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凌云发现布球能“跳华尔兹”,是在一个雨后的清晨。
前一天傍晚下了场暴雨,晒谷场积了层浅浅的泥水,没法练球。
王大爷说“练球不非得在晒谷场”,指了指村后的玉米地:“那片地刚松过土,雨后软和,你去试试带球绕玉米秆,练的就是小范围的灵活性。”
这天一早,刘凌云揣着缠满麻绳的布球,踩着湿漉漉的田埂往玉米地走。
空气里全是泥土和玉米叶的清香,水珠挂在玉米叶尖上,风一吹就“滴答”落在衣领里,凉丝丝的。
刚走进玉米地,他就看见柱子蹲在田埂边,手里拿着根树枝,在泥地上画着什么。
“你咋在这儿?”
刘凌云走过去,拍了下柱子的肩膀。
柱子吓了一跳,回头看见是他,赶紧把树枝藏在身后,脸有点红:“我……我跟我妈说出来割猪草,其实是想跟你一起练球。
王大爷说你今天来玉米地,我就过来等你了。”
刘凌云笑着把布球递给他:“那正好,你帮我拿着球,我试试绕玉米秆。”
柱子赶紧接过布球,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王大爷教你的?
绕玉米秆能练啥啊?”
“练灵活性,”刘凌云学着王大爷的语气说,“就是球在脚底下,想让它往哪儿走就往哪儿走,像……像跳舞一样。”
他边说边从柱子手里拿过布球,放在地上。
玉米秆长得有半人高,间距差不多一米宽,刚好能容下一个人带球通过。
刘凌云深吸一口气,右脚内侧轻轻碰了下布球,布球顺着泥地往前滚,他跟着小步跑,眼看要撞到前面的玉米秆,赶紧用左脚内侧把球往右边一勾——布球灵活地绕开玉米秆,继续往前滚。
“哇!
你好厉害!”
柱子在旁边拍手,“真的像跳舞!”
刘凌云心里也挺高兴,继续带球往前绕。
可没走几步,脚下一滑,差点摔在泥地里,球也滚到了旁边的田沟里。
他赶紧跑过去捡,布球沾了层泥,变得沉甸甸的,摸起来更糙了。
“没事吧?”
柱子跑过来,递给他块干净的布巾——是他从口袋里掏出来的,叠得整整齐齐。
“没事,”刘凌云接过布巾,擦了擦布球上的泥,“就是地太滑了,得小心点。”
他重新站回玉米秆中间,这次放慢了速度。
右脚推球,左脚护球,遇到玉米秆就用脚内侧轻轻勾球变向,布球在他脚底下,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乖乖地跟着他的脚步,绕开一根根玉米秆,在田野间画出弯弯的弧线。
柱子跟在他身后,嘴里还小声数着:“一个、两个、三个……凌云,你都绕开十个玉米秆了!”
刘凌云越练越熟练,脚步也越来越轻快。
他想起王大爷说的“人球结合”,试着把注意力放在球和脚的接触上,感受布球在脚内侧的触感,感受每一次推球、勾球的力度。
不知不觉间,他的脚步变得有节奏起来,布球滚动的声音“咚咚”的,和他的脚步声“哒哒”的,在安静的玉米地里,像一首轻快的歌。
“凌云,你看!
像不像跳华尔兹?”
柱子突然喊。
刘凌云愣了一下,才想起昨天看电视时,里面的人跳华尔兹,就是这样脚步轻快,还会转圈。
他忍不住笑了:“还真有点像!
那以后咱们就叫这个‘田野间的华尔兹’!”
两人正玩得高兴,突然听见远处传来王大爷的声音:“凌云!
柱子!
你们在这儿呢?”
刘凌云赶紧停下来,看见王大爷扛着锄头,从田埂那头走过来。
老爷子走近了,看见刘凌云脚下的布球,又看了看旁边的玉米秆,笑着说:“看来你没白来,这绕玉米秆的功夫,练得不错啊。”
“都是您教得好,”刘凌云有点不好意思,“就是刚才差点摔了。”
“摔了才好,”王大爷放下锄头,“地滑才考验你对球的控制,要是在平地上练得再好,一遇到特殊情况就慌,那也不行。
你刚才绕玉米秆的时候,脚和球的距离控制得不错,就是身子有点僵,再放松点,像跳舞一样,脚步再轻一点,就更好了。”
他边说边示范,虽然没带球,可脚步轻快地绕着玉米秆走,身体还轻轻晃动,真的像在跳华尔兹。
刘凌云看得认真,跟着学了几个动作,果然觉得身子灵活多了。
“来,再试试,”王大爷说,“这次把注意力放在身子的晃动上,球往左边走,身子就往左边倾一点,球往右边走,身子就往右边倾一点,像跟球‘搭伴’一样。”
刘凌云点点头,重新带球。
这次他试着放松身子,球往左边勾的时候,身子就轻轻往左倾,球往右边推的时候,身子就轻轻往右倾。
果然,带球的速度快了不少,也更稳了,连绕了二十多根玉米秆,都没碰到一根。
“好!
好!”
王大爷拍手叫好,“这才叫‘人球合一’!
你这‘田野华尔兹’,跳得有模有样了!”
柱子在旁边看得羡慕,也想试试。
刘凌云把布球递给她,王大爷在旁边指导:“你也别慌,先慢慢走,感受球在脚底下的重量,慢慢来。”
柱子学着刘凌云的样子,带球绕玉米秆。
可刚走两步,就把球踢到了玉米秆上,布球弹回来,差点砸到他的脚。
他有点沮丧:“我怎么不行啊?”
“别急,”刘凌云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刚开始也不行,多练几次就好了。
你看,推球的时候别太用力,勾球的时候要快一点,像这样……”他手把手地教柱子,王大爷在旁边补充:“对,脚内侧要贴紧球,别让球滑出去。
你俩一个教,一个学,挺好,互相帮衬着,进步才快。”
两人练了一上午,首到太阳升到头顶,才停下来。
刘凌云的裤脚和鞋子都沾满了泥,柱子的脸上也蹭了点泥,可两人都笑得很开心。
王大爷看着他们,笑着说:“行了,上午就练到这儿,下午别来玉米地了,晒谷场的水应该干了,咱们去晒谷场练颠球和推球的结合。”
“好!”
刘凌云和柱子异口同声地答应。
往家走的路上,柱子突然说:“凌云,刚才你绕玉米秆的时候,我觉得你特别厉害,比电视里的球员还厉害。”
刘凌云脸一红:“哪有那么厉害?
我才刚学会绕玉米秆呢。”
“就是厉害!”
柱子认真地说,“等咱们练好了,就跟狗蛋比一场,让他看看,咱们的‘田野华尔兹’比他的弹弓厉害多了!”
刘凌云想起昨天狗蛋的嘲讽,心里也有点不服气:“好!
等咱们再练几天,就跟他比!”
回到家时,奶奶己经做好了午饭:一碗糙米饭,一碟炒青菜,还有个煮鸡蛋。
刘凌云洗手坐下,刚拿起鸡蛋,就听见奶奶说:“刚才王大爷过来了,说你今天在玉米地练球,练得挺好,还夸你学得快。”
“真的?”
刘凌云眼睛一亮。
“可不是嘛,”奶奶笑着说,“王大爷还说,你有踢球的天赋,要是好好练,以后说不定能去城里踢球呢。”
刘凌云心里暖暖的,咬了口鸡蛋,觉得比平时吃的更香了。
他想起在玉米地里,布球在脚底下灵活滚动的样子,想起王大爷的指导,想起柱子的支持,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要是能一首这样练下去,说不定真的能去城里踢球,能踢真正的比赛。
这个念头,像颗种子,在他心里慢慢发芽,带着田野的清香,带着泥土的温度。
下午,晒谷场的水果然干了。
刘凌云和柱子早早地就来了,王大爷也准时到了,还带来了那个旧足球。
“上午练了小范围的灵活性,下午咱们就练颠球和推球的结合,”王大爷说,“先颠三下球,然后用脚内侧推出去,再追上去继续颠,这样既能练颠球的稳定性,又能练推球的力度控制。”
他边说边示范,用旧足球颠了三下,然后轻轻一推,足球往前滚了几米,他快步追上去,又颠了三下。
动作流畅,一气呵成。
刘凌云看得认真,也学着样子,用布球颠了三下,然后轻轻一推。
布球往前滚了几米,他赶紧追上去,可刚想颠,球却滚到了旁边。
“别急,”王大爷说,“推球的时候要看好方向,追球的时候要加快脚步,别让球跑太远。”
刘凌云点点头,重新试。
这次他颠完三下,推球的时候更小心了,控制好力度和方向,然后快步追上去,终于又颠到了球。
“好!”
柱子在旁边拍手叫好。
刘凌云越练越熟练,颠球和推球的衔接越来越流畅。
有时候他还会故意把球推得远一点,然后快速追上去,颠球的时候还会变换脚步,像在跳华尔兹一样。
王大爷看着他,眼里满是欣慰:“你这孩子,不仅学得快,还会自己琢磨,真是块踢球的好料子。”
练了一下午,刘凌云的额头上全是汗,布球也被磨得更亮了。
可他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知道,他的“田野华尔兹”,不仅在玉米地里能跳,在晒谷场上也能跳,以后,说不定还能在更大的场地上跳。
夕阳西下,晒谷场被染成了金黄色。
刘凌云和柱子坐在稻草堆上,分享着柱子带来的水果糖。
糖是甜的,心里也是甜的。
王大爷坐在旁边,给他们讲年轻时在镇上踢球的故事,讲他如何带球突破,如何射门得分。
刘凌云听得入迷,眼睛里闪着光。
他看着手里的布球,又看了看远处的群山,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他要带着这个破布球,跳出更美的“华尔兹”,要让更多人看到,一个山村少年的足球梦想,有多闪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