装成三室的,到时候我小外孙回来也有地方住,你说对吧?
如果不觉得荒谬,请参照上一条。
他们甚至会为了一个莫须有的生命忽视活生生的我。
再比如说我经历的每一场不够完美的考试或者比赛,我爸妈都要感叹: 到底还是个女孩,你要是有个哥哥或者弟弟,肯定能比你强。
如果这些还不够,从小到大将我当成男生来养活,剪短发穿短裤、参加男孩子的运动。
这些是不是能让我有资格参加当今那个热门话题: 是不是独生女家里都有一个隐形的儿子?
其实也远远不止这些。
在他们心目中,任何男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寄托。
比如我爸爸总是会为了他的侄子倾尽全力,买房买车需要掏钱时绝不含糊。
我妈也总是为了她的外甥不遗余力,在外地念书时车接车送。
就连她远房远到出了五服的叫不出名字的郑家小幺儿一岁不到会走路,都会成为她的谈资: 小男孩是比较结实哈,我们媛媛一岁半才会走路。
2
我在十周年现场无差别给所有人摆脸色。
谁叫他们为了一个莫须有的人,宁愿选择得罪我呢
把这名字下掉吧,我又不打算结婚。墓碑上刻个陌生人的名字,不觉得瘆得慌吗?你们要是不舍得那个钱,重新刻墓碑的钱我来掏。
我奶奶都快十岁了,平时跟她说什么她都听不清,此刻却耳清目明起来。
她对着我的手狠狠拍了一巴掌,说道: 你不要胡言乱语,这是为了给你太爷爷留点念想。让他们知道你们家是有传宗接代的意愿的,他们在天之灵也能宽慰一些。
我嘲讽地笑了一声: 是挺宽慰的,那他老人家没有托梦给你们,让你们少烧点纸钱吗?多省点钱给我堂哥还债呀,不然他这天天闹着借钱,谁也不能安生呀。
我大伯第一个就变了脸色。
他儿子是郑家小辈里的第一个男丁,也是唯一一个。
听说他当时出生的时候,家里长辈一人给他上了一万块钱份子,之后过生日、读书、买车买房、结婚,每一步都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我记得很清楚,是过十岁生日的时候。
他是第一年过的,我比他小一岁。
每一个人都在礼簿上登记了 1 万块钱礼金。
额外又给他包了一千块红包。
我听见大人们说那红包里的钱就是给他零花的。
我既羡慕又激动啊。
等啊盼啊念啊。
等到我的时候他们却说: 女孩子不用这么多零花钱,怕别人会惦记。
3
后来我这位堂哥,在众星捧月下不负众望地成为了纨绔子弟。
十七岁就骑摩托车撞了人,家里亲戚众筹出钱摆平了。
二十一二岁又搞大了别人的肚子,又众筹买房买车结婚了。
三十岁的年纪又染上了赌博。
房子已经输了两套了。
众人见我哪壶不开提哪壶,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只有我堂妹伸手捏了捏我,像看这个大英雄似的看着我。
我大伯怒斥我: 别以为自己现在工作不错,就跟浑身长了刺儿似的,见到谁都得刺哒两句。今天你太爷爷周年,你觉得讲这个话合适吗?
我指着墓碑上那个陌生的名字说道: 是不太合适,毕竟有外人在呢。
我妈竟然在一旁说道: 不是你弟弟就是你丈夫,怎么会是外人呢?难道你这辈子不结婚?
我大伯母听到这也来劲了,她指着我爸妈说了句: 难道你爸妈就不能再生一个?
本来在聊败家子的事,一瞬间就把矛头指向了我。
这场景就算再发生一百次,我还是会觉得啼笑皆非。
4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
聚餐我直接没参与,我爸却在吃完饭后给我打电话: 你在这家叫什么园的,是不是有会员卡?
我当时正在开车,真的懒得搭理他,不耐烦地说了句: 别用我的吧,你那么多儿子,难道没一个指望得上的?不行叫我哥来付吧,他最近不是在卖那套房子吗?那房子你给出了三十万。是不是不打算还你了?
我爸应该是感觉到权威被挑战,在电话那头直接暴怒道: 用你个会员卡你怎么那么多话?我给你哥多少钱是我的事儿,难不成你还惦记我的钱?一个女孩子家家的,整天怎么这么管事儿?
我早就过了听到他发火就颤抖的年纪。
别用我卡,用了我肯定找你报销,开车了,回头再说吧。
果不其然,还是被刷了两千块。
刷完后我还收到了我妹妹发来的微信。
她愤愤不平道: 刷了你的卡还要说你不够大气,说要是哥有卡,他肯定毫不犹豫就掏了,毕竟男孩子就是会大方一些。我呸我甚至没吃过我哥的一颗糖
这结论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得出来的?
毕竟我跟我哥认识这么多年,我也连一根冰棒都没吃过他的。
我回复我妹: 别理他们,大口吃
吃着我的还埋汰我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发生的。
他们前脚刚从饭店走出来,后脚我的群收款就发出来了。
一共四户,每户五百,零头就不算你们的了,麻烦各家的儿子付一下。
5
我其实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强硬的。
我也会像我妹妹一样,有特别不知所措的时刻。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是我的出生阻碍了他们。
因为计划生育的大背景下,双职工的他们谁也不想被开除。
而当时的 B 超照得并不清晰。
直到前几年他们还会在饭桌上开玩笑: 要不说媛媛从小就机灵,在她妈肚子里的时候,如果不是把拳头握着放在重要部位,估计早就被打掉了。还有现在这个好日子过?
听说因为这件事,我生下来的时候,我爸只看了我一眼,就怒气冲冲地去投诉了当时帮他违规拍照的护士。
听说那个收了他一百块红包的小护士直接被开除了。
而我那个重男轻女的奶奶,一只鸡都拎到医院门口了,听说是个女孩,借口家里猪没喂直接打道回府了。
这件事说来说去,都跟一个还躺在床上等着吃奶的我没啥关系吧?
可我爸每次提到这件事都义愤填膺: 你当初要是个男孩,我也不至于是去投诉那个小护士,害人家丢了工作。
我妈妈也会在提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伤心道: 你如果是个男孩,我不可能坐月子连婆家的一只鸡也吃不上。
这才是真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会因为他们的话产生极度的自卑和恐慌的心理。
这种恐慌感在我发现我确实跑不过男生、力气也没有他们大时,达到了最高峰。
我的整个青春期都在这种惴惴不安的情绪下苟活。
直到我遇到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
6
她是我高三那年新来的班主任。
我们原先的班主任生病了,她是临危受命来带我们。
她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那个角落里的假小子。
她送给我人生中第一个发夹,告诉我,我可以打扮成男孩,前提是我真的能拒绝一个美丽的发夹。
她告诉我,男孩和女孩就是有生理上的差异,虽然并不绝对,但这是生理结构天然形成的,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它,很多男孩子也要接受他们先天就不会生孩子。
也是她第一次在我父母面前据理力争: 确实没有什么运动是分男女的,但前提是孩子要喜欢,郑媛媛同学不喜欢踢足球,这是我不支持她上足球课的唯一原因。
总之那一年,是她一次又一次地拯救我于水火。
她让我在青春的尾巴里,抓住了一丝丝光亮。
这点光亮足够照亮我今后生命的所有。
当然,这也成为我父母控诉我其实很叛逆的罪证。
他们逢人便说: 谁说她没有叛逆期?她读高三的时候根本就不听话,最后连高考志愿都是她一意孤行瞎填的。
这种说法一直持续到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三年。
我因为良好的专业背景,被公司派到国外组织海外部门的成立,并因此有机会购买公司的原始股份而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我爸妈终于学会了在我面前有所收敛。
因为他们发现,经济自主后的我,不需要经过他们才能做决定了。
我发在群里的账单,迟迟有人没有支付。
我一打开发现是我爸妈,我妈还在后面说了句: 你不就是我儿子吗?我一直拿你当儿子养的,吃你一顿饭还要我付钱啊?
我刚准备怼她,就看到我大伯说了石破天惊的一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