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言情小说 > 炊烟里的清欢食肆是什么

炊烟里的清欢食肆是什么

泽林渡 著

言情小说连载

《炊烟里的清欢食肆是什么》中的人物沈黎曾绍拥有超高的人收获不少粉作为一部言情小“泽林渡”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不做以下是《炊烟里的清欢食肆是什么》内容概括:临州杏花巷有个铺阳光充门前干干净无任何遮一眼看过去便知是个好位周边是个小集许许多多人都会路过这还处在衙门必经之路但奇怪的这么好一个铺居然到现在还是空着沈黎站在铺面抬头打量又进门绕着走了一满意的点点大堂非常宽日照充更巧合的上一任主人也是个开食肆里头还留下了许多空桌只要打扫一番就能大堂后头还有个院能住沈黎满意的...

主角:沈黎,曾绍   更新:2025-08-24 12:36:4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临州杏花巷有个铺面,阳光充足,门前干干净净,无任何遮挡,一眼看过去便知是个好位置。

周边是个小集市,许许多多人都会路过这里,还处在衙门必经之路上。

但奇怪的是,这么好一个铺面,居然到现在还是空着的。

沈黎站在铺面前,抬头打量着,又进门绕着走了一圈,满意的点点头。

大堂非常宽敞,日照充足,更巧合的是,上一任主人也是个开食肆的,里头还留下了许多空桌椅,只要打扫一番就能用。

大堂后头还有个院子,能住人。

沈黎满意的不行,她走到门口,问牙人,“这么好的铺子,真的只要三百两?”

那牙人笑道,“姑娘,不瞒您说,别看这铺子这么好,却是个邪门的,无论开什么店,总是不过一月就倒了,这不,上一任在这开了个食肆,一个月都没到,坚持了半个月就关门了,姑娘,要不还是换个地方?”

牙人倒也是个实诚的,将这家店的情况说的一清二楚。

沈黎却也不怕,她从怀中掏出一个钱袋递给牙人,“我买了。”

牙人见他说的这么清楚,沈黎还要买,便也不再劝,他将钱袋子收好,拱手道,“恭喜沈姑娘。”

沈黎摆摆手,“对了,还劳烦您帮我叫几个婆子小厮,帮忙打扫一番。”

牙人答应下来,“这个不是问题,不知姑娘何时方便?”

沈黎看了看天,“那便巳时初吧。”

送走牙人,沈黎将门关好,她还得去客栈收拾一下行李。

铺面隔壁是一个卖米面的铺子,掌柜姓林,这会儿见沈黎往外走,连忙叫住她,“妹子,妹子。”

沈黎扭头,见是一位穿着青布短褂的妇人,“可有事?”

林掌柜朝她招了招手,沈黎依着走过去。

林掌柜压低声音,“妹子,怎么买下这间铺面?

可是那牙人诓骗与你?”

原是这事。

沈黎有些感激的朝她笑笑,“牙人将这铺子情况说的很清楚,只是我囊中羞涩,再加上这铺子位置确实是好,里头的桌椅也都能用得上,这才买了下来,这后头还有个院子,也不用额外再单独租一间屋子。”

“这倒是。”

见沈黎心中有数,两人又聊了几句,恰好这会儿有客进来,林掌柜朝沈黎说了句以后有事可以找她帮忙,这才去忙着待客。

沈黎心中妥帖,见她忙着,也不再打扰,动身往客栈去。

将行李收拾好,沈黎退了房,瞧着离巳时初还有一些时间,便往西市走去。

西市离她的铺子不远,只一条巷子的距离,这儿汇聚着许多五湖西海的客商。

临州是大渊朝最大的贸易城市,远道而来的胡商会在这售卖一些家乡的特产,西市便是专为这些胡商准备的市集,胡商想售卖产品,就只能在西市。

沈黎逛着逛着就迷了眼,在买下一盏琉璃杯之后,才想起来还有事,眼见巳时初己过,沈黎急急忙忙的往回赶。

一到铺子,就见到几位妇人和小厮站在门口打量,沈黎连忙迎上去,“真是对不住,在外头逛花了眼,来迟了。”

为首的是一位面目和蔼的妇人,见她诚恳,心头的不满也稍稍消退,笑道,“想必是去了西市吧,我当初第一次去那,也忘了时间呢。”

沈黎将门打开,也回道,“确实如婶婶所说,这回还没逛够呢,还想着下回再去,不知婶婶如何称呼?”

“我姓汪,不知东家如何称呼?”

汪婶子跟着沈黎进门,边说边打量着大堂。

“婶婶叫我沈黎就好。”

沈黎将背上的竹篓放下,看汪婶子打量,便主动说道,“这些桌椅看着还新呢,清洗一下即可,还请婶婶带一两个人跟我来后院。”

汪婶子让小厮留在大堂打扫,自己带着几位妇人跟着沈黎来到后院。

后院是个重活,不知前主人是怎么搞得,将一些杂物都堆在了院子里。

后院不大,有一个房间,一个茅房和一个大厨房,厨房刚好靠着大堂,沈黎想了一下,便问汪婶子,“婶婶可认识什么泥水匠?

我想在厨房这打一个口子,这样可以从这个口子首接传菜到大堂,就不用来回跑。”

“这你可问对人了。”

汪婶子立马应承下来,“我家那口子是个木匠,认识的人有不少就是干这个的,这样,我让人现在去跑一趟将人叫来。”

不等沈黎阻拦,汪婶子就风风火火的出去叫人了。

沈黎有些无奈,汪婶子性子还真是雷厉风行。

汪婶子很快就回来了,她还从大堂带了几个小厮进来,让小厮将院里的杂物都从角门搬出去清理了,等清理完了,这才带着几个妇人开始收拾。

沈黎从大堂将自己的竹篓拎进来,还没放下,就听见前头传来叫喊声。

汪婶子自然也听见了,“应该是我家那口子来了。”

两人一起走出去,果然是汪婶子的丈夫,旁边还站了个年轻人。

两人一齐朝沈黎行礼,“东家好。”

沈黎将两人扶起来,“快跟我来后头瞧一瞧。”

几人走到厨房,沈黎指着那面墙,“我想在这边打一个口子,可行?”

汪木匠身边的年轻人上前丈量一番,又去前头看了看位置,这才回到厨房跟她说道,“可行,只是这边打了口子的话前头的桌椅也需动一动,不知东家想打多大的口子?”

“方便传菜即可。”

年轻人沉思一番,掏出炭笔在墙上画了几个点位,让沈黎瞧了瞧,“这样大小的口子可行?”

沈黎点了点头,“可。”

又看向汪木匠,“汪叔可否给我打一块匾?”

汪木匠见还有他的活计,立马点头应道,“自然可以。”

沈黎从怀中取出一幅字递给汪木匠,“就打这几个字。”

汪木匠接过一看,上面赫然写着西个字‘清欢食肆’。

“好名字,东家放心,明日就能送来。”

见两人说完话,年轻人朝她拱手,“我这就回去取些工具来,东家稍等。”

汪木匠和他一起走了,汪婶子这才说道,“这小伙子也姓汪,我家那口子瞧着有缘,便收了徒弟,可谁知道他一点天赋都没有,倒是有一次带他出去做工,他看人家泥水匠的活,就看了两眼就学会了,我们就将他推荐给了那位泥水匠当徒弟,前几日他师傅出去做工摔伤了腿,可活又耽误不得,这才让他出来做工,别看他年轻,手艺却是极好的。”

沈黎笑着点头,“汪婶子推荐的人我自然是放心的。”

见沈黎不像说谎,汪婶子这才将心放回肚子里,去收拾屋子了。

沈黎来到大堂,想着那汪匠人说的需要动一动桌椅,她叫了几个小厮帮忙,将桌椅重新放置了一番,又将柜台挪了过来。

看着动完的大堂,沈黎又重新从门外走进来,第一眼看过去就觉得亮堂了不少。

原先的柜台是在右边,现在沈黎把它挪到了左边,结完账就可以首接出门,不然还需要绕一下才能出去,右边整整齐齐的摆了十几张桌子,暂时是够了。

若是实在不够,看这空间还能再摆几张。

汪匠人很快就骑着驴车来了,他牵着驴从角门进去,一进去就开始动工。

瞧着他的姿态,确实是专业的。

沈黎放心的将活计交给他,自己则带着竹篓进去房间收拾,汪婶子她们刚将房间全都收拾干净,沈黎从竹篓里拿出被面。

先铺床,再整理衣物,再将刚刚在西市才买的一些物件分门别类的放好。

等她收拾完,厨房的口子也开好了。

汪婶子来房间叫她,“东家,来看看是否合你心意?”

沈黎来到厨房,不仅口子开好了,就连杂物都清理了,沈黎非常满意,“很好。”

前边小厮也都收拾的差不多,沈黎将工钱结了,几人这才七七八八的走了。

送走他们,沈黎这才将大门关上,坐下歇了歇,肚子倒是有些饿了。

她来到厨房,才发现居然没有锅碗瓢盆,忍不住叹了口气。

“开饭馆,居然没有锅也没有碗。”

沈黎认命的拿上银子出门,决定还是先去吃个饭再说。

铺子开在热闹的集市,自然不愁吃喝,她就近找了个馄饨摊,坐下要了一碗馄饨。

“姑娘,您的馄饨来咯。”

摊主将馄饨端上来,沈黎舀起一个馄饨塞嘴里,皱了皱眉,皮子不够薄,肉倒是放的足。

囫囵吃了个半饱,沈黎结了账,采买了一些锅碗瓢盆,打道回府。

到厨房归置好所有东西,沈黎来到大堂,拿出几张纸,想着食单。

现在的食肆,一般是由小二记下所有菜品,然后唱给客人听,但现在肆里只有她一个人,这招自然行不通,况且太多菜她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想到今天吃的小馄饨,沈黎想着开业第一天,早上就先卖馄饨吧。

就当试试水。

等第二日汪木匠将匾额送来,知道她一个人不方便挂,还带了几个人一起帮她将匾额挂了上去。

看着新牌匾,沈黎的心一下就落到了实处。

她终于有了一个落脚之地。

街坊邻居早就知道这个不太吉利的铺子被人给买了,眼下看到匾额,这才知道原来也是要开个食肆。

隔壁的林掌柜溜溜达达的走过来,见匾额己经挂上,就笑着问道,“不知何时开业?

我也好来尝尝。”

“明日便开业,到时候好姐姐定要来尝一尝。”

林掌柜应下,“成,到时候可要给我留些。”

沈黎又去林掌柜的店里买了些米面粮油,走的时候林掌柜还送她了一些菌菇,“这是昨日一个老主顾送给我的,我也不知怎么做才好吃,你既开食肆,定是知道如何做的,那就给你吧。”

沈黎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那今晚姐姐就来我那吃饭吧。”

林掌柜点头,又去招待客人去了。

沈黎将东西放到厨房,又出门去了。

早在刚来临州的时候,沈黎就看好了几家供货商,也己经定下约定,等她看好铺面就开始送货,这会儿她要去将地址告知那些人。

回去的路上,想到那些菌菇,沈黎又买了些豆腐、青菜,还买了一只鸡,她打算用菌菇做两道菜。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桂ICP备20250538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