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夜雨带着刺骨的凉意,淅淅沥沥地敲打着商业街的霓虹招牌。
晚上十一点西十七分,锦绣路132号“薇拉精品女装”橱窗前拉起了警戒线,红蓝警灯在湿漉漉的街面上投下变幻的光影。
市公安局法医中心副主任法医师苏晚蹲在橱窗边,透明防护服下的身形清瘦而挺拔。
她微微眯起眼,观察着橱窗内那个姿势诡异的女性模特——或者说,被装扮成模特模样的死者。
“死者女性,初步判断年龄20-25岁,黑发,身高约165厘米。”
苏晚的声音透过口罩传来,平静得像是在读一份日常报告,“身着当季新款米色风衣,系棕色腰带,脚穿黑色高跟鞋。”
刑侦支队队长陆沉舟站在她身后几步远的地方,锐利的目光扫过整个现场。
他肩头己被雨水打深了警服的蓝色,却浑然不觉。
“发现人是谁?”
陆沉舟问身旁的民警。
“是商场保安张建国,五十二岁,老员工了。”
年轻民警赶紧汇报,“他每晚十一点半进行闭店巡查,发现这个橱窗模特的位置变了,凑近一看差点没吓晕过去。”
陆沉舟微微点头,目光转回苏晚身上。
她正小心翼翼地取下死者头上的宽檐帽。
“颈部可见明显索沟,呈环形闭锁状,水平走向,无明显提空现象。”
苏晚的声音依然平稳,但语速稍快了些,“初步判断为机械性窒息死亡,勒颈所致。”
技术中队的小王举着相机不停拍摄,闪光灯一次次照亮死者年轻却毫无血色的脸庞。
她妆容精致,甚至被精心画上了当下流行的落日色眼影,与颈部的紫红色索沟形成诡异对比。
“死亡时间?”
陆沉舟问。
苏晚轻轻抬起死者的手臂,按压己经形成的尸斑:“尸斑处于坠积期,指压部分褪色;尸僵刚开始在大关节形成。
结合环境温度和湿度,初步推测死亡时间在2-4小时前,即今晚八点到十点之间。”
她顿了顿,补充道:“精确时间需要回去测肝温。”
陆沉舟转向身后的刑警:“林枫,带人查这个时间段的所有监控。
杜小倩,去问问商场工作人员,谁最后离开的,有没有发现异常。”
两位刑警立即领命而去。
苏晚继续检查,用棉签轻轻提取死者指甲缝内的微量物质,放入证物袋。
她的动作精准而高效,没有任何多余举止。
“死者指甲内有少量纤维,疑似与凶手搏斗时留下。”
她平静地陈述,“右手食指指甲断裂,可能是在挣扎过程中造成的。”
陆沉舟蹲下身,与苏晚平齐,目光却投向橱窗内部:“为什么把她摆在这里?
凶手想传达什么?”
苏晚没有立即回答。
她注意到死者风衣口袋里似乎有东西,小心地用镊子取出一张折叠的纸条。
“陆队,你看这个。”
纸条上打印着一行宋体字:“美丽的容器需要精心装饰。”
陆沉舟眉头紧锁:“变态炫耀?”
“可能不止。”
苏晚的声音依然冷静,“凶手不仅不掩饰罪行,反而刻意展示,说明他有强烈表达欲,甚至可能认为这是在完成某种‘艺术品’。”
就在这时,苏晚注意到死者微微张开的嘴唇里似乎有什么东西。
她轻轻撑开下颌,用镊子从舌下取出一极小物件。
那是一枚比指甲还小的金属蜗牛,做工精致,在警灯照射下闪着微光。
围观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惊呼,一个女孩晕倒在地。
现场顿时一阵骚动,民警赶忙上前维持秩序。
苏晚却仿佛什么都没听到,全部注意力都在那只金属蜗牛上。
她小心地将它放入证物袋,然后继续检查尸体。
当她的手指轻轻拨开死者衣领时,突然顿住了。
在死者右侧锁骨下方,有一个极淡的印记——像是某种抽象的花朵图案。
苏晚的呼吸几不可察地一滞。
这个图案,她曾在某个封存己久的案卷中见过。
“陆队,右侧锁骨下有一个不明显印记,类似抽象花朵,需要进一步检验确认是否为死后烙印。”
她专业而客观地汇报,声音没有丝毫波动,“此外,舌下发现的金属蜗牛造型饰品,可能与凶手有关。”
陆沉舟敏锐地看向她:“你见过类似图案?”
苏晚避重就轻:“所有特殊标记都需要回去比对数据库。”
她继续检查,完整汇报每一个发现:“死者手腕有轻微束缚痕迹,腰部两侧有指压状淤青,疑似被抬起摆放时形成。
妆容是死后化上的,口红色号与店内试用品一致。”
所有线索都被清晰记录,没有任何隐瞒。
雨不知何时停了,街面的积水倒映着警灯,一片红蓝交错。
陆沉舟望向正在被小心装入尸袋的死者,语气沉重:“通知技术队,彻夜工作。
我要这个女孩的所有信息,天亮前搞清楚她是谁,为什么有人要这样对她。”
他的目光扫过苏晚平静的侧脸,又添了一句:“尤其是那只蜗牛和那个印记。
凶手在跟我们玩游戏,我们必须奉陪到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