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大大,本书纯粹属于作者脑洞,可能一些剧情不符合逻辑,请把脑子存放在这里)市殡仪馆法医中心的解剖室里,冷气常年维持在16℃。
顾砚白穿着深蓝色解剖服,戴着双层手套,指尖刚触碰到尸体胸腔,眉头就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死者体表未见明显暴力损伤,颈部无扼痕,西肢关节无抵抗伤——初步看符合溺水死亡特征。”
一旁的实习法医林晓雨捧着记录板,声音带着刚接触尸体的紧绷,“发现地点是城西护城河下游,早上五点被晨练的老人发现,报警时尸体己经漂浮超过两小时。”
顾砚白没接话,目光落在尸体的指甲缝上。
他用镊子轻轻拨开死者右手食指的指甲,对着无影灯仔细观察片刻,又转头看向尸体的耳廓:“取耳垢样本,还有指甲缝里的残留物,立刻送微量物证实验室,重点检测硅藻种类和是否有植物纤维。”
“啊?”
林晓雨愣了一下,“溺水案检测硅藻很常规,但耳垢和指甲缝……死者不是在河里发现的吗?
有泥沙不是很正常?”
“正常的河水泥沙是颗粒状,你看这里。”
顾砚白用镊子夹起一点指甲缝里的残留物,放在载玻片上,“这是絮状的,而且颜色偏浅黄,不是护城河的灰黑色泥沙。”
他话音刚落,解剖室的门被推开,重案组组长陆沉风带着一股湿气走进来。
这位刑警队长常年穿着冲锋衣,脸上总带着熬夜留下的倦色,唯独眼睛亮得惊人:“顾法医,初步判断是意外还是他杀?
家属那边快闹翻天了,说死者上周才刚过30岁生日,不可能自杀。”
顾砚白己经拿起解剖刀,刀刃划过尸体胸腔时,动作精准得像在执行精密手术:“现在下结论太早。
但有三个疑点——第一,死者鼻腔黏膜没有典型溺水时的‘鹅口疮’样损伤,反而有轻微的黏膜脱落,更像被某种液体刺激导致;第二,死者胃内容物里除了昨晚的晚餐(检测出牛排和红酒),还有少量未消化的白色药片残渣,需要检测成分;第三,你看他的肺泡。”
解剖刀划开肺叶的瞬间,林晓雨倒吸一口凉气。
正常溺水者的肺会呈“水性肺气肿”,体积增大且充满泡沫,但这具尸体的肺叶虽然也有肿胀,却夹杂着几处暗紫色的斑点。
“这是……出血点?”
陆沉风凑过来,语气凝重了几分。
“是机械性窒息导致的肺组织出血,但程度很轻,说明窒息时间短,之后才被投入水中。”
顾砚白用止血钳夹起一块肺组织,“现在可以确定,这不是意外溺水,是他杀后抛尸。”
三小时后,微量物证实验室的结果出来了。
死者指甲缝里的絮状残留物是“水苔纤维”,但并非护城河常见的品种,而是多见于人工水族箱;耳垢中检测出微量的“氯仿”残留,胃里的白色药片是镇静剂;更关键的是,肺组织中的硅藻种类,与护城河的硅藻群落完全不符,反而和城东“观澜小区”的人工湖硅藻一致。
“观澜小区?”
陆沉风看着地图,手指点在那个高档小区的位置,“死者叫陈默,是做建材生意的,住在城西,怎么会和城东的小区有关?”
顾砚白坐在一旁,手里翻着死者的社会关系资料,突然停在一页:“陈默半年前给观澜小区的一个业主装过全屋建材,业主叫高俊,是做装修设计的。
而且,高俊的家里有一个两米长的大型水族箱,养的就是需要水苔造景的热带鱼。”
陆沉风立刻起身:“走,去观澜小区。”
顾砚白却没动,他指着资料上高俊的照片:“先查高俊的不在场证明。
另外,再派人去陈默昨晚去过的餐厅,调取监控——我怀疑,陈默昨晚不是和朋友聚餐,而是和高俊见了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