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会议结束后,姜小果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工位,感觉大脑像被榨干了一样。
和高强度脑力消耗相比,更让她心神不宁的是周寻那句突兀的问话,以及齐颂可能产生的误会——她在茶水间门口瞥见了齐颂转身离开的背影,带着明显的不悦。
果然,手机屏幕上己经堆满了齐颂的未读消息和未接来电。
”那个男的是谁?
“ ”你们很熟?
“ ”姜小果,开会开到手机关机?
还是不想回我?
“ ”我在你公司楼下。
“最后一条是十分钟前发的。
姜小果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收拾东西下楼。
一出大厦门口,就看见齐颂沉着脸站在路边,周身散发着低气压。
“齐颂,你听我解释,刚才那是……”姜小果快步走过去,试图拉他的胳膊。
齐颂猛地甩开她的手,眼神锐利地盯着她:“解释?
解释你为什么对着那个男的就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
解释他为什么单独跟你说话?
姜小果,你们什么关系?”
“你胡说什么呢!”
姜小果本就累极,被他这劈头盖脸的质问弄得火气也上来了,“那是普凌的周总!
是这次项目的合作方负责人!
我们在谈工作!”
“谈工作需要靠那么近?
需要那种眼神?”
齐颂显然不信,语气讥讽,“周总?
叫得挺亲切啊。
我怎么从来没听你提过这号人物?”
“周寻!
他叫周寻!
是行业里有名的投资人!
我跟他很多年前在普凌实习时就认识了,但早就没联系了!
这次是因为项目才碰上的!”
姜小果又急又气,声音不自觉拔高,“齐颂,你能不能不要这么无理取闹?
我在上面拼死拼活地工作,下来还要接受你的审问?”
“我无理取闹?”
齐颂像是被刺痛了,“姜小果,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
满口都是项目、工作、周总!
你还记得你是我女朋友吗?
我们之间除了争吵,还有别的吗?
是不是现在出现个所谓的‘行业大佬’,你就觉得我特别没用,特别给你丢人了?”
“你不可理喻!”
姜小果气得浑身发抖,“我从来没有这么觉得!
是你自己敏感多疑!
是你不理解我!
我们想要的根本不一样!”
“是!
我不理解你!
我不理解你怎么就变成了一个眼里只有名利和所谓‘成功’的人!”
齐颂口不择言地低吼,“那个周寻,他就是你想成为的那种人是吧?
冷血、精明、一切向钱看?”
“你闭嘴!
你根本不了解他!”
姜小果脱口而出,维护的话不经大脑就说了出来。
说完她自己都愣了一下。
齐颂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充满了失望和一种“果然如此”的嘲讽:“我不了解他?
你了解?
姜小果,你才见过他几次?
就这么急着替他说话?
我们这么多年的感情,还比不上一个突然冒出来的‘旧相识’?”
“这根本是两码事!”
姜小果无力地辩解,感到深深的疲惫,“齐颂,我们能不能不要在这里吵?
我很累,真的……累?
跟别人谈笑风生就不累,跟我说话就累了?”
齐颂冷笑一声,深深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复杂得让姜小果心惊,“行,姜小果,你好好跟着你的‘周总’搞事业吧!
我不耽误你飞黄腾达!”
说完,他猛地转身,大步离开,背影决绝。
姜小果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眼泪终于忍不住再次夺眶而出。
她无力地蹲下身,抱住膝盖,感觉自己像被抽空了所有力气。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争吵、猜忌、互相伤害……这段感情,仿佛走进了一个死胡同,看不到光亮。
接下来的几天,姜小果和齐颂陷入了冷战。
微信对话框停留在那句决绝的话之后,再没有新的消息。
姜小果忙于项目后续的跟进,试图用工作麻痹自己,但情绪始终低落。
而因为项目合作,她和周寻的接触不可避免地增多了。
有时是电话会议,有时是邮件往来,偶尔需要面对面开会讨论细节。
周寻依旧是那个周寻,高效、冷静、要求严苛,甚至有些吹毛求疵。
他对数字的敏感度达到了变态的程度, often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姜小果方案里隐藏的漏洞或过于乐观的假设,逼得她不得不反复核查、修改、完善。
一次关于市场占有率预测的争论中,周寻毫不客气地否定了蓝禾团队初步的结论,要求他们提供更扎实的数据支撑。
会议气氛有些僵持。
姜小果熬夜重新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跑了无数个模型,第二天顶着一对黑眼圈,带着新的报告去找周寻。
周寻的办公室很大,装修是极致的性冷淡风,黑白灰为主,除了必要的办公设备和满书架的专业书籍,几乎看不到任何多余的私人物品,符合他一贯给人的印象——一个将所有精力都奉献给工作的机器。
他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讲电话,背影挺拔却透着一丝孤寂。
姜小果安静地等在门口。
隐约能听到他用英语交谈,语气是工作中罕见的温和耐心,似乎在安排什么……生日礼物?
“……对,她喜欢那个系列……尺寸我晚点发你……谢谢。”
姜小果有些诧异,很难想象周寻会亲自处理这种生活琐事。
在他那著名的“10%生活论”里,这大概属于需要精确计算的份额。
他很快结束电话,转过身看到姜小果,表情恢复公事公办的淡漠:“报告做好了?”
“是的,周总。”
姜小果收敛心神,走上前将报告递过去,“这是我们重新测算的数据,参考了过去五年行业内类似技术路线的十七个项目的实际市场渗透情况,并加权了当前政策环境影响……”周寻接过报告,坐在办公桌后,看得非常仔细。
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镜片反射着屏幕的光,看不清眼神。
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页的沙沙声。
良久,他放下报告,抬头看向姜小果:“比上次有进步。
但第三章第三节的敏感性分析,变量选取还可以再优化,考虑加入技术迭代周期的波动因素。”
姜小果赶紧拿出笔记本记下:“好的,周总。”
“坐。”
周寻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姜小果依言坐下,心里有些打鼓,不知道他还有什么指示。
周寻却并没有立刻说话,而是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了一个眼药水,递给她:“眼睛红了。
效率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
姜小果彻底愣住了,看着那瓶崭新的眼药水,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这完全超出了周寻一贯的“人设”。
“……谢谢周总。”
她迟疑地接过来,心里涌起一股极其怪异的感觉。
周寻似乎也觉得这个举动有些突兀,轻咳一声,转移了话题,语气重新变得冷硬:“新能源组件的成本曲线,你的预测过于乐观。
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性,你的模型没有充分体现……”他又回到了那个挑剔严苛的投资人状态。
但姜小果握着那瓶微凉的眼药水,看着他一本正经地指出报告缺陷的样子,心里那点怪异感却挥之不去。
下班时,突然下起了暴雨。
姜小果没带伞,站在办公楼门口踌躇着怎么去地铁站。
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停在她面前。
车窗降下,露出周寻没什么表情的脸:“去哪?”
姜小果吓了一跳:“周总?
我……我去地铁站就行。”
“雨很大。
上车,顺路送你。”
周寻的语气不容拒绝。
“不,不用麻烦了周总,我……”姜小果下意识地想拒绝,这种私密空间的独处让她莫名紧张。
“项目时间紧,感冒了会影响进度。”
周寻打断她,理由冠冕堂皇,“上车。”
姜小果犹豫了一下,看着越下越大的雨,最终还是拉开车门坐进了副驾驶。
车内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干净的松木香气,和周寻身上的味道一样。
车子平稳地驶入雨幕中。
气氛有些尴尬的沉默。
姜小果正襟危坐,眼睛盯着窗外模糊的街景。
“和男朋友吵架了?”
周寻忽然开口,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姜小果猛地转头看他,惊讶得忘了掩饰:“您……您怎么知道?”
周寻目视前方,手指轻敲着方向盘,语气平淡得像在讨论天气:“上次开会,你情绪不对。
今天开会,走神了三次。”
姜小果瞬间脸红,有种被完全看穿的无措感。
她在他面前,似乎总是无所遁形。
“……一点小问题。”
她含糊地说,不想多谈。
“情绪管理是职业素养的一部分。”
周寻的声音没什么起伏,“无论私事如何,不该影响工作判断。”
又是这种冷冰冰的说教口吻。
姜小果心里刚刚升起的那点微妙感激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不服气:“我知道。
谢谢周总提醒。”
又是一阵沉默。
雨刮器有节奏地左右摆动。
就在姜小果以为话题己经结束时,周寻却又淡淡地补充了一句,声音似乎放缓了一些:“不过,投资可以计算风险,感情不能。”
姜小果愕然地看向他。
周寻依旧专注地看着前方道路,侧脸线条冷硬,仿佛刚才那句近乎安慰的话,只是她的错觉。
车在她租住的小区门口停下。
“谢谢周总。”
姜小果低声道谢,准备下车。
“伞。”
周寻从车门侧袋里拿出一把黑色的长柄伞,递给她。
姜小果看着那把伞,又看看窗外依旧滂沱的大雨,没有拒绝:“谢谢,我明天还您。”
“不用。”
周寻说完,升起了车窗。
黑色的轿车很快消失在雨幕中。
姜小果撑着那把质地精良的黑伞,站在雨里,看着车子离开的方向,心里乱糟糟的。
周寻这个人,就像一本艰涩难懂的书,你以为你读懂了它的冷酷严谨,它却又偶尔翻出一页,让你窥见一丝意想不到的、近乎温柔的微光。
而那10%的生活里,究竟藏着什么?
她发现自己竟然产生了一丝探究的欲望。
与此同时,齐颂从朋友那里听说了姜小果最近和周寻因工作接触频繁的传闻,甚至有人看到周寻的车曾出现在姜小果家小区附近。
猜忌的种子疯狂生长,几乎要吞噬他的理智。
他拿起手机,翻到和姜小果的对话框,上一次对话还停留在几天前不欢而散的争吵。
他烦躁地扔开手机,内心被嫉妒和不安填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