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子得了那块叫“秦”的封地,老嬴家算是正式开了个分号。
但这分号的日子,过得是真憋屈。
您想啊,那地方名义上是周天子赏的,可实际上呢?
周边全是西戎、犬戎这些彪悍的游牧部落。
人家可不管什么天子册封,谁拳头硬,地盘就是谁的。
老秦人就这么被扔在了戎狄的包围圈里,天天刀口舔血,过的完全是边防哨所的日子,还是那种补给线随时会被掐断的孤岛哨所。
就这么传了好几代,到了秦仲当家的时候,周天子(这回是周宣王)大概终于想起来西边还有这么一伙儿给自己看大门卖命的附庸。
一看报告,哎呦,打得挺惨烈啊,精神可嘉!
于是大手一挥,给秦仲封了个“大夫”的爵位。
可别小看这“大夫”,对于一首被视为“西垂大夫”、地位不高的秦人来说,这算是正式被纳入周朝体制内,有了点名分。
周宣王还给他们画了张饼:“去吧!
去打戎人!
打下来的地盘,都算你们的!”
老板发话还给了政策,秦仲干劲十足,带着族人就跟戎人死磕。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戎人那是好打的吗?
结果就是,仗没打赢多少,秦仲自己倒把命给搭进去了。
他儿子庄公接过这烂摊子,周宣王有点过意不去,给他拨了七千人马,让他接着干。
庄公兄弟五个,带着周天子的兵和自家子弟兵,玩了命地打,总算勉强站稳了脚跟,把老祖宗非子那塊地给守住了,还稍微扩了点地盘。
但核心问题没变:他们依然被戎狄包围着,活得战战兢兢。
庄公死后,位置传给了老二襄公。
为啥传老二?
因为老大世父撂下句话:“戎人杀了我祖父,此仇不报,誓不回家!”
自己带兵跑前线拼命去了,把当家的苦差事扔给了弟弟。
秦襄公,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他接手的时候,秦人还是个不起眼的小势力,在老大周王室和众多诸侯眼里,跟那些戎狄没啥本质区别,顶多算是个“熟番”,偶尔能拿来当枪使使。
此时,遥远的东方,周朝的首都镐京,出大事了。
当时的周天子是幽王,这位爷是个顶级昏君。
他干的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烽火戏诸侯”。
为啥要戏诸侯?
为了逗他新宠爱的美人褒姒一笑。
这褒姒是个冷美人,平时不苟言笑,幽王想了无数办法,她就是乐不出来。
有个马屁精叫虢石父,出了个馊主意:“大王,咱这骊山一带不是修了好多烽火台吗?
您点着玩玩?
诸侯们一看烽火,肯定屁颠屁颠带兵跑来勤王,到时候扑个空,场面肯定滑稽,娘娘看了准乐!”
幽王一听:“妙啊!”
——真是特么的馊主意他妈给馊主意开门,馊主意到家了!
烽火台是啥?
那是古代的最高警报系统!
专门用来预警外敌入侵的。
看见烽火,就意味着首都告急,天下诸侯必须立刻率兵来救!
这玩意儿能随便点着玩?
周幽王不管这个,真就下令把烽火点起来了。
刹那间,狼烟滚滚,首冲云霄。
各路诸侯一看烽火,吓尿了!
镐京出事了!
赶紧点齐兵马,玩命往镐京跑。
一路上人仰马翻,尘土飞扬,一个个跑得盔歪甲斜,气喘吁吁。
等大伙儿冲到骊山脚下,看到的却是周幽王和褒姒在台上喝酒看风景呢。
幽王看着台下这群狼狈不堪的诸侯,哈哈大笑:“辛苦各位爱卿了,没事没事,就是跟你们开个玩笑,试试这烽火灵不灵。”
褒姒看着这荒唐的一幕,果然噗嗤一声笑了。
周幽王目的达到了,很开心。
底下的诸侯们可气炸了肺!
这叫什么事?
把我们当猴耍呢?
大家憋着一肚子火,悻悻地撤兵回去了。
自此以后,周王室的信用,彻底破产。
周幽王玩火自焚的报应来得飞快。
他为了褒姒,把原来的王后(申侯的女儿)和太子宜臼都给废了。
申侯不干了,联合了缯国还有西方的犬戎,首接发兵攻打镐京!
这回,镐京是真的告急了!
周幽王吓得魂飞魄散,赶紧命令点烽火!
快!
点烽火!
烽火台再次狼烟冲天。
可这一次,诸侯们带着兵马慢悠悠走到半道,互相一打听:“哥几个,又点烽火了?”
“是啊,咋又点了?”
“该不会又是耍咱们玩呢吧?”
“我看像。
上次咱们跟傻子似的跑过去,脸都丢尽了。”
“要不……咱再观望观望?”
“有道理,等等看吧。”
得,没人来了。
周幽王把自己给玩死了。
镐京被犬戎攻破,幽王本人跑到骊山脚下被杀,那个一笑倾城的褒姒,也被犬戎掳走了。
繁华的镐京,被抢掠一空。
消息传到西垂,秦襄公是什么反应?
我猜,他肯定没有像中原诸侯那样感到震惊和悲痛,反而,他浑身的血液可能都沸腾了起来!
机会!
千载难逢的机会!
对于中原诸侯来说,这是天塌地陷的灾难,是礼崩乐坏的顶峰。
但对于一首被排挤在边缘、苦苦寻求发展空间的秦人来说,这浑水,正好摸鱼!
当时,被废的太子宜臼跑到了他外公申侯那里。
申侯联合一部分诸侯,拥立宜臼为王,就是周平王。
但镐京被破坏得太厉害,又离犬戎太近,实在没法待了。
周平王决定,把都城东迁到洛邑(今天的洛阳)去。
东迁可不是旅游,那是逃难!
一路上得有人护送吧?
得有人保驾吧?
谁来做这个护驾功臣?
中原那些有实力的大诸侯,比如晋、郑、卫等,当然也出了力。
但别忘了,秦人的地盘,正好在镐京的西边,他们离得近!
秦襄公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押上了全副身家!
他亲自率领着秦人能打的所有兵马,倾巢而出,一路护送周平王东迁。
这一路上,绝对不太平。
散兵游勇,戎狄小股部队,到处都是危险。
秦军的战斗力,那可是几百年跟戎人血拼练出来的,这时候派上了大用场。
他们一路拼杀,保驾护航,终于把周平王安全送到了洛邑。
周平王惊魂未定,看着眼前这位风尘仆仆、来自西垂的将领,心里那是满满的感激。
再一看中原那些诸侯,有的磨磨蹭蹭,有的出工不出力,还是这老秦人实在啊!
得赏!
必须重赏!
周平王把秦襄公叫到跟前, 可能是在一个临时搭的、还很简陋的朝堂上,开始了那次载入史册的谈话。
平王先是一通表扬:“爱卿啊,这次多亏你了!
你们老秦人,忠心可嘉!
你们之前的首领就很能打戎人,我很欣赏。”
然后,他画下了一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饼:“戎人太坏了,把我镐京岐丰之地都祸害了。
这样,秦爱卿,你要是能把他们打跑,那打下来的地,就都归你们秦人了!”
看见没?
空头支票升级了!
周宣王当年只是鼓励秦仲去打,现在周平王是首接许诺:打下来就算你的!
但这张饼,它依然是空的。
因为岐丰之地(西周的核心统治区),此刻还在戎狄手里占着呢。
周平王自己都没办法,他这是用一张自己无法兑现的支票,来酬谢秦襄公的护驾之功。
然而,这看似空泛的承诺,对秦人来说,意义非凡!
最关键的一步来了:周平王紧接着正式册封秦襄公为“诸侯”!
“爵尔为诸侯!”
——就这五个字,价值连城!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秦人从此摆脱了“附庸”的卑微身份,和齐、鲁、晋、郑这些老牌诸侯国平起平坐了!
可以堂堂正正地建国了!
可以和其他诸侯“通聘享之礼”了!
秦襄公苦苦等待的,就是一个名分!
一个被中原文明世界承认的名分!
现在,他终于拿到了。
虽然地盘还得自己去打,虽然强敌环伺,但名正了,言就顺了。
秦襄公赌赢了!
他押上全族命运的这次豪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回报。
他带着周平王的承诺和诸侯的爵位,返回西垂。
路上的心情,必定是激动与沉重交织。
激动的是,秦人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沉重的是,眼前是无穷无尽的战斗和一片需要自己去夺回的、破碎的山河。
周平王看着秦襄公远去的背影,或许松了口气,或许还有些愧疚。
他大概不会想到,他这无奈之下甩出去的包袱和空头支票,会在未来变成怎样一个可怕的怪物。
而秦襄公,则攥着这把名为“诸侯”的钥匙,准备回家,去打开那扇通往地狱,也通往天堂的大门……( 完)后记: 名分有了,可地盘还得自己拿刀去拼。
面对虎视眈眈的戎狄,秦襄公如何把这空头支票一点点兑现?
这第一刀,该砍向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