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是金牌律师,我妈是特级教师。
他们把养孩子,当成一场风险投资。
妈妈倾尽心血,要将姐姐打造成下一个名师。
爸爸悉心栽培,期待弟弟继承自己的律师基业。
而我,是他们眼里最多余的女儿。
直到高考成绩出分那天
姐姐的分数只够上大专。
弟弟因违规被学校退了学籍
只有我成了全省状元。
爸妈哭着冲进来抢功,争着要当「状元家长」。
我却笑着递上两份《财产无偿转让协议》。
「想当状元的父母,也是有门槛的。」
「谁先完成资产交割,我就喊谁一声,爸/妈。」
1
我爸爸是顶尖律所的金牌律师,从无败绩。
我妈妈是重点中学的特级教师,桃李满天下。
在外人眼里,他们是「精英组合」。
我们家是妥妥的「优质家庭范本」。
可我好像从来没有真正享受过这个「优质家庭」该有的呵护与支撑。
尤其是他们离婚后,我成了那个被踢来踢去的皮球。
每次我找妈妈要生活费,她总是匆匆忙忙地说:「我在上课,找你爸去。」
可当我给我爸打电话时,他也是一脸疲惫地说:「我在诉讼,找你妈去。」
他们就这样,理所当然地把我推来推去。
谁都没问过我一句,「钱够不够花」。
他们都默认,对方已经尽到了为人父母的责任。
可只有我自己知道。
绝大多数时候,我口袋里连十块钱都掏不出来。
最窘迫的时候,我花一块五,在学校超市买一包最便宜的杂牌泡面。
没有钱打热水,我就把面饼塞进嘴里干嚼。
后来我发现干嚼着吃泡面居然还比泡着吃要顶包。
因为干嚼着吃,我吞不下去要喝好多水。
这样一包泡面,分早晚两顿,刚好能撑过一天。
中午食堂的香气飘进教室,同学们吃完饭说说笑笑地回来。
有人问我怎么不去吃饭,我总扯着嘴角说:「我早上吃太饱了,现在不饿。」
其实我不是不饿,是连买份热粥的钱都没有,去食堂也只有看着别人吃的份。
偶尔也有「好运」的时候。
比如妈妈评上了优秀教师,或者爸爸打赢了大官司。
他们会突然想起还有我这个女儿,各自给我转一笔生活费。
可这种「好运」从来没个准头,有时候一个月能碰上两次,有时候两三个月都等不到一次。
更多的时候,我只能守着半块干硬的泡面。
在无尽的饥饿里,一天天熬着。
直到那一次,我发起了高烧。
我已经连续三天只靠分食一包干泡面度日,最后连买包泡面的钱都没有,只能靠喝冷水充饥。
我颤抖着手,用最后的力气给妈妈打电话,她直接挂断,发来一条短信:在带毕业班冲刺,天大的事也别来烦我!
我转而拨通了爸爸的电话。
这一次,响了很久。
久到我以为,自己会在这无尽的等待里,彻底失去意识。
电话终于通了。
我用尽全身力气,哑着嗓子说:「爸,我发烧了,烧得头好晕……」
可话还没说完,电话就被挂断了。
回过来的消息只有一句:在跟客户谈事,生病了自己不知道去医院吗?
我也想去医院啊。
可我口袋里空空如也,连挂急诊的钱都没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