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军事历史 > 美利坚贵族的小说

美利坚贵族的小说

漫山岛的叶老 著

军事历史连载

军事历史《美利坚贵族的小说》是大神“漫山岛的叶老”的代表特纳刘易斯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1900年一个在大洋另一端的人出生在俄亥俄州一个农户家而我们从这个出生的孩子见证美国的崛1900年特纳出生他的祖辈是个不走运的英国北美独立战争时被大陆军俘虏没被英国军队救回然后就孤零零的留在了北美大等到西进运动时因为自身衰老只能停留在俄亥俄州特纳•史密斯出生后就知道要想在二十世纪生活就得要拼命俄亥俄州就是2023年发生事故的地这里是五大湖的工业基不出所以特纳...

主角:特纳,刘易斯   更新:2025-08-28 21:15:3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900年一个在大洋另一端的人出生在俄亥俄州一个农户家里,而我们从这个出生的孩子见证美国的崛起。

1900年特纳出生了,他的祖辈是个不走运的英国人,北美独立战争时被大陆军俘虏没被英国军队救回去。

然后就孤零零的留在了北美大陆,等到西进运动时因为自身衰老只能停留在俄亥俄州了。

特纳•史密斯出生后就知道要想在二十世纪生活就得要拼命了。

俄亥俄州就是2023年发生事故的地方,这里是五大湖的工业基地,不出所以特纳的父亲刘易斯就是五大湖的工人。

也可以理解为底层白人,白人之中又细分五月槐花号新教英裔为第一等,西欧大陆来的是二等,南欧意大利东欧斯拉夫人和爱尔兰人属于半白人。

特纳住在俄亥俄中部平原的小镇,这里农业发展不错,特纳14岁时爆发了一战,然后大量的欧洲订单发往俄亥俄工业基地,特纳父亲刘易斯每天在工厂加班挣下了不少钱,等到一战结束时特纳一家生活挺宽裕的,16岁时特纳就去了哥伦布市上高中。

1918年深秋,特纳·史密斯站在父亲刘易斯的工棚外,手里攥着哥伦布市高中的毕业证书。

工厂的汽笛声在远处呜咽,空气中弥漫着橡胶和煤烟的味道。

一战即将结束,但俄亥俄州的机器仍在轰鸣,欧洲的订单让工厂日夜运转,工人们像齿轮一样被榨取着最后的精力。

刘易斯坐在木凳上,用沾满机油的手帕擦着额头,他的背己经有些佝偻——二十年的流水线生活让这个英裔的白人提前衰老。

他盯着儿子,声音沙哑:“为什么要出去?

我可以介绍你去老板那儿,做个技术工人,稳定。”

特纳知道,父亲说的“稳定”意味着什么——每天十二小时站在车床前,双手被机油浸泡,十年后变成另一个刘易斯,或许运气好能混个工头,但永远逃不出这个钢铁牢笼。

“父亲,这不是稳定,这是慢性死亡。”

特纳的视线越过父亲的肩膀,望向远处的铁路。

他知道,一战的红利不会永远持续,欧洲的订单终将枯竭,而美国资本正在疯狂膨胀——洛克菲勒、摩根、卡内基,这些人不是在工厂里拧螺丝的,他们是在华尔街和华盛顿的谈判桌上分蛋糕的。

“现在不去撕咬一口,以后连骨头都没得啃。”

俄亥俄州的现实:大学的门槛与资本的獠牙20世纪初的美国大学,确实是权贵和卷王的游戏。

没有推荐信、没有家族背景、没有足够的学费,普通人连门槛都摸不到。

特纳的成绩不错,但远远不够拿到全额奖学金,更别提那些由新英格兰精英把持的常春藤盟校。

刘易斯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报纸——《克利夫兰老实人报》,上面登着一则招聘广告:“福特汽车公司底特律工厂招募熟练技工,周薪25美元,提供培训。”

特纳盯着那行字,眼睛发亮。

“父亲,我不去老板那儿,我要去底特律。”

刘易斯沉默了很久,最终点了点头。

他知道,儿子是对的。

这个时代,要么往上爬,要么被碾碎。

1918年,特纳的底特律冒险特纳带着父亲攒下的50美元和一套旧工装,搭上了北上的火车。

底特律的街道上,福特T型车像蝗虫一样穿梭,工厂的烟囱喷吐着黑烟,空气中弥漫着钢铁和汽油的味道。

他在福特的高地公园工厂找到了工作,每天站在流水线前组装底盘。

但特纳的目标不是当一辈子工人——他观察着工厂的运作,学习机械原理,甚至偷偷记下管理层的决策方式。

1918年,经济衰退的阴影笼罩美国,工厂开始裁员。

特纳没有像其他工人一样被踢出门外——因为他己经学会了修理生产线上的故障机器,甚至能帮工头计算成本。

“史密斯,你脑子不错。”

工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想不想去夜校学会计?”

特纳笑了。

他知道,自己的第一步赌赢了。

特纳的好莱坞骗局:1919-1921,洛杉矶的黑暗童话1919年春天,特纳·史密斯站在洛杉矶联合车站的月台上,口袋里只有母亲安娜偷偷塞给他的30美元和一张皱巴巴的俄亥俄州地图。

这座阳光炙烤的城市正在疯狂生长——石油大亨在长滩盖起豪宅,电影公司在荒地上搭建摄影棚,而无数像特纳这样的外来者,正试图在混沌中撕咬出属于自己的财富。

第一站:好莱坞的幻梦与骗局特纳原本想去工厂找份工,但当他走到日落大道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停下了脚步。

一群衣着光鲜的男女围在环球影业的招聘处,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饥渴的光芒——那是对成名的渴望。

特纳站在人群边缘,听到一个金发女孩兴奋地对同伴说:“听说玛丽·璧克馥当初也是从群众演员开始的!”

特纳眯起眼睛,突然笑了。

“先生,您需要演员吗?

我认识导演。”

他走向一个穿着廉价西装、正在啃三明治的年轻人,压低声音说道。

年轻人猛地抬头,面包屑粘在胡子上:“你……你真能介绍?”

特纳耸耸肩,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伪造的《洛杉矶时报》剪报——上面写着“俄亥俄州哥伦布市戏剧协会推荐优秀演员”。

(事实上,这只是他在火车上从别人丢弃的报纸上剪下来的。

)“我有门路,但需要一点……介绍费。”

两头通吃的生意经特纳的骗局简单却高效:1. 对演员:声称自己是“选角助理”,收取每人5美元的“试镜费”,承诺推荐给大导演。

2. 对副导演:自称“演员经纪人”,提供廉价且听话的群众演员,每用一人抽成50%。

那些怀揣明星梦的年轻人排着队交钱,而剧组副导演们(大多是些油滑的二流制片)也乐得有人替他们搜罗廉价劳动力。

特纳甚至搞出了一套“分级制”:- 5美元:普通群演(演路人)- 10美元:有台词的小角色(通常只是喊一声“救命!”

)- 20美元:能露正脸的“特约演员”(实际上可能只是摄影机扫过一秒)第一个受害者:艾玛·克劳福德来自堪萨斯的农场女孩艾玛是特纳的第一个“客户”。

她卖掉祖母的银手镯,凑了20美元交给特纳,换来一个在西部片里扮演酒吧女郎的机会——结果只是在背景里晃了3秒钟,连脸都没拍清。

当她愤怒地找到特纳时,后者早己换了一身行头,正用同样的套路忽悠另一批新人。

1920年,洛杉矶,日落大道。

特纳·史密斯用骗来的第一桶金,在好莱坞边缘租了一间破旧的办公室,挂上了“星光演员经纪公司”的招牌。

他的生意很简单:1. 对演员:承诺“推荐试镜”,收取高额“注册费”。

2. 对剧组:提供廉价、听话的群演,并从中抽成。

3. 对旅馆和饭店:把演员的剩余价值榨干,变成自己的现金流。

但很快,他发现一个问题——竞争太激烈了。

1920年代的好莱坞,没有演员工会,没有劳动法,甚至连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模糊不清。

特纳很快发现,想要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光靠骗和压榨还不够,必须掌握真正的“资源”。

于是,他盯上了那些怀揣明星梦的年轻女孩。

“试镜在旅馆房间,导演喜欢‘自然表演’。”

特纳的“红沙发”策略(比后来著名的“选角沙发”更早)是这样的:- 对女演员:告诉她们“导演喜欢私下试镜”,把她们骗到合作的旅馆。

- 对制片人:提供“特殊服务”,从中收取介绍费。

- 对旅馆老板:分成利润,甚至首接入股,让这些地方变成自己的“娱乐产业”。

很快,他的经纪公司成了好莱坞最臭名昭著的“人才输送中心”——不是输送演技,而是输送肉体。

特纳的生意越做越大,自然引来其他经纪公司的眼红。

但在这个法律形同虚设的年代,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不是谈判,而是暴力。

竞争对手“太平洋星探公司”的老板被人发现淹死在圣莫尼卡海滩,警方记录为“醉酒失足”。

另一家经纪公司的办公室突然起火,所有合同和账本烧得精光。

某个试图举报特纳的记者在回家路上被几个蒙面人打断右手,从此再也没写过好莱坞的负面新闻。

没人能证明这些事和特纳有关,但所有人都知道——在好莱坞,别惹史密斯先生。

从皮条客到“娱乐大亨”1920年,特纳的产业己经远远不止经纪公司:- 控制三家旅馆,专门用于“特殊试镜”。

- 入股五家餐厅,成为剧组聚餐的固定场所,顺便推销自己的演员。

- 投资地下酒吧,在禁酒令期间靠私酒生意赚得盆满钵满。

他甚至开始涉足电影制作——不是拍艺术,而是拍“特殊影片”,卖给某些有特殊需求的富豪。

特纳的俄亥俄返乡记(1920)——禁酒令下的暴利与家族暗流1920年8月,俄亥俄州,史密斯家的老宅特纳·史密斯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灰尘在午后的阳光中飞舞。

母亲安娜愣在原地,手里的擀面杖掉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上帝啊……特纳?”

她冲上前紧紧抱住儿子,眼泪打湿了他昂贵的羊毛西装——这套行头在俄亥俄乡下显得格格不入。

“父亲去哪了?”

“镇上新开的‘蓝月亮’酒馆,和以前一样。”

安娜擦了擦眼角,“你走后,他升了工头,但喝的也更凶了。”

特纳嘴角抽动了一下。

他这次回来,可不是为了听父亲抱怨工厂生活的。

禁酒令的黄金生意:姜汁啤酒与法律漏洞在洛杉矶,特纳早己嗅到禁酒令的商机。

联邦规定酒精含量不得超过0.5%,但他投资的大学实验室搞出了“发酵姜汁啤酒”——喝三瓶才能微醺,却能让顾客源源不断掏钱。

更妙的是,他与旅馆合作,在后台提供“私货”——真正的威士忌只卖给熟客,而警察局长每周都能收到一箱“特殊姜汁啤酒”(里面塞满了现金)。

克莱伦斯·丹诺的五千美元“友谊”特纳知道,这种游走法律边缘的生意需要顶级律师护航。

他宴请了克莱伦斯·丹诺——这位曾为劳工领袖辩护的传奇律师,私下却对“商业咨询”来者不拒。

“史密斯先生,您的税务结构很有趣……” 丹诺翻着账本,眼镜后的目光锐利,“我建议在巴哈马注册一家控股公司。”

第二天,丹诺的“法律顾问费”到账了。

到了月底,特纳的税务支出神奇地减少了37%。

父子重逢:威士忌与火药味当晚,刘易斯·史密斯踉跄着推开家门,浑浊的眼睛盯着餐桌上的水晶酒瓶——那是特纳从加州带回来的苏格兰威士忌,禁酒令下的违禁品。

“你现在卖私酒?”

父亲的声音像生锈的齿轮。

特纳慢条斯理地倒了一杯推过去:“合法姜汁饮料,联邦批准的。”

刘易斯突然暴怒,一把扫落酒杯:“你当我是傻子?

镇上都在传——洛杉矶来的黑钱!”

安娜惊恐地看向儿子,却发现特纳在笑。

“父亲,您知道阿克伦的橡胶厂现在值多少钱吗?”

他掏出一张支票,数字让老史密斯呼吸停滞,“够买下整个工厂——只要您点头。”

暗流涌动的归乡计划特纳这趟回来,表面是探亲,实则另有所图:1. 俄亥俄的私酒网络:利用父亲在工厂的人脉,让工人们成为分销商。

2. 政治庇护:资助当地议员竞选,换取警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3. 家族洗白:收购镇上破产的纺织厂,将来转型“合法实业”。

但当夜半更深,特纳独自站在谷仓后,对着黑暗说道:“都安排好了?”

阴影里传来回应:“芝加哥的人下周到,但您叔叔杰克的问题……”特纳点燃雪茄,火光映出冰冷的眼神:“让他永远怀念禁酒令前的日子。”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桂ICP备20250538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