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 穿越大明之大明太宗文皇帝(朱元璋朱允熥)网络热门小说_最新小说穿越大明之大明太宗文皇帝(朱元璋朱允熥)

穿越大明之大明太宗文皇帝(朱元璋朱允熥)网络热门小说_最新小说穿越大明之大明太宗文皇帝(朱元璋朱允熥)

会占卜的猫 著

穿越重生完结

穿越重生《穿越大明之大明太宗文皇帝》,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允熥,作者“会占卜的猫”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大明皇帝陛下一统四海,威临天下,万邦归附,震烁古今,今日月所照皆为明土,江河所至皆是明臣。天下无盗贼之乱耳,百姓无衣食之忧患。请皇帝陛下上尊号,称为:人皇!

主角:朱元璋,朱允熥   更新:2025-09-05 18:49:4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之皇孙,故太子之嫡次子,吴王朱允熥,弓马娴熟,武艺超群,谙熟兵法,胸有韬略。

时正值北元残部乃儿不花复叛,率五万北元余孽南下犯边,掠我大明人口七百余人,屠我大明之民一千八百余人,杀我大明边军一万七千余人,焚毁我边军卫所两处,此仇不报我大明男儿羞为人哉!

令凉国公蓝玉为征北大将军,吴王朱允熥为副将,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允恭,景川侯曹震,定远侯王弼,会宁侯张温,殿前亲军指挥千户傅让,指挥千户傅忠,燕王卫指挥千户张玉,指挥千户朱能,百户张辅随军,调京营大军八万即日出征,秦,晋,燕三王归藩,率各部边军围堵,兵部,户部协调后勤粮草军备,此战朕要漠北再无王庭,钦此!”

“儿臣遵命!”

各藩王单膝跪地,接旨“孙臣遵命!”

朱允熥单膝跪地,接旨“臣遵命!”

.....“此战,诸位当尽全功,朕等你们凯旋!”

朱元璋站起身来,郑重说道。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此战定要扫平漠北!”

众人接口道。

......朝会散去,朱元璋带着中枢舍人刘三吾,吏部尚书詹辉等来到武英殿。

“哈哈哈哈,诸位,是不是还在琢磨咱为什么突然不立皇储,突然令吴王随军出征啊?”

朱元璋坐在软榻上看着几位大臣。

“臣等不敢揣测上意!”

刘三吾等人惶恐道。

开什么玩笑,胡惟庸案才过去几年,我们敢掺和立储的事吗?

是您老人家提不动刀了,还是我们嫌自己脖子太硬?

刘三吾等人心中腹诽。

“哈哈哈,来,你们看看这个,咱之前还没发现,咱这个孙子竟然是咱老朱家的千里驹呐,来来来,你们都看看。”

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顺手将两本奏章丢在案上。

一旁的老太监朴不成上前,双手捧起奏章递给刘三吾等人手里。

刘三吾接过奏章,打开,先是赞叹一声好漂亮的魏碑,然后仔细看了起来。

皇爷爷在上,孙臣朱允熥三拜,时我父王薨逝,孙臣又闻江西水患突发,流民失所,受灾各地民不聊生,孙臣不忍皇爷爷为水患之事愁苦,思来想去特为皇爷爷献上赈灾之策。

一策:调应天军库储备粮发往江西,派户部,刑部,大理寺等官员监督确保赈灾粮饷如数运达江西各受灾州,府,县,监督地方官员发放赈灾粮饷。

二策:派遣锦衣卫和三司官员暗访受灾各地,严查严惩在赈灾中有克扣,贪污,失职等官员,必要时查明案件,将首恶罪状公布于众,以安民心。

派遣得力官员,招抚围攻县衙抢夺粮草上山的乱民,言明只诛首恶余者亲族家眷可回籍不问,以此彰显朝廷爱民之心。

三策:就地招揽流民青壮协助地方抗水救灾,凡参与救灾的青壮家人朝廷一律安排口粮,给予工钱。

灾后地方协助灾民重建家园,开垦田亩,凡主动开垦田亩者,朝廷当视情况免除所交税收,地方资助灾民所需种子,农具等,待灾年过后,百姓有所收获以后,再将朝廷所资助的种子,农具等交还朝廷。

若以后再有灾情发生,各地可延续此法,以防灾民流窜外地。

西策:平抑粮价,灾民流窜除因地方救灾无能之外,还有地方豪族粮商囤积粮食推高粮价,以至于百姓变卖家产田亩无果,只能远走他乡,朝廷当严命各地不得无故抬高粮价,若有粮商豪族勾结官府,随意抬高粮价者,重判。

另外当地官府不再单纯发粮赈灾,而是平价卖粮,然后用卖粮所得的银钱雇佣受灾百姓。

让家园受损的百姓主动去救灾强险恢复家园,以换取购买粮食的银钱,如此若无重大天灾外,普通灾情当地官府便可自救。

刘三吾看完后,将策论递给户部尚书郁新后,手扶胡须闭目思索。

郁新看完后略微思索随后大喜道:“若如此,以后各地若发生灾情,就不用非要朝廷拨款调粮了!”

刘三吾开口:“只是这平价卖粮之法,再以卖粮之银钱雇佣受灾百姓救灾,会不会引起灾民非议?

朝廷只要及时平抑粮价即可,岂能再从灾民手中索取所剩不多的银钱?”

“刘大人,不用担心,吴王殿下此策乃是以工代赈,百姓刚刚受灾的时候手里是有点银钱的,只要当地官府开仓平价卖粮,百姓还是买得起几天的口粮的,然后官府再将卖粮得来的银钱全数拿出来,用来购买救灾所需的物资,粮食和发放给主动抗灾的百姓工钱,那百姓就不会流离失所,而也正是如此,各地粮商等也无法将粮价抬上去,哪怕粮食卖给官府要价高,官府也可向周边府,县申请调粮嘛,只要给平价的银钱即可。”

郁新开口给刘三吾讲解这第西策的深意。

刘三吾到底是满腹经纶,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拊掌道曰:“善。”

另一边,吏部尚书詹辉出声道:“郁大人,你看看这个,吴王殿下所言改驿站为邮站可行否?”

郁新接过另一本奏章看到皇爷爷在上,孙臣第二策,改驿站为邮站,为大明开源。

常言道开源节流,节流不如开源,节流只能在有限的银钱内,节省开支,只是我大明疆土之大,百姓之多,年年用钱的地方无法估计,如果遇上丰年尚可以有所结余,但若遇上灾年或者朝廷用兵,户部银钱就不够用了。

孙臣想,我大明驿站遍布全国,除却边关到皇城的驿站,其他驿站只是接待官员往来,耗费银钱不说,驿站的车马人员等都是需要朝廷出钱闲养,倒不如将驿站一分为二改为驿站邮站双用。

驿站的马匹和一部分人员只用来传递边关及各地及奏报,剩余的骡子驴等牲口用来替各地商户运送往来货物,还可为各地居民运送信件,而驿站的房屋也可分列开,只留一小部分供来往官员居住,其余地方改为客栈饭店和仓库,如果驿卒不够用也可雇佣驿卒的家眷,所入银钱扣除成本外,八成归国库,两成当做驿卒和雇佣人员的工钱,还有驿站的维护。

如此一来所进银钱何止百万计,定可为我大明开源,增加每年国库的进项。

“善!

如此我大明国库每年要多西五成的进项了!”

郁新到底是户部尚书,只是看了一遍就明白其中的高明之处,随即将奏章递给兵部尚书茹常后对朱元璋道。

“吴王殿下所献两策乃利国利民之法,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我大明得一贤王也!”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其他大臣在看完奏章后也纷纷向朱元璋道贺。

“陛下,吴王殿下既是如此贤明,为何此前一首纨绔不堪,老臣授课时,殿下也从无好学之态?”

刘三吾出声问道。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

桂ICP备20250538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