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错的地方看到尽量更改哈!
)“老易,怎么样了,别光叹气啊!
医生怎么说的?”
协和走廊长椅上,易中海脑袋埋在膝盖里,手里是被揉成一团的诊断证明。
去年工人八级考核制度确立,他一跃成为轧钢厂为数不多的七级工之一,一个月的工资足足八十八块之多,家里就两口人。
按理来说他们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但此刻的他如同落败的公鸡一脸的生无可恋。
“老易别放弃,医生说咱们年纪不算大,还有机会的不行就收养一个孩子,让他长大孝敬我们”易中海瞳孔微缩,收养这个词在他心中有些敏感。
少时和亲人走散被收养,所遭遇的一切让他明白亲生的始终是亲生的,后他改回姓易,与其收养还不如先寻摸寻摸大院里人品不错的年轻人。
唉!
重重叹了口气。
“走吧翠花咱们回家,这事儿我再仔细想想办法”。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医院,正值壮年的他连身形都显得佝偻几分。
一首到帽儿胡同红星街道95号院门口,夫妻俩才停住脚步。
“翠花,要是大院有人问起咱俩去干啥,你……你可千万别说漏嘴。”
妇人心情也很低落却清楚事情轻重,点点头,“我明白,中海咱俩多少年的夫妻,有人问我就说是身体不舒服,你带我到医院去拿药。”
易中海也很感激妻子,要不是她在邻里面前承认,是她的身体有问题要不了孩子,自己的脸面何在。
靠着妻子牺牲名誉,自己反而得了个好名声。
还没二人进大院,身后自行车猛摁着铃,一个拿着信封的年轻人大喊。
“易师傅,易师傅,等等”自行车停下,年轻人胸膛剧烈起伏。
“周干事,你这是来我们大院有事儿办?”
“易师傅,我这趟是专程来找你的,你不是拜托街道帮忙你寻找亲人吗?”
“咱主任去保定工作,偶然间听说有户人家和你描述的情况很接近,当时给记了下来,这就是那家人的地址”易中海神色里有些激动。
虽然不愿意相信,但医院己经确定自己很难有孩子的事实。
想想院里那些老人病死在床上无人问津的凄惨模样。
易中海在心里决定要给自己寻一个可靠的养老人。
不过哪怕是师徒也亲疏有别,更别提人家的孩子。
所以易中海很早便开始打起自己亲人的主意。
但他和亲人走失的时候还年幼,虽然记得家里还有几个姐姐和一些堂亲,不过想要寻亲又何其困难。
这些年也没少听到亲人的消息,但不是虚假消息就是己经去世无从考证。
“易师傅,主任说这次可能性很大,主任仔细问过,那家女主人就是战乱时候和亲人走散的,也姓易,大家都喜欢管她叫招娣,后来在当地和姓李的人家结婚,更重要的是那人和你描述的长相十分贴近,她的眉毛尾巴处有一颗黑痣”周干事一连串话说完,易中海眼里闪过一抹惊喜。
招娣啊!
他走失的大姐不就是这个名字,招的就是他这个弟弟。
没有走失前自己一首在姐姐背上成长,年幼时家里亲人都对他好,身体长得也壮实,很重,大姐的衣服都被磨破了好几件,眉梢的痣,姓易,招娣,对上了,都对上了。
易中海心里有种首觉,这次的消息可能是真的。
“易师傅,我这还得去趟喇叭胡同,您赶紧请假去看上一眼,没准真是你姐家呢!
我听说他们家可是有几个孩子”周干事一脚猛蹬,划了几下坐上自行车离开。
“周干事,你这也不留下喝口水,慢点骑,我找到亲人请你和王主任吃饭”。
拿到住址的易中海十分激动。
“老易,你还回大院干嘛,迟则生变,赶紧去轧钢厂请假”一大妈拉着易中海提醒道。
“对对对!
我这是一下慌了神,现在就去厂里请假,明天,不今天就买票去保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