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惊悚连载
悬疑惊悚《天花板杀手的意思》是大神“黑拾字”的代表陈东林峰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我见过太多死但陈东的密室案最让我脊背发凉——因为那根本不是谋而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演天花板上的通风口、刻意伪造的搏斗痕迹、甚至警方锁定的嫌疑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五年前死去的技术天可等着我们的却是这个幽灵的尸王你相信一个人能死两次吗?我叫林曾经是法医物证鉴定专现在?现在我是个清理死人血迹手机响起时我正在吃泡王警官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 林有活儿市郊陈东的豪...
主角:陈东,林峰 更新:2025-07-12 09:55:28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因为那根本不是谋杀,而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演出。
天花板上的通风口、刻意伪造的搏斗痕迹、甚至警方锁定的嫌疑人。
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五年前死去的技术天才。
可等着我们的却是这个幽灵的尸体。
王队,你相信一个人能死两次吗?
我叫林峰,曾经是法医物证鉴定专家。
现在?
现在我是个清理死人血迹的。
手机响起时我正在吃泡面。
王警官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 林峰,有活儿了。市郊陈东的豪宅,今晚就要。
陈东?那个科技大亨?我放下筷子。
死了。密室杀人,现场有点……复杂。王警官顿了顿,你知道规矩,清理完就走,别多事。
我笑了笑。
多事?
我最擅长的就是多事。
赶到现场时已经是凌晨两点。
这栋豪宅像个巨大的堡垒,到处都是闪烁的警车灯。
我提着工具箱走向那间传说中绝对安全的密室。
门口站着几个技术员,正在收拾设备。
其中一个看到我摇摇头: 太血腥了,老林。这回的凶手真够狠的。
怎么个狠法?
你进去就知道了。他指指房间,凶手是从天花板爬进来的,跟蜘蛛侠似的。
我失笑,这大概是蜘蛛侠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推开厚重的防弹门,第一眼看到的是血。
墙上、地板上,到处都是。
陈东的尸体已经被搬走,但现场的惨烈程度让人咋舌。
按理说这种程度的血迹飞溅,应该伴随着激烈的搏斗。
但是…
我蹲下身,仔细观察地面的血迹形态。
这些血滴的形状不对。
真正的搏斗现场,血迹应该是不规则的,有拖拽痕迹,有挣扎时的溅射。
而这里的血液虽然量大,但分布过于……艺术化了。
像是有人刻意泼洒的。
我不自觉地抬头看向天花板。
巨大的通风口格栅已经被拆下,黑洞洞的管道口像张开的巨嘴。
警方说凶手就是从这里爬进来的。
站在椅子上,我把脸凑近通风口。
一股微弱的化学气味钻进鼻腔。
这味道……我皱起眉头。
在警队的时候处理过类似案件,这是工业级强效溶剂的气味。
专门用来溶解特种胶水的那种。
为什么一个需要暴力闯入的杀手会用溶剂?
我拿出小刀,在通风口边缘刮下一些残留物质装进密封袋。
王警官说得对,我确实爱多事。
现场清理得怎么样了?
王警官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我从椅子上跳下来,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刚开始呢。对了,这案子怎么定性的?
还用问?王警官点燃一支烟,密室杀人,死者女儿发现并报的警。推测凶手从通风管道进入,我们在管道里发现了攀爬痕迹和不属于死者的纤维。
凶手是谁?
还在查,不过基本锁定了方向。王警官吸了一口烟,陈东的商业对手李承德,这李总手下有个前特种兵,攀爬技能一流。
我点点头,没说话。
心里却在想: 如果凶手真的是从外面爬进来的,为什么要用溶剂?
这个逻辑根本说不通。
你专心清理就行,王警官看了我一眼,别像上次那样节外生枝。
放心,我就是个清洁工。
王警官走后,我继续观察现场。
除了血迹分布的异常,还有其他奇怪的地方。
比如密室内的摄像头恰好在案发时间段出现了故障,比如死者的衣服上没有预想中的撕扯痕迹。
最重要的是,如果真的发生了激烈搏斗,为什么密室内的昂贵摆设基本完好无损?
我开始清理血迹,脑子里却在重构现场。
这不像搏斗现场,更像是……表演现场。
有人在这里上演了一出戏。
而所有人,包括警方,都在看错误的剧本。
凌晨四点,我完成了表面的清理工作。
临走前,我又看了一眼天花板上的通风口。
如果我的怀疑是对的,那么这个案子远比想象的复杂。
第二天上午,我拎着密封袋直奔东区的一个私人实验室。
老陈是我在警队时的技术顾问,现在自己开了个小作坊。
这玩意儿有点意思。老陈接过样本,推了推眼镜,至少得等四个小时才能出结果。
我点点头,转身离开。
等待的时间不能浪费,是时候深挖陈东的底细了。
李队长还欠我个人情,一通电话过去,半小时后我就拿到了陈东的详细档案。
坐在车里翻阅这些资料,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陈东发家的时间点太巧了。
五年前,他还只是个小公司的技术合伙人。
合作伙伴叫张遥,一个技术天才,专门搞生物化学。
两人共同创办了创世纪集团,主攻新材料和生物科技。
但就在公司即将上市的前三个月,张遥死了。
实验室火灾意外——档案上就这么轻描淡写地写着。
火灾之后,陈东独自继承了公司全部的技术专利,创世纪如期上市,陈东身家暴涨到百亿。
这也太巧了吧?
我掏出手机,拨通了消防部门一个老朋友的号码。
五年前的火灾报告?林峰,你又要搞什么?老赵的声音透着不满。
就是想了解一下情况,你帮我查查。
半小时后,老赵发来了电子档案。
我仔细看了起火原因分析——起火点在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储存区,推定为化学品自燃。
但报告的最后一页,有个细节让我皱起了眉头。
死者张遥的遗体高度碳化,无法进行完整的身份确认,仅通过 DNA 片段比对确认身份。
DNA 片段?不是完整样本?
下午三点,老陈的电话来了。
你从哪儿搞来这玩意儿的?他的声音听起来有点紧张,这是定制品,配方极其复杂。能调制这种溶剂的,全国不超过十个人。
有什么特殊用途吗?
专门溶解航空级别的密封胶。这种胶水一旦固化,普通溶剂根本搞不定。老陈停顿了一下,这东西可不便宜,一小瓶就得十几万。
我挂断电话,脑子里开始重新梳理案件。
一个职业杀手为什么需要用这么昂贵的溶剂?
他要溶解什么?
媒体那边已经炸开了锅。
下午的新闻频道全在报道陈东被害案,天花板杀手这个词条直接冲上了热搜榜首。
李承德的公司股价跌了百分之三十,他那个前特种兵的手下被警方带走调查。
整个商界都在传这是场商业仇杀,血腥而残酷。
所有人都在盯着李承德。
陈东的豪宅依然戒备森严,但管家已经认识我这个清理师。
我编了个理由,说要补充一些细节资料,顺利进入了客厅。
陈若坐在落地窗前,手里捧着一杯茶。
黑色的丧服让她看起来更加苍白,但那双眼睛却出奇地平静。
林师傅,还有什么需要确认的吗?她的声音很轻,带着刚哭过的沙哑。
就是想了解一下你父亲的生前情况。我在她对面坐下,毕竟清理工作需要足够细致。
陈若点点头,起身去书架取相册。
我注意到她的动作很自然,没有丝毫犹豫。
爸爸平时很忙,我们交流不多。她翻开相册,不过他确实很爱惜这些老照片。
一张张照片从她手中划过。
商务宴会、公司庆典、技术展示会……
突然,我的目光停在了一张特殊的照片上。
那是实验室里的合影。
陈东和一个年轻男子并肩而立,旁边还站着一个女性,陈东和那男人都穿着白大褂,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年轻男子的眼神很亮,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秘密。
这两位是?我指着陈东边上那两人。
陈若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
这是我母亲,一年前病逝了。
抱歉,节哀。
没事。这是张遥,爸爸以前的合作伙伴。她又指向那男人,声音变得更轻,可惜英年早逝,五年前死于实验室火灾。
你认识他?
见过几次。陈若合上相册,他很有才华,爸爸说如果他还活着,公司会发展得更好。
她说这话的时候,眼中闪过一丝我无法解读的情绪。
不是悲伤,更像是……怀念?
我告辞离开,但心中的疑团越来越大。
下午,我动用了一些不太正当的渠道。
暗网上有个专门交易各种资料的区域,价格不菲,但信息的准确性很高。
五年前的实验室火灾卷宗,花了我一万块钱。
文件传到我的加密邮箱时,我正坐在车里抽烟。
打开第一页,我就皱起了眉头。
起火时间: 凌晨 2 点 17 分。
报警人: 陈东(称发现实验室冒烟后立即报警)。
死亡人员: 张遥(推定)。
推定?
这个词很有意思。
现场勘查发现,死者遗体严重碳化,仅在废墟中发现部分骨骼残片和少量 DNA 样本。通过与张遥的个人物品 DNA 比对,确认死者身份。
DNA 比对用的是个人物品?
不是血液或毛发样本?
最后一页的现场照片让我倒吸一口气。
实验室烧得很彻底,墙体都出现了裂缝。
但奇怪的是,大火只集中在中央区域,四周的设备反而保存相对完好。
这不对劲。
化学品自燃应该是爆炸性的,火势会迅速蔓延到整个空间。
这种局部性的剧烈燃烧,更像是有人刻意控制了燃烧范围。
我点燃第二支烟,脑子里开始拼凑一个疯狂的假设。
如果张遥没死呢?
如果他是故意制造了这场死亡呢?
一个技术天才,完全有能力伪造自己的死亡现场。
他可以事先准备好替代的 DNA 样本,然后在火灾中替换掉真正的证据。
但问题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直觉告诉我答案可能就藏在陈东的发家史里。
张遥死亡三个月后,创世纪集团如期上市,陈东从小合伙人一跃成为百亿富豪。
技术专利全部归他所有。
我想起陈若刚才看到照片时那一闪而过的表情。
如果那不是对死者的缅怀,而是对活人的思念呢?
她一定知道些什么。
想到这儿,我打电话给王警官。
电话接通后,我试探的话还没开口,那头就传来了王警官疲惫的声音——
林峰,李总那边基本能排除嫌疑了。他的手下当晚有完整的不在场证明,而且体型不符合通风管道的攀爬条件。他顿了顿,案子又回到原点了。
我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下午五点。
王队,我可能有个新方向。
什么?
给我点时间,有进展了告诉你。
挂断电话,我发动车子。
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在我脑中成型。
我需要找个更可靠的消息源。
老刘住在建筑工地附近的一个破旧小区里。
他当年参与过陈家豪宅的建设,现在已经退休在家,靠打零工维持生活。
我按响门铃,等了好一会儿才听到脚步声。
谁啊?老刘隔着防盗门问。
我是林峰,想请您帮个忙。
门开了一条缝,露出老刘警惕的眼睛。
这么晚了,你找我干什么?
我从口袋里掏出五千块现金,在门缝前晃了晃。
想看看当年陈家豪宅的建筑图纸。
老刘的眼神立刻变了。
他左右看了看,快速把我拉进屋里。
你要图纸干什么?他压低声音问。
查点事情。我把钱放在茶几上,图纸还在吗?
老刘盯着钞票看了半天,最终还是抵不住诱惑。
在工地办公室里,我有钥匙。
半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工地。
老刘熟练地打开办公室的门,从一个锈迹斑斑的铁柜里翻出了一叠泛黄的图纸。
就是这些。他把图纸摊在桌上,你看吧,我在门口放哨。
我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功能,仔细研究起这些图纸。
初稿、修改稿、最终版……
一共三套图纸记录了整个设计过程的变化。
当我对比到密室部分时,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
在初稿中,密室天花板上方的通风管道系统有一个清晰的标注——
一个大约两米长、一米宽的独立空间,位置恰好在密室正上方。
但在最终版图纸中,这个空间被完全抹掉了。
老刘我叫道。
他赶紧跑进来。怎么了?
我指着图纸上的差异。
这个地方,当年施工的时候是怎么回事?
老刘戴上老花镜,凑近看了看。
哦,这个啊……他皱起眉头,我记得当时确实有个设计变更。
什么变更?
那个年轻人,就是陈老板的合伙人,叫什么来着……老刘努力回忆着,张遥对,就是张遥。他亲自到工地来,说要在那里安装特殊的空气净化设备。
我的手开始发抖。
然后呢?
我们按照他的要求施工,预留了管道接口和电源线路。老刘摇摇头,但奇怪的是,设备从来没有安装,最后那个空间被完全封死了。
封死了
不是没有建造,而是建造完成后又被封闭起来。
具体是什么时候封闭的?我问。
大概是整个工程快完工的时候。老刘想了想,也是张遥来的,说设计有问题,要求我们把那个空间彻底封闭,不留任何痕迹。
我感觉脊背发凉。
一个技术天才,在即将死亡之前,亲自到建筑工地指导施工,建造了一个隐秘的藏身之所,然后在外人看来将其封死。
这个空间与主通风管道相连,张遥完全可以在里面安装生命维持系统,甚至可以长期潜伏。
如果我的推测没错,那么所谓的天花板杀手根本不存在。
真正的凶手一直就在陈东头顶上方。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