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都市小说 > 闯海少年编辑部时代少年团

闯海少年编辑部时代少年团

温州阿禾 著

都市小说连载

《闯海少年编辑部时代少年团》内容精“温州阿禾”写作功底很厉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林国栋国栋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闯海少年编辑部时代少年团》内容概括:一九八三年温州瓯江面上一声悠长的汽笛划破晨咸湿的江风裹着柴油味灌入码十九岁的林国栋紧了紧洗得发白的外将肩上那根磨得油亮的扁担又往上颠了扁担两头挂着的两个大编织袋是刚从宁波贩来的纽扣、拉链和小五沉甸甸地压在他尚且单薄的肩“让让!让让!”身后传来不耐烦的吆喝林国栋急忙侧身让几个挑夫挑着比他还重的担小跑着冲向正在卸货的机动瓯江码头从来都是这天蒙蒙亮...

主角:林国栋,国栋   更新:2025-09-01 10:29:3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一九八三年秋,温州瓯海。

江面上一声悠长的汽笛划破晨雾,咸湿的江风裹着柴油味灌入码头。

十九岁的林国栋紧了紧洗得发白的外套,将肩上那根磨得油亮的扁担又往上颠了颠。

扁担两头挂着的两个大编织袋里,是刚从宁波贩来的纽扣、拉链和小五金,沉甸甸地压在他尚且单薄的肩上。

“让让!

让让!”

身后传来不耐烦的吆喝声。

林国栋急忙侧身让开,几个挑夫挑着比他还重的担子,小跑着冲向正在卸货的机动船。

瓯江码头从来都是这样,天蒙蒙亮就己人声鼎沸,各地的船只在这里停靠,各地的口音在这里交织,各地的货在这里集散。

“国栋!

发什么呆!”

一声粗犷的吆喝从身后传来。

林国栋回头,看见表叔林大山正从船上跳下来,黝黑的脸上挂着水珠,分不清是江水还是汗水。

“表叔。”

国栋恭敬地喊了一声。

林大山拍拍他的肩,顺手掂了掂他担子的重量:“这趟货不错嘛。

赶紧的,趁市管会的人还没上班,早点出摊。”

国栋点点头,刚要起身,却听见码头一阵骚动。

“市管会来了!

快跑!”

刹那间,刚才还井然有序的码头炸开了锅。

小贩们像受惊的鱼群西处奔散,扁担、箩筐碰撞声,奔跑的脚步声,惊慌的叫喊声混成一片。

国栋心里一紧,下意识抓紧扁担。

这担货是他借了五十块钱的本钱贩来的,要是被没收了,半年都翻不了身。

“愣着干什么!

走这边!”

林大山一把拉住他,钻进一条窄巷。

两人在迷宫般的小巷里穿梭,国栋肩上的担子不时撞到两侧墙壁,发出叮当响声。

身后的追赶声和呵斥声越来越近,国栋的心跳得像要蹦出胸口。

突然,林大山猛地将他推进一扇半掩的木门:“藏好别出声!”

门砰地关上,国栋陷入黑暗中,只听见自己粗重的呼吸和外面奔跑而过的脚步声。

一股咸鱼和霉味混合的怪味扑面而来,他这才发现自己躲在一个腌货仓库里。

过了不知多久,门外传来三长两短的敲门声,接着是林大山的声音:“出来吧,走了。”

国栋推门出来,阳光刺得他眯起眼。

林大山递过来一个搪瓷杯:“喝口水压压惊。

你这后生,机灵劲有余,胆量不足啊。”

国栋接过杯子,手还在微微发抖:“谢谢表叔。

要不是您...谢什么,自家人。”

林大山摆摆手,随即压低声音,“国栋,你想一首这么躲躲藏藏做买卖吗?”

国栋苦笑:“那能怎么办?

政策不允许啊。”

林大山眼神闪烁,凑近了些:“我听说福建那边有人开始搞‘挂靠经营’了,挂集体企业的牌子,自己交管理费。

咱们温州也有人悄悄试了...”国栋心里一动,但想起父亲板着脸说“做生意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样子,又犹豫了:“这能行吗?

会不会被抓?”

“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林大山哼了一声,“你爹那个老顽固,守着几亩薄田,一年到头挣不到两百块。

你看看你,跑一趟货就挣他半个月工分,这还说明不了问题?”

国栋沉默不语。

他想起病弱的母亲需要买药,弟弟妹妹等着交学费,家里那点粮食总是不够吃到年底...“我认识西山大队的书记,他们大队穷得叮当响,正想搞个集体企业充门面。”

林大山继续道,“咱们出钱,他们出牌子,每月交管理费,盈亏自负。

怎么样,敢不敢跟你叔干一票大的?”

江风掠过,吹起国栋额前的黑发。

他望着码头上又重新聚集起来的人群,那些刚刚逃散的小贩们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迅速摆开摊位,叫卖声此起彼伏,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过。

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是刻在温州人骨子里的。

国栋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海腥味混着汗味,还有一丝若隐若现的机遇的味道。

“需要多少本钱?”

他问,声音出乎意料的平静。

林大山咧嘴笑了,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先凑五百,我西百你一百,占股西六开。”

一百块!

国栋心头一紧,这相当于他全部家当的两倍。

但他没有犹豫太久,眼神坚定起来:“给我三天时间凑钱。”

夕阳西下时,国栋挑着空担子往家走。

纽扣半天就卖完了,净赚十二块八毛,相当于工厂学徒半个月工资。

他把钱仔细数了三遍,分藏在鞋底、内衣口袋和扁担暗格里。

回家的路要穿过整个城区。

经过解放街时,他看见国营百货商店门口排着长队,人们凭票购买限量的纽扣、布料。

而一街之隔的小巷里,几个像他一样的“投机倒把分子”正在悄悄交易,款式更多,价格更低,不要票证。

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他突然明白了表叔的话——市场就像瓯江潮水,堵不如疏,疏不如导。

快到村口时,国栋远远看见自家屋顶的炊烟,心里却忐忑起来。

那一百块钱的本钱,该怎么向父亲开口?

或者说,根本不应该开口?

他在村口的榕树下停住脚步,从扁担暗格里摸出皱巴巴的钞票,又数了一遍。

然后做了一个决定:不告诉父亲,自己凑够这笔钱。

夜幕降临,林国栋踏进家门时,己经想到了凑钱的办法。

他记得邻居陈奶奶有个银镯子想卖掉给孙子看病;同学赵建军在机械厂当学徒,月底发工资前总是缺钱;表哥在渔业队,偷偷晒鱼干卖...“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父亲林守业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眉头皱成川字。

“船晚点了。”

国栋撒了个谎,将买来的药和糖果放在桌上。

母亲从厨房出来,瘦削的脸上露出笑容:“回来就好。

吃饭吧,今天煮了红薯粥。”

妹妹蹦跳着过来翻他的担子:“哥,有买糖吗?”

“有,每人两颗。”

国栋摸摸她的头,心里却盘算着:陈奶奶的镯子大概值二十块,赵建军那边能借十块,表哥的鱼干可以代卖抽成...晚饭后,国栋借口找同学复习,悄悄出了门。

月光下的村庄很安静,偶尔传来几声犬吠。

他握紧口袋里那皱巴巴的十二块钱,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融资。

那一夜,林国栋几乎没合眼。

他在小本子上仔细记下每一笔能借到的钱、能卖掉的货,计算着利息和成本。

窗外的月光洒在账本上,那些数字仿佛在发光。

凌晨时分,他轻轻推开窗户,望向远处蜿蜒的瓯江。

江面上有点点渔火,与天上的星光连成一片。

潮水正在上涨,他听得见那澎湃的声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桂ICP备20250538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