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言情小说 > 主母立规矩

主母立规矩

涂苏苏 著

言情小说连载

《主母立规矩》中的人物李昭清沈旭拥有超高的人收获不少粉作为一部言情小“涂苏苏”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不做以下是《主母立规矩》内容概括:腊月二十雪粒子敲在太傅府锦安堂的碧纱窗簌簌如碎李家嫡长女昭清端坐在铺了猩红缠枝莲毡毯的紫檀木榻腰背挺得笔看母亲崔氏用金剪修整水银丝炭在错金螭兽炉里烧得正熏得满室都是御赐沉水香混着岁寒清气的味“母祭器单子己核对三遍”李昭清将暖在怀中的紫檀木匣呈页角压着标注吉时的红“父亲说今年圣上赐了八宝青玉须得摆在笾豆左侧三”她声音清凌凌似碎冰碰每个字都含...

主角:李昭清,沈旭   更新:2025-09-01 16:05:2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腊月二十八,雪粒子敲在太傅府锦安堂的碧纱窗上,簌簌如碎玉。

李家嫡长女昭清端坐在铺了猩红缠枝莲毡毯的紫檀木榻上,腰背挺得笔首,看母亲崔氏用金剪修整水仙。

银丝炭在错金螭兽炉里烧得正暖,熏得满室都是御赐沉水香混着岁寒清气的味道。

“母亲,祭器单子己核对三遍了。”

李昭清将暖在怀中的紫檀木匣呈上,页角压着标注吉时的红纸,“父亲说今年圣上赐了八宝青玉簋,须得摆在笾豆左侧三寸。”

她声音清凌凌似碎冰碰壁,每个字都含着世家女特有的端庄韵致。

“嗯,拿过来,我看看。”

崔氏接过单子时,目光掠过女儿纹丝不乱的挑心髻:“正是年节呢,你这簪钗有些太过素净了。”

不等应答,她便亲自从多宝格里取出赤金嵌珍珠的鸾鸟衔珠簪。

李昭清只微微低头,露出段白玉似的颈子,任凭母亲将新簪插入发间,连鬓边垂下的珍珠流苏都未曾晃动分毫。

除夕寅时正刻,祠堂的青铜夔纹钟敲响第一声。

李昭清穿着鹅黄色绣牡丹的罗裙立在最前,裙摆下露出缀着珍珠的云头履尖。

三跪九叩时,她肩头的泥金披帛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弧度,连耳铛上坠着的红玉珠子也只是微微摇曳。

李家西姑娘李昭萦在第三次叩首时,身体有些不稳,李昭清没有回头,只侧身挡住她,让李西姑娘好好理了理姿势。

“臣李谨率阖族,敬告天地宗亲——”……除夕夜深,李昭清被崔氏喊过来守岁。

锦安堂内的银丝炭仍烧得暖融。

崔氏望着窗棂外纷扬的雪片,手中的暖炉转了又转。

李昭清正低头整理守岁宴的礼单,发间那支赤金珍珠簪在灯下流转着温润的光。

“瑞卿(女主的小字)”崔氏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罕见的迟疑,“你祖母过身,转眼己三年了。”

李昭清整理礼单的手指微微一顿。

她抬起头,见母亲眼底映着跳动的烛火,仿佛有万千心事在其中明灭。

“是,”她轻声应道,“到清明就该除服了。”

崔氏叹了口气,伸手为女儿拢了拢鬓角:“十七了...若不是为你祖母守孝,原该早两年就...”话说到一半又咽回去,只道,“你祖父近来咳嗽愈发重了,太医说开春前都得静养。”

李昭清垂下眼帘。

她明白母亲未尽之言。

若祖父真有不测,她作为嫡长孙女,少不得又要守上三年。

到时年过二十,便是太傅嫡女,说亲也要艰难了。

“女儿的婚事,但凭母亲做主。”

她声音平静,指尖却无意识地在礼单上划出一道浅痕。

崔氏眼底泛起些许欣慰,又掺着心疼:“这几年我也暗中相看过多家公子,觉着襄阳侯的独子沈旭最是难得。”

她仔细观察女儿神色,“那孩子不似寻常勋爵子弟,非要自己考功名。

去年秋闱中了举人,今年春闱也要下场。”

见女儿不语,崔氏又温声道:“襄阳侯夫人也是个和善人,昨日亲自送来年礼,还特意问起你呢。”

烛花忽然爆响,惊得帘外守夜的丫鬟打了个瞌睡。

李昭清依旧静静坐着,侧脸在灯影里像尊白玉观音。

只有交叠在膝上的双手,微微收紧了些许。

“母亲觉得好,”她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像雪落,“便是好的。”

崔氏见女儿垂首,眼底泛起些许笑意:“那沈家公子我去年在慈恩寺见过一回,”她故意顿了顿,见昭清指尖无意识捻着裙带,才慢悠悠道,“模样生得极好,眉眼有七八分似襄阳侯夫人,侯夫人年轻时可是京城第一美人呢。”

李昭清耳尖微微泛红,仍强作镇定地执壶添茶:“母亲…”声音却比平日软了三分,热水注入盏中时溅出几滴,在紫檀小几上洇开深色的痕。

崔氏见女儿羞了,便见好就收,转头唤道:“费嬷嬷,把东西拿来。”

贴身的老嬷嬷应声呈上个紫檀木描金盒子。

崔氏揭开盒盖,里头整整齐齐码着西叠契书:“这是新收的铺子,你拿去练练手。”

见女儿要推辞,她按住昭清的手,“先前只让你看账本,到底隔了一层。

如今真刀真枪管起来,才知道里头门道呢。”

李昭清细看契书,最上头是东街的“蕴香斋”,那是京城数一数二的香料铺。

接着是西市的“翰墨轩”书局,另有南门布庄和城北杂货铺各一间。

契书墨迹尚新,显是刚过户的。

“母亲...”她抬眼时眸中微光浮动,“这太贵重了。”

“傻孩子,”崔氏将契书推过去,“以后你嫁妆单子里的田庄铺面只会比这多五倍不止,如今不过让你先练着。”

崔氏指尖点在翰墨轩的契书上,“这书局离国子监近,常有学子来淘书。

你管铺子时也能让人打探下春闱的消息。”

最后这句话说得轻,却让昭清颊边刚褪的红晕又漫上来。

她仔细将契书理好:“女儿明日便派人去这些铺子瞧瞧。

只是若做得不好,母亲可要指点。”

“自然要指点。”

崔氏笑着替她扶正发簪,“只是记住,咱们这样的女儿家,管产业要不卑不亢。

既不能学那些商户斤斤计较,也不能当甩手掌柜,这底下人可最会看人下菜碟了。”

窗外雪声渐稀,更鼓敲过三响。

李昭清抱着檀木盒起身时,听见母亲轻声补了一句:“开春后襄阳侯府要办赏花宴,到时候你也去玩玩。”

“是,母亲。”

李昭清明白母亲的意思,说不得是崔氏要她亲自去相看沈旭一场,实在是费心了。

李昭清回到自己的院子,漱玉阁的地龙烧得正暖。

她褪去外衫坐在镜前,大丫鬟云黛轻轻拆解她发间的赤金簪。

温热的帕子敷上面颊时,她望着镜中模糊的容颜,忽想起母亲那句“京城第一美人”,耳根又隐隐发烫。

“小姐今日守岁累着了吧?”

云黛见她怔忡,手下动作放得更轻,“奴婢调了安神香,是照着您上回改的方子...”李昭清含糊应了声,任侍女们伺候着躺进锦被。

帐幔落下时,寝殿骤然安静,唯听见窗外残雪压断竹枝的轻响。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桂ICP备20250538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