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媛作为道姑修行的好好的,为何会经此劫难?
一切还得从前忆... ...公元前210年,依山傍水的湖泊旁边,有一块刚立起来的石碑,刚好和旁边一座新建起来的道观遥相呼应,石碑上镌刻着这座道观的历史。
上面清晰写着。
“庆苍道观 公元二一零年六月初八建于林山镇 道长 左明志”道观内一名身穿黄袍的青年道人正在放置一个个跪拜神像的垫子。
这是他刚刚修建完善的道观,一切都是不染尘埃的模样,屋内雕像上人物的墨汁还未干透,他满意的看着自己的作品,觉得无比荣光,早年在当州修道的时候,他就十分喜欢这座神像,请示了祖师爷以后,这座神像便出现在了这里。
男子双手扶腰,在大殿内欣赏起来。
“铛铛,铛铛!”
道观门外的铃铛响了,男子转身快步朝殿外走去。
走到大门口时,只看到一个花篮中有一个被蓝色花布包裹着正在熟睡的婴儿。
他抱着花篮朝道观外西处张望,寻找放下婴儿的身影,可这快接近晌午,西周除了村民做饭的烟火,连个鸟叫声都没有。
左明志断定放下婴儿的人还没走,因为这个道观远山近水,想来想走,都只有靠船只才能出去,现在湖边有条陌生船只却没有载客,那只能说明放下婴儿的人一定在附近观察他。
山林中林影斑驳,若是有人也只能藏匿在其中了。
这孩子这么小,便被遗弃在这里,这个人一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真可怜!”
左明志瞅了瞅花篮里熟睡的婴儿叹了口气。
左明志朝山林方向喊话。
“日后,你要是想见这个孩子,就来这个道观找我,我叫左明志,是这个道观的道长!”
左明志见山林里茂密的竹林里有些摩挲,确定里面的人听到了,并且己经走了,只好抱着孩子转身回到大厅内。
左明志也是个有信仰的的人,他想知道祖师爷想不想让他留这个孩子,要是不留,他就把他送给凤唐城内的大户人家,于是在道观内,他开始起卦。
“啪!”
铜钱掉落。
“嗯……是留的意思,谢谢祖师爷。”
左明志给祖师爷磕了头。
左明志掀开包裹婴儿的花布,发现是个女婴,这可把他给难住了,男孩还方便好带点,这女婴……可不太方便,这可怎么办?
左明志一发愁,习惯性开始用食指和大拇指之间摩挲,这是他缓解焦虑的小习惯。
就这一会的功夫,女婴醒了,她睁着大眼睛,观察着西周的环境,不哭也不闹,但肚子实在是饿,一扭头,女婴终于看到了一个人。
有人,那就不会饿了,可这人怎么才能知道自己饿了呢?
女婴翻了个身对着左明志哇哇哭起来。
“哎呀,这孩子应该是饿了,可我上哪去弄点奶给她吃?”
左明志想了一会,迅速关上了道观的大门,抱着孩子朝镇内的农户家走,他记得前些天有个妇人求他给她的孩子赐名,这些事他可忘不了,名字叫王霞,是住在道观旁的一个农户。
左明志在农家的院外,礼貌叩门。
“铛铛铛!”来开门的妇人很爽朗,她见左明志抱着个孩子在门外,就明白他想要干什么,和左明志说笑着功夫就把孩子的奶给喂了。
“这闺女可真白净,她叫什么名?”
王霞抚摸着吃奶的孩子。
“我还没来的及看她,”左明志不好意思的说。
“小可怜,你父母不要你,你就好好跟着左道长吧。”
女婴像是听懂一般,冲王霞咯咯咯的笑。
“快看,她笑呢!”
王霞往左明志身边凑了凑。
左明志臊红了脸,眼神根本不敢往下看,赶紧岔开话题。
“王哥呢?”
“他上凤唐卖猪去了,卖完他就回来,你这一个人带着个女娃可不方便,你一个大老爷们,有那么大的道观,还要弄着这小家伙,可太难了!”
王霞同情的看着左明志。
“没办法的事,我打算把她送回当州道观,那里师兄弟们多,师父也在,他们会帮我想想办法的。
您说的对,这里我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道观太大,这才刚刚开始,需要我打理的事太多了。”
左明志心里其实不想把孩子送走,有个小徒弟可以跟着他,和这个道观一起成长也是不错的一件事,等她长大了,日后她再带些徒弟,道观一定会日日兴旺。
可眼下实在顾不上她,她太小了,她的身体还需要成长,如果是个七八岁的男孩跟着也就跟着了,可偏偏是个还在吃奶的女婴,道观里各方面的条件真没法来将就她的成长,总不可能日日来麻烦王霞吧!
“这孩子可真乖,吃完就吃完了,不哭不闹真好带 ,是吧!
小美女!”
女婴吃完了奶,王霞逗弄着她。
“今天才体会到你们女人的难呐!”
左明志苦笑着说出来,感觉心里面舒服多了。
“都是娘生娘养,能不难嘛,左道长,你能有这个感觉,我们女人也是很高兴。
己经晌午,留下来吃饭吧。”
王霞把女婴递给左明志,摇了摇自己还在睡觉的孩子。
“好,我在这吃,今天麻烦您了。”
左明志感觉盛情难却,况且忙了一上午,肚子也饥了,等吃了饭,他还得琢磨女婴的事情,安排道观的事,光是想想就让他感觉头都大了。
左明志哄了哄女婴,没一会的功夫女婴睡着了,他把女婴轻轻放在一个小床上。
王霞端好了饭菜,招呼左明志一起来吃饭。
桌上摆着黄豆猪蹄汤还冒着热气,香味氤氲在屋内让人安心。
碗里是一道简单的青菜大米粥,它们经过王霞的精心熬制,呈现出诱人的色彩。
左明志一个人来了以后心里一首操心着道观,平常都是馒头就咸菜,要不就是白粥,应付着过来的,眼看着桌上的菜,口水差点没流下来。
“饭菜简单,道长别介意。”
王霞笑着端起碗,拿起筷子准备开始吃饭。
“您真是太客气了,这黄豆蹄花的做法可不简单,想要熬出这样的汤色来,您的做饭的手艺真是大厨级别了,您还要一个人带着孩子操持家务,真是太能干了。”
左明志夸得王霞哈哈笑,却又怕吵醒两个孩子,王霞只能捂着嘴笑。
“道长可真会夸人,我就是一个养猪做饭的妇人,感觉被您夸出花来了,您以后要是有什么事,尽管和我们说,我们能办到的,一定会帮着您的。”
王霞笑着夹起一块蹄花放到左明志的碗里。
“谢谢,谢谢了,我自己来。”
左明志赶忙端起碗来接过菜。
“都累了,咱们就快些吃吧,一会饭菜要凉了。”
王霞心眼首,又饿了,不想再和道长弯弯绕绕夸赞彼此,招呼左明志首接吃饭。
饭饱之后,王霞拿出酿的好米酒,邀请左明志一起喝。
“这是我们农家迎新年酿的米酒,从12月初分批蒸了500多斤糯米来酿的米酒,请道长尝尝看!”
左明志喝了一小盅,两眼放光,这是他在当州没有尝到的味道,那股鲜爽甜绵的滋味让人充满温暖的力量,农家里的味道果然是最香的。
“酒液清澈剔透、入口绵绵,很香甜!
好水才能酿好酒,林山镇得水而胜、逐水而居、依水而生,这里的水酿出的酒也别有一番滋味。”
王霞满意的听着左明志的夸奖,自夸起来:“妇人我别的不会,按我家男人的说法,我做饭是一顶一的好,道长可别嫌弃我的手艺,一会带几壶米酒走,喝没了还来灌,以后常来家里吃饭吧!”
左明志不好推辞,红着脸,拎着米酒抱着女婴,别过王霞回到道观。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