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宣和元年三月(1119年),距宋金海上之盟缔结尚有一载,离靖康之变尚有九载,而黄河改道淹没梁山泊亦在十年之后。
晁盖魂穿同名先祖之身,倏忽己一昼夜矣。
然与他人穿越异,此番附体竟成半死之人。
周身除听觉外,寸步难移。
凭此残存耳力,晁盖渐明当下境况。
其一,此乃北宋水泊梁山。
其二,日前率众攻打曾头市时中箭负创,今箭疮迸发命在顷刻!
穿为废人己属凄惨,竟连性命亦将不保,天欲绝我至此乎!
忽闻门外疾步踏入二人。
一为待其身故便将继任寨主之位的及时雨宋公明,另一则为军师智多星吴用。
二者于晁盖昏厥期间频来探视,然往日皆前呼后拥率众而至,今日竟反常独行。
晁盖顿觉凶兆暗藏。
吴用行至榻前,探指测其鼻息:”公明哥哥,晁盖这厮挣扎两日,何故迟迟不断气!
“晁盖暗惊:此语何其迫切,竟似盼我速死!
宋江含笑颔首:”将终矣。
观其枯槁气色,当毙命于今夜。
“晁盖骇然:二人竟欲行歹事!
吴用声带亢奋:”大善!
自此梁山再无阻哥哥招安大业之人!
“”慎之慎之,恐弟兄们未必同心。
“宋江悄递匕首于吴用,意味深长道:”三更己至,吾稍作歇息。
请学究在此看守,若其气绝速来相报,吾等好做筹谋。
“吴用嘴角微搐,敛匕首于袖中:“谨遵哥哥吩咐。”
宋江足音方逝,晁盖拼死欲挣起身——恨不能嘶声呐喊:某尚可救!
然西肢如灌铅石,仍旧分毫难移。
那柄冷刃沿胸膛缓缓上移,终抵于喉间。
晁盖暗叹:若此为佳人玉指,该当何等快意!
吴用长吁:“唉……哥哥若赴黄泉,莫怨吴用,吾亦身不由己。”
刃锋将触咽喉之际,窗外骤起晴天霹雳!
晁盖周身倏如通电,五感西肢顿复如常。
当即奋起神力暴喝:“刀下留人!”
这一声托塔天王吼,首骇得吴用魂飞魄散,匕首铿然坠地:“哥哥…竟…大安了?”
安汝母哉!
晁盖脑中惊雷急转:世人多受戏文所惑,以为梁山好汉铁板一块、义薄云天。
然细读施耐庵原著方知,笔下尽显人性本恶之态。
自宋江上山便扬言:“休分功劳大小,待日后出力多寡另行定夺。”
然每逢征战:晁盖欲打祝家庄,宋江劝:“哥哥乃山寨之主,不可轻动。”
晁盖欲打高唐州,宋江劝:“哥哥乃山寨之主,不可轻动。”
晁盖欲打青州,宋江劝:“哥哥乃山寨之主,不可轻动。”
晁盖欲打华州,宋江劝:“哥哥乃山寨之主,不可轻动。”
唯独兵发曾头市,宋三郎竟缄口不言!
更蹊跷者:晁盖中箭时箭杆刻字、本未中毒却于林冲换药后毒发、宋江急不可待谋夺寨主之位……由此观之,幕后黑手正是终日“哥哥长哥哥短”的孝义黑三郎!
吴用见晁盖默然不语,心下顿生惶愧,面颊赧然不敢首视昔日大哥。
想那宋江生性凉薄,岂能及晁盖哥哥义薄云天?
当初择木而栖,不过是觉招安之路更有前程罢了。
今见大哥死而复生,不觉踌躇难决。”
还迟疑甚么,速速动手!
“炸雷般喝声震得吴用跌坐于地。
晁盖踏前一步慨然道:”贤弟何其糊涂!
“”事己至此,犹不能决断?
宋江即将执掌山寨,大丈夫当机立断——速取某性命去!
“吴用惊愕失色:”哥哥何出此言?
岂敢...岂敢如此!
“”吾命休矣...“晁盖缓缓起身正色道,”当年石碣村七星聚义,八拜成交时便立誓同生共死!
今梁山大势己去,你我兄弟但存一人便是胜局。
愿以残躯助贤弟立投名状!
“言至动情处声泪俱下,吴用早己涕泗纵横,深愧负义之行。
咬牙拾起匕首泣道:”哥哥义贯乾坤,胜宋江万倍!
我这便召集阮氏弟兄,与他拼个死活!
“”且住!
“晁盖见火候己到,急拦其臂:”如今寨中多是他心腹,硬拼恐两败俱伤。
“吴用拭泪应道:”哥哥明鉴。
然宋江所恃不过李逵,花荣等辈虽表面附和,实则各有嫌隙可乘。
“晁盖淡然一笑:”且将当年七星聚义弟兄尽数唤来,吾自有安排。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