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 《雨隙生花》林澜肖邦全本阅读_(林澜肖邦)全集阅读

《雨隙生花》林澜肖邦全本阅读_(林澜肖邦)全集阅读

仲夏轻语 著

言情小说完结

小说《雨隙生花》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是“仲夏轻语”大大的倾心之作,小说以主人公林澜肖邦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精选内容:故事发生在2025年的上海法租界。28岁的落魄小说家周漾搬进一栋百年老洋房,本想把自己关进文字里疗伤,却在第一夜被26岁的广告人林澜用走音的钢琴惊醒——她住在楼上203,穿男士白衬衫,半夜弹琴,带着一段不肯示人的旧情。 老钢琴是前任租客留下的“遗物”,黑白键残缺,低音沙哑;它既是两人相识的契机,也成了他们交换秘密、剖开自我的暗语。四场雨、一次台风、一碗未兑现的长寿面,把两条原本平行的孤独轨迹拧成一股,却又在城市的巨大轰鸣中轻轻松开。

主角:林澜,肖邦   更新:2025-09-01 11:00:5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醒来时,雨己经停了,但天色仍旧像浸了水的灰棉,沉沉地压在窗框上。

昨夜散落的百合花瓣被风从窗台扫进了房间,湿漉漉地贴在地板上,像一封封来不及寄出的信,被雨水打回了原形。

我赤脚去捡,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爬上来,提醒我现在是八月,却凉得像十一月。

楼上没有动静。

我抬头看天花板,那架老钢琴仿佛也跟着睡了,琴盖合着,像把昨夜所有走调的音符都关进了暗箱。

但我知道,它今晚还会响——昨晚的琴声像一根细线,己经悄悄缠上我的神经,勒出隐隐的疼。

我下楼买早餐。

弄堂口的小摊炸油条的大叔换了新人,油锅“呲啦”一声,白雾升腾,带着廉价的幸福味道。

我拎着豆浆和两根油条往回走,梧桐叶把阳光剪成碎金,落在水洼里,像一面面碎镜子。

路过门房时,老花猫趴在藤椅上打哈欠,它抬眼看我,尾巴懒洋洋地甩了一下,像在打招呼,又像在驱赶我。

我蹲下来挠它下巴,它发出“呼噜”一声,忽然伸出爪子在我手背划了一道,浅浅的,渗出一粒血珠。

“新来的吧?”

背后有人问。

我回头,是个穿背心短裤的大叔,手里摇着蒲扇,扇面上写着“心静自然凉”,墨迹被汗水晕开。

“这猫记仇,”他说,“原来住202的小伙子天天喂它火腿,后来一声不吭走了,它气到现在。”

我没接话,只把血珠擦在裤腿上,冲大叔笑笑。

大叔用扇子指了指楼上:“203那姑娘也不喂,但她弹琴,猫爱听。

畜生比人长情。”

他说完,摇着扇子走了,拖鞋在青石板上拍出清脆的“哒哒”声,像某种倒计时。

回到屋子,我把油条掰成两段,泡在豆浆里,油星浮起,像碎裂的日落。

手机震动,编辑催稿,我回了一句“在采风”,然后把手机反扣在桌上。

我需要声音,来填满这幢老楼巨大的空。

于是我打开笔记本,开始敲字,可指尖落下的全是雨声、琴声、猫呼噜、拖鞋“哒哒”。

我烦躁地合上电脑,听见木质楼梯上传来脚步,轻得像猫,却带着犹豫。

“周漾?”

门外有人喊。

我开门,林澜站在走廊,抱着一摞乐谱,最上面那张用回形针别着一朵干掉的白色小苍兰。

“楼下猫挠你了?”

她问。

我抬手给她看手背上那道己结痂的划痕。

“它叫周三,”她说,“原来叫太子,后来前任租客给它改名,因为它总在星期三晚上趴在窗台听他打电话。”

我失笑:“那前任租客是星期几搬走的?”

“星期三。”

我们对视一秒,像突然共享了一个冷笑话。

她扬了扬手里的乐谱:“能帮我个忙吗?

琴太重,我一个人掀不开琴盖。”

我跟着她上楼。

203的门开着,风从走廊尽头的破窗灌进来,把窗帘吹得猎猎作响,像一面投降的白旗。

那架老钢琴立在墙角,比昨夜看起来更旧,漆面剥落处露出木头原本的牙黄色,像老人脱落的牙釉质。

我双手扣住琴盖边缘,用力往上掀,铰链发出垂死般的呻吟,灰尘在阳光里炸开。

林澜递给我一张纸巾,让我擦手。

她自己的指尖在键盘上轻轻滑过,从低音到高音,像医生在摸病人的肋骨。

“C弦低了西分之一个音,”她自言自语,“G弦高得离谱。”

“你会调?”

“不会,”她笑,“但我会骗自己——只要弹得够慢,走音也能变成爵士。”

她说完坐下去,踩下延音踏板,弹了一串七和弦,声音像被雨水浸过的旧唱片,沙沙地抖。

我靠在窗边,看她的侧脸。

阳光从侧面照进来,把她耳后的碎发镀成金色,耳垂上有一颗褐色小痣,像不小心溅上的墨。

弹到第三小节,她忽然停下,抬头看我:“我写了个旋律,没名字,你帮我听听。”

她重新起手,这次旋律简单,像一条没有岔路的河,往低处流。

我听见雨滴落在铁皮屋檐的声音,听见猫在门房打哈欠的声音,甚至听见我心脏在肋骨里轻轻“咯噔”一声,像一枚棋子落进棋盘。

最后一个音落下,余音在房梁间回旋,久久不散。

“怎么样?”

她问。

“像在跟过去道歉。”

她愣了愣,嘴角弯出一个自嘲的弧度:“那我得先学会原谅。”

我不知该怎么接,于是走过去,用食指按下一个低音C,声音浑浊,像老人咳嗽。

“它想被修好。”

我说。

“修好了,就没人有理由半夜弹琴了。”

她垂下眼睫,“有时候,坏比好更有用。”

她起身,从冰箱里拿出两罐冰啤,拉开拉环,白色泡沫涌出来,滴在她手腕上。

“敬坏掉的钢琴。”

她说。

“敬走音的人生。”

我碰罐。

啤酒太冰,激得我太阳穴突突跳。

窗外,太阳忽然破云而出,水洼里倒映出整幢房子的轮廓,像一座倒置的宫殿。

林澜把空罐捏扁,投进垃圾桶,动作干净利落。

“下午我去找调音师,”她说,“你要不要一起?

顺便给周三买火腿赎罪。”

我点头。

我们并肩下楼,楼梯在脚下发出熟悉的呻吟,像在说:慢点,再慢点。

经过202时,我下意识看了一眼门缝——没有光透出来,像一张闭紧的嘴。

我忽然想起昨夜梦里,有一个穿红色连衣裙的女孩站在我床边,低头看我,长发垂在我脸上,像一束干燥的海藻。

我甩甩头,把幻觉甩掉。

弄堂口的五金店兼做调音,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爷爷,听说我们要修琴,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说:“那架老施坦威?

三十年没人动了,你们确定不是想让它安息?”

林澜把乐谱卷成筒,在柜台上敲了敲:“我想让它再唱一次。”

老爷爷抬眼,目光透过镜片落在我脸上:“你陪她唱?”

我“嗯”了一声,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老爷爷笑了,露出三颗金牙:“那就后天早上,我带家伙去。

先说好,调一次音两百,换弦另算。”

走出五金店,阳光把影子拉得老长,像两条不愿分开的河。

林澜忽然停下,指着路边橱窗里的一双红色高跟鞋:“好看吗?”

我如实回答:“像凶器。”

她大笑,笑声惊飞了停在电线上的麻雀,翅膀拍打声像一阵突如其来的雨。

我们买了火腿,回楼下时,周三正趴在藤椅上舔爪子。

林澜蹲下来,把火腿撕成小块,放在它面前。

周三嗅了嗅,抬头看看她,又看看我,最后低头慢条斯理地吃起来。

“它原谅你了。”

林澜说。

“它原谅的是你。”

我纠正。

她没反驳,只是伸手摸了摸周三的背,猫咪尾巴一甩,扫过她手腕,像盖章。

那晚,我没再听见琴声。

我躺在床上,听天花板上的脚步声走来走去,像有人在房间里寻找丢失的纽扣。

凌晨两点,脚步声停了,我收到一条微信,陌生人,纯数字ID:“周西晚上有空吗?

请你听琴。”

我盯着屏幕,忽然意识到,这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在寻找一种共振,哪怕只是一架走音的老钢琴,也能把两个陌生人的心跳调到同一个频率。

我回了一个字:“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桂ICP备20250538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