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张毅被手机铃声吵醒。
来电显示是航空公司安监部的王主任。
“张毅,看今天的《都市晨报》了吗?”
王主任的声音透着疲惫。
“还没。”
张毅揉着太阳穴坐起身。
“别看了。
总之,公司决定让你暂时休息,带薪休假。
等风波过去再说。”
电话挂断后,张毅还是点开了新闻APP。
《机长暴力制伏精神病患者,是英雄还是暴徒?
》的标题赫然出现在头条位置。
报道详细描述了事件经过,却刻意淡化了他腰间有爆炸装置的事实,反而大篇幅渲染袭击者的精神病史和家庭困境。
评论区己经炸锅:“特种兵就能随便打人?
这是民航不是战场!”
“楼上圣母婊,等你遇到恐怖分子别喊救命听说这个机长有暴力倾向,航空公司怎么审查的?”
“保护了一飞机人还要被骂,这社会怎么了”张毅关掉手机,胸口堵得慌。
他走到窗前,看着楼下开始聚集的记者,突然理解了猎物被围困的感觉。
门铃在这时响了。
透过猫眼,他看到一个穿着干练职业装的年轻女子站在门外,手里拿着公文包。
“张毅先生吗?
我是苏琳律师。”
女子的声音隔着门传来,清晰而专业,“我们在首播间聊过。
我想您可能需要法律帮助。”
张毅犹豫片刻,打开了门。
苏琳比他想象中要年轻,约莫二十七八岁,眼神锐利却不失温度。
她走进来,毫不拖泥带水地打开公文包。
“袭击者的家属己经正式提起诉讼,指控您故意伤害。
航空公司迫于压力,可能会放弃为您提供法律支持。”
她递过一份文件,“这是我的律师资格证和委托合同。
如果您同意,我可以做您的代理律师。”
张毅扫了一眼证件:“为什么帮我?
我不一定付得起律师费。”
苏琳微微一笑:“三个原因。
第一,我认为这个案子关乎正当防卫的边界界定,有重要法律意义。
第二,我讨厌媒体审判。
第三...”她顿了顿,“我哥哥也是退伍军人,我了解你们的思维模式。”
这句话打动了张毅。
他拿起笔签了字。
“好,现在我是您的律师了。”
苏琳收起合同,“首先,我们需要开个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
张毅皱眉,“现在情况己经够乱了。”
“正是因为乱,才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苏琳打开笔记本电脑,“媒体报道偏颇,我们就公布完整真相。
袭击者腰间的爆炸装置是关键证据,警方己经确认其真实性,但媒体报道却轻描淡写。”
她调出一段客舱监控视频:“这是我从航空安全部门获取的。
虽然不能公开,但我们可以截取部分画面作为证据。”
视频清晰显示袭击者伸手掏向腰间的动作,以及那个粗糙但明显是引爆装置的物体。
“舆论战也是战,张先生。”
苏琳目光炯炯,“您擅长实战,我擅长法律战。
我们各司其职。”
两天后,新闻发布会在律师事务所召开。
张毅穿着笔挺的机长制服,胸前佩戴着服役时获得的勋章。
苏琳特意安排了这一细节。
“各位媒体朋友,今天发布会只有一个目的:公布真相。”
苏琳开场干脆利落,“我的当事人张毅机长在万米高空做出的判断,保护了158条生命。
以下是部分证据...”她展示了爆炸装置的照片、客舱监控截图和航空安全专家的鉴定报告。
现场记者们一片哗然,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
轮到张毅发言时,他按照苏琳事先指导的,言简意赅:“作为机长,我的首要职责是保证乘客安全。
当时的情况,我没有第二种选择。”
提问环节,一个记者尖锐发问:“张机长,您是否因为特种兵经历而习惯于使用过度暴力?”
苏琳正要阻拦,张毅却抬手示意自己回答。
“在特种部队,我们学的第一课不是如何攻击,而是如何控制。”
他声音平稳,“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精确计算,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安全。
那天我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为了保护,而不是伤害。”
发布会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当晚舆论开始反转,#致敬蓝天守护者#的话题登上热搜。
但就在形势好转时,新的麻烦出现了。
深夜,张毅接到一个陌生来电。
“张机长,听说你很能打?”
电话那头是个阴沉的男声,“动了我弟弟,这事没完。”
电话戛然而止。
张毅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袭击者的同伙或者家人。
他正准备打给苏琳,手机先响了。
“张毅,看邮件!”
苏琳的声音透着紧张,“我刚收到匿名威胁信。”
邮件里只有一句话:“多管闲事的人没有好下场。”
附件是苏琳走出律师事务所的照片,明显是被长焦偷拍。
“你最近别单独外出,我马上报警。”
张毅的职业本能被激活,“对方可能狗急跳墙了。”
苏琳却出乎意料地冷静:“不用担心我。
倒是你,航空公司刚通知我,他们迫于压力,可能要终止与你的劳动合同。”
消息一个接一个,张毅感到一阵无力。
即使舆论反转,职业生涯可能还是保不住。
“不过,我有个发现。”
苏琳话锋一转,“我查了袭击者的背景,他的银行账户最近有一笔大额境外汇款。
这可能不是简单的精神病人闹事。”
张毅警觉起来:“恐怖袭击?”
“还不能确定,但己经超出普通民事诉讼范畴了。”
苏琳语气严肃,“我建议你最近保持低调,等我进一步调查。”
挂掉电话,张毅站在窗前,看着城市的夜景。
机长制服还穿在身上,勋章在灯光下微微反光。
五年前,他离开部队时,以为找到了新的天空。
如今这片天空也开始电闪雷鸣。
手机亮起,是苏琳发来的短信:“别忘了,舆论战也是战。
现在我们占了上风,坚持住。”
张毅回复:“明白。
你也注意安全。”
他脱下制服,仔细叠好。
然后从衣柜底层翻出一个军用背包,开始检查里面的物品——一些退伍时带走的小装备,多年未动,却保养良好。
窗外,无人注意到对面楼顶闪过一道微光,像是望远镜片的反光。
狩猎开始了,但这次,猎人与猎物的角色尚未分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