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其它小说 > 观世音菩萨传奇故事

观世音菩萨传奇故事

海云南的爱露达 著

其它小说连载

网文大咖“海云南的爱露达”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观世音菩萨传奇故事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其他小妙善妙善是文里的关键人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观音菩萨简音菩全称“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与智慧的象位列“四大菩萨”之其信仰跨越地域与时广泛流传于汉传、藏传佛教及民间文化中心身份与愿音菩萨以“大慈大悲”为核心特核心愿力是“寻声救苦”——即众生无论遭遇何种苦难(如病痛、危难、迷茫),只要诚心称念其名菩萨便会感知心以不同“化身”(如杨柳观音、净瓶观音、送子观音等)降化解苦难、给予慰这种“无刹不现身”的慈使其成为民间最易亲近、最受尊崇的菩萨之一典记载与形象 - 经典依据:关于观音菩萨的核心经典包括《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其中《普门品》详细记载了菩萨“三十二应身”(如应以帝王身、比丘身、妇女身等度化众生),及“七难即灭、三毒即除”的救度能力;《心经》则以“观自在菩萨”之阐释其观照世间、破除烦恼的智 - 常见形象:汉传佛教观音菩萨多为手持“净瓶”(盛甘象征涤净众生烦恼)与“杨柳枝”(象征生机与慈悲布施)的女性形面容温婉慈祥;藏传佛教形象更丰如四臂观音、千手观音每只手皆持法代表不同的

主角:妙善,妙善   更新:2025-08-30 17:45:5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妙善初悟慈悲心须弥山脚下的兴林国,正值春和景明。

皇宫后花园的莲池边,三公主妙善正蹲在青石上,小心翼翼地将受伤的蜻蜓捧在掌心,指尖沾着清晨的露水,轻轻拂去虫翼上的泥污。

“公主,快些回殿吧,皇后娘娘还在等着您用早膳呢。”

侍女轻步走来,见她又在照料生灵,无奈却又心疼地劝道,“您自小就爱这些飞虫走兽,可宫里人都说……说您这般心软,不像皇家公主。”

妙善抬头,一双清澈的眼眸如池中的莲露,映着晨光:“它们也会疼呀。”

她将蜻蜓放在盛开的白莲花瓣上,看着小虫缓缓展开翅膀,绕着花茎飞了两圈,才笑着起身,“你看,它活过来了,多好。”

这日午后,妙善瞒着宫人,换上粗布衣裙,跟着送粮的车队出了皇宫。

兴林国边境近来遭了旱灾,田间的禾苗枯成了黄褐色,村口的老槐树底下,围着一群面黄肌瘦的流民,几个孩童正攥着空碗,眼巴巴地望着过往的行人。

“娘,我饿……”一个穿着破洞棉袄的小男孩,拉着妇人的衣角啜泣。

妇人抹着眼泪,从怀里掏出半块干硬的麦饼,掰了小半给孩子,自己却咽了咽口水,将剩下的藏了回去——那是给卧病在床的公婆留的。

妙善看着这一幕,心口像被什么揪紧了。

她快步上前,将随身带的银锭塞到妇人手里,又把车上的粮袋抱下来,分给围上来的流民:“这些粮食,你们先拿着,我再让人送更多来。”

流民们又惊又喜,纷纷跪地叩谢。

妙善连忙扶起最年长的老者,却见老人的脚底板满是裂口,渗着血丝——那是为了寻粮,走了几十里山路磨的。

她鼻尖一酸,轻声道:“老人家,往后若再遇难处,便去城门口的粥棚等我,我定会让人给你们送吃的。”

待夕阳西斜,妙善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宫。

刚进殿门,便见父王兴林王坐在殿中,面色沉凝:“你今日去了边境?

还私自散了国库的粮食?”

“父王,流民们快饿死了,我不能看着不管。”

妙善屈膝行礼,语气却坚定,“国库的粮食是百姓纳税所积,本就该用来救百姓的命呀。”

兴林王叹了口气,看着这个从小就与众不同的女儿:“你可知,边境旱灾己持续三月,国库存粮本就不多,若再这样散下去,宫里的人都要断炊了。”

他顿了顿,放缓了语气,“父王知道你心善,可帝王做事,需顾全大局。”

妙善低头,望着自己沾了泥土的裙摆,脑海里又浮现出流民们饥饿的眼神。

那晚,她坐在莲池边,首到月上中天。

池中的白莲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她忽然想起白日里那只受伤的蜻蜓——它只需一点照料便能重生,那百姓们,是不是也只需一点援手,就能熬过难关?

“若我能有足够的力量,护住所有受苦的人就好了。”

妙善对着月亮轻声许愿,指尖无意识地拂过池面,竟有几滴露珠顺着她的指尖,落在枯萎的荷叶上。

奇妙的是,那原本蔫垂的荷叶,竟缓缓舒展开来,冒出了嫩绿的新芽。

妙善怔住了,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这双曾捧过蜻蜓、分过粮食的手,似乎藏着连她自己都未察觉的力量。

她望着夜空,心中第一次生出一个念头:或许,她的“心软”,并非弱点;或许,她能做的,远不止照料几只生灵、散几袋粮食。

夜色渐深,莲池边的身影渐渐挺首。

从这一夜起,兴林国的三公主妙善,不再只是皇宫里心软的公主,她心中那颗名为“慈悲”的种子,正伴着月光与莲露,悄悄生根发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桂ICP备20250538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