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铃声像是解救了苏晓的救赎之音。
她几乎是同手同脚地跟着人流走出教室,林薇在旁边叽叽喳喳地说着下午的趣事,她一句都没听进去,只是含糊地应着。
她的全部心神,都飞向了那个记忆中的家。
沿着熟悉的路线走出校门,穿过两条马路,拐进那条坑洼不平、两旁种着老槐树的小巷。
巷子口那家小卖部的招牌还是记忆里的样子,玻璃柜台里摆着五毛钱一包的零食和一块钱一根的冰棍。
每走一步,心跳就加快一分。
期待、惶恐、酸楚、巨大的喜悦……种种情绪像潮水一样反复冲刷着她28岁的灵魂。
她怕这一切只是一场过于逼真的梦,怕走到巷子尽头,看到的不是那扇熟悉的绿色铁门。
“苏晓,明天见!”
林薇在一个岔路口跟她挥手告别。
“嗯,明天见。”
苏晓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
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她深吸一口气,加快了脚步,几乎是小跑起来。
书包在背后一颠一颠的,里面装着几本崭新的初一课本,这是她现在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财产”。
巷子尽头,左转,第二个院子。
那扇绿色的、有些掉漆的铁门越来越近。
门虚掩着,没有锁。
苏晓的手放在冰冷的门板上,停顿了好几秒,才用力推开。
“吱呀——”一声,老旧的合页发出熟悉的声响。
首先闯入鼻腔的,是淡淡的饭菜香,夹杂着一丝若有似无的、潮湿的蘑菇味儿。
这个味道,刻在她前世的记忆里,代表着父母的辛劳,也代表着家的气息。
院子不大,收拾得却很干净。
墙角堆着一些杂物,旁边是几盆长得蔫头耷脑的月季花。
厨房的窗户开着,里面传来炒菜的声音和妈妈熟悉的唠叨。
“……说了少放点盐,你就是不听,晓晓口味淡……知道了知道了,就你啰嗦……”一个略显沉闷的男声回应着。
是爸爸和妈妈!
苏晓的眼泪瞬间就涌了上来,她死死咬住嘴唇,才没让哽咽出声。
他们都在!
声音听起来那么年轻,充满了活力,而不是记忆后期被生活重压下的疲惫和苍老。
“姐,你回来啦!”
一个清脆的声音从旁边屋里传来。
苏晓转过头,看到姐姐苏静从房间里探出头来。
十五六岁的苏静,扎着简单的马尾,脸上还有几颗青春痘,身上穿着洗得有些发白的旧校服,眼睛亮亮的,带着少女特有的光彩。
前世的姐姐,后来为了供她读书,早早辍学打工,嫁人后更是为生活奔波,那份光彩很快就被磨灭了。
苏晓的心脏像是被针扎了一下,细细密密地疼。
“嗯,回来了。”
苏晓低下头,掩饰发红的眼眶,声音闷闷的。
她放下书包,动作有些僵硬地走向厨房门口。
妈妈李秀兰正系着那条印着牡丹花的旧围裙,在灶台前忙碌着,锅里炒着土豆丝,热气腾腾。
爸爸苏建国则在旁边笨手笨脚地剥着蒜,时不时被妈妈嫌弃地数落两句。
夕阳的光从厨房的小窗户照进来,给他们身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这一幕,平凡、琐碎,却曾是苏晓在无数个加班深夜里,最渴望触碰的温暖。
“爸,妈。”
苏晓站在门口,轻轻地叫了一声。
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哎,回来啦?”
李秀兰回过头,脸上带着忙碌带来的红晕,眼神关切,“今天怎么有点晚?
饿了吧?
饭马上就好。”
“刚放学。”
苏建国也抬起头,对女儿露出一个憨厚的、略带疲惫的笑容,“去洗洗手,准备吃饭了。”
他们的目光一如记忆中那般慈爱,没有丝毫的改变。
苏晓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千言万语哽在胸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她想扑上去抱住他们,想告诉他们她有多想他们,想告诉他们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但她不能。
她只能用力地点点头,憋回眼泪,低低地“嗯”了一声,转身跑去院子里的水龙头下洗手。
冰凉的水冲在手上,让她激荡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
她看着这个熟悉的小院,看着厨房里父母忙碌的身影,看着姐姐房间透出的灯光……巨大的决心再一次充满了胸腔。
不管有多难,她一定要守住这个家,守住这份温暖。
吃饭的时候,苏晓吃得格外慢,也格外多。
简单的家常菜:炒土豆丝,西红柿鸡蛋,还有一小碟咸菜。
味道熟悉得让她想哭。
她低着头,大口大口地吃着,仿佛要把这份失而复得的味道牢牢刻进骨子里。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李秀兰笑着给她夹了一筷子鸡蛋,“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新老师还好吗?”
苏晓咽下嘴里的饭,抬起头,努力做出轻松的样子:“挺好的。
数学老师有点严,不过讲得挺清楚。”
她犹豫了一下,想起今天课堂上的事,觉得或许可以稍微铺垫一下,为以后的“开窍”打个基础。
“那个……我们数学老师夸我思路新颖来着。”
她装作不经意地说道。
“哦?
是吗?”
苏建国抬起头,有些惊讶,随即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闺女就是聪明!
像你姐,学习也好!”
他说着,有些骄傲地看了一眼苏静。
苏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说话。
李秀兰也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好好好,知道努力就行。
学习上有什么需要的,就跟爸妈说。”
虽然家里不宽裕,但在孩子的教育上,他们从来都是尽力支持的。
看着父母单纯因为一句表扬就开心不己的样子,苏晓心里又暖又涩。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改变,必须更快一些。
晚饭后,苏晓主动抢着洗碗。
李秀兰惊讶地看着她,以前让她干点家务可是要三催西请的。
“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李秀兰笑道。
“哎呀,老师说了,要帮爸妈分担家务。”
苏晓低着头,用洗碗布仔细地擦着碗,含糊地找了个借口。
透过厨房的窗户,她能看见爸爸坐在院子里的小凳子上,揉着膝盖,眉头微微皱着。
那是长期在潮湿的蘑菇棚里劳作落下的毛病。
妈妈则在收拾厨房,动作间也下意识地捶了捶后腰。
苏晓的心紧紧揪了起来。
必须尽快想办法改善经济条件,让他们远离那些重活。
可是,第一步,到底该怎么迈出去呢?
她一边洗碗,一边飞速地转动着28岁的大脑。
信息差……时代红利……一个12岁的农村女孩……能抓住什么?
忽然,她脑海里闪过一个模糊的念头。
她记得,就在不久之后,镇上会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发生……或许,那可以成为一个机会?
一个非常微小,但或许能撬动支点的机会。
她把洗好的碗轻轻放进碗柜,水滴顺着指尖滑落。
眼神,却逐渐变得清晰而坚定起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