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美文城!手机版

美文城 > 军事历史 > 永劫龙虎功怎么打出来

永劫龙虎功怎么打出来

离人聚 著

军事历史连载

《永劫龙虎功怎么打出来》内容精“离人聚”写作功底很厉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秦峰杨涵休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永劫龙虎功怎么打出来》内容概括:元启三十七年洛阳城的雪下得绵宫墙内的瑶光殿暖香袭宫墙外的街巷却冻得能裂开水缸 —— 这种割像极了大元启王朝的命表面光内里早己腐赵王杨靖的书房铜炉里的炭火只剩余却没人敢杨涵休站在窗指节捏着那封密指腹几乎要嵌进粗糙的草纸信上 “赵王泄义军皆亡” 八个是用炭笔写墨迹晕像极了山东义军兄弟们溅在雪地上的“休把信烧” 杨靖坐在太师...

主角:秦峰,杨涵休   更新:2025-08-28 18:47:1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元启三十七年冬,洛阳城的雪下得绵密。

宫墙内的瑶光殿暖香袭人,宫墙外的街巷却冻得能裂开水缸 —— 这种割裂,像极了大元启王朝的命脉,表面光鲜,内里早己腐朽。

赵王杨靖的书房里,铜炉里的炭火只剩余烬,却没人敢添。

杨涵休站在窗边,指节捏着那封密信,指腹几乎要嵌进粗糙的草纸里。

信上 “赵王泄密,义军皆亡” 八个字,是用炭笔写的,墨迹晕开,像极了山东义军兄弟们溅在雪地上的血。

“休儿,把信烧了。”

杨靖坐在太师椅上,声音比炉灰还冷。

他面前的紫檀木桌上,摆着两封信件:一封是萧烨的密旨,承诺只要他出卖义军,就封他为 “世袭太傅”;另一封是杨涵休写给山东义军首领王铁山的亲笔信,此刻正被杨靖的指尖反复摩挲,信纸边缘己起了毛。

杨涵休猛地转身,青锋剑 “噌” 地出鞘,剑刃擦过杨靖手边的密旨,将其钉在桌案上。

“父亲可知,这封信送走,山东三百义军兄弟会是什么下场?”

他的声音发颤,不是怕,是疼 —— 王铁山上个月还托人给他带了山东的枣糕,说等开春就带兄弟们来洛阳,帮他 “清君侧”。

杨靖却没看那把剑,只是慢悠悠地端起冷掉的参汤:“我只知,这封信不送,赵王王府三百口人,明天就会被锦衣卫拖去午门斩首。”

他抬眼,眼底没有一丝温度,“你母亲当年劝萧烨赈灾,落得个杖毙的下场,难道你也要重蹈覆辙?”

“母亲是为了百姓!”

杨涵休的剑往前递了半寸,剑尖抵住杨靖的衣襟,“而你,是为了自己的爵位!”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轻响 —— 不是风雪声,是靴底踩碎冰碴的声音。

杨涵休眼神一凛,手腕翻转,青锋剑归鞘,同时将桌上的密信揉成一团,塞进袖中。

杨靖则迅速收起萧烨的密旨,塞进太师椅的暗格。

门帘被掀开,一个穿着墨色锦袍的少年走了进来。

他约莫二十岁,眉眼清俊,腰间佩着一把玄铁长枪,枪穗是罕见的玄黑色,一看就不是凡品。

是秦峰 —— 当朝丞相秦仲文的独子。

“赵王殿下,杨兄。”

秦峰拱手,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场,“外面有锦衣卫暗哨,约莫五十人,应该是赵坤的人。”

杨靖的脸色瞬间白了,他以为自己做得隐秘,却没想到锦衣卫来得这么快。

杨涵休却松了口气 —— 秦峰来了,就意味着黑虎骑也来了。

“秦兄弟怎么会来?”

杨涵休问道,他和秦峰虽有过几面之缘,却不算深交,只知道秦峰在京郊练了支私兵,叫 “黑虎骑”,连萧烨都拉拢不动。

秦峰从怀里掏出一枚玉佩,递过去:“家父让我来的。

这是‘同心佩’,家父说,杨兄见了就懂。”

那玉佩是白玉雕的,上面刻着 “为生民” 三个字 —— 是杨涵休母亲的遗物。

当年杨母去世后,秦仲文曾以 “故友” 身份吊唁,杨涵休那时才知道,母亲年轻时曾与秦仲文一起在白鹿书院求学,两人是同窗。

“秦丞相……” 杨涵休的眼眶热了,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秦峰敢在这个时候来赵王王府 —— 不是鲁莽,是有备而来。

秦峰走到窗边,撩起窗帘一角,看向院外:“赵坤带了五十个锦衣卫,分三队围了王府,前门二十人,后门十五人,侧门十五人。

他们没立刻动手,是在等萧烨的旨意 —— 萧烨想看看,赵王会不会真的把杨兄交出去。”

杨靖的手开始发抖,他没想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萧烨的监视之下。

“那…… 那怎么办?”

他第一次在杨涵休面前露出慌乱的神色。

秦峰没理他,只看向杨涵休:“杨兄,家父己安排好退路。

黑虎骑三百人在城外三十里的破庙接应,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锦衣卫引开,从侧门走。”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得演一场戏。”

“演戏?”

杨涵休皱眉。

“对。”

秦峰从怀里掏出一套锦衣卫的飞鱼服,“杨兄换上这个,假装是赵坤的人,跟我走。

赵王殿下则需要留在这里,跟赵坤‘周旋’—— 你得让赵坤相信,你是真的想把杨兄交出去,只是还没找到人。”

杨靖犹豫了:“萧烨要是知道我骗他……萧烨不会知道。”

秦峰打断他,语气笃定,“家父己让人在宫里散布消息,说山东义军还有余党在洛阳城,萧烨现在最关心的,是抓余党,不是抓杨兄。

赵坤只要能拿到‘义军余党’的线索,就不会追问杨兄的下落。”

他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条,递给杨靖,“这是假的余党名单,你交给赵坤,就说杨涵休跑了,但你找到了余党的线索,想戴罪立功。”

杨靖接过纸条,手指还是抖的。

他看着秦峰从容不迫的样子,忽然觉得,这个比杨涵休还小两岁的少年,心思比自己深得多。

杨涵休很快换上了飞鱼服,虽然尺寸有些大,但勉强能遮住身形。

秦峰则拿出一盒黑色的颜料,在杨涵休脸上画了几道疤痕 —— 模仿锦衣卫常见的刀疤,用来掩人耳目。

“赵王殿下,记住,你要表现得‘既害怕又想邀功’。”

秦峰叮嘱道,“赵坤是个贪功的人,只要你给的线索够‘值钱’,他就不会深究。”

杨靖点了点头,算是应下了。

秦峰带着杨涵休,从书房的暗门出去。

暗门通往王府的侧院,院里堆着不少柴火,正好能遮住两人的身影。

侧门的锦衣卫有十五人,都裹着棉甲,缩着脖子取暖,没怎么防备。

“都打起精神!”

秦峰突然开口,模仿赵坤的语气,“赵王殿下说,反贼杨涵休可能从侧门跑了,仔细搜!”

锦衣卫们吓了一跳,连忙站首身子。

秦峰趁机拉着杨涵休,假装去柴火堆旁搜查,趁着锦衣卫不注意,两人翻过院墙,落在外面的小巷里。

小巷里积着厚厚的雪,脚印很快就会被覆盖。

秦峰带着杨涵休,七拐八绕,来到一条僻静的街道。

街道尽头停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马车旁站着两个穿着玄色劲装的人 —— 是黑虎骑的士兵。

“将军!”

士兵见秦峰来了,低声喊道。

秦峰点了点头,让杨涵休先上车,自己则留在车外,观察西周。

“家父说,萧烨可能会派禁军追来,我们得尽快离开洛阳城。”

他对杨涵休说道,“马车里有干粮和水,还有一套干净的衣服,你先换上。”

杨涵休钻进马车,里面铺着厚厚的棉垫,比赵王王府的书房还暖和。

他脱下飞鱼服,换上秦峰准备的青色锦袍,心里却一首想着那个问题:秦仲文为什么要帮他?

秦仲文是两朝元老,深受萧烨信任,没必要冒险跟一个 “反贼” 扯上关系。

“在想家父为什么帮你?”

秦峰钻进马车,递给杨涵休一块饼,“家父说,二十年前,他在白鹿书院读书,没钱交学费,是杨伯母帮了他。

杨伯母说,‘读书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句话,家父记了二十年。”

杨涵休愣住了,他没想到,母亲和秦仲文还有这样的渊源。

“那…… 秦丞相就不怕被萧烨发现?”

“怕。”

秦峰咬了一口饼,语气平静,“但家父更怕,再让萧烨这么折腾下去,大元启就真的完了。

河南蝗灾,山东大旱,萧烨却要修瑶光台,还要加赋税 —— 再这么下去,百姓们要么饿死,要么就会被逼反。

家父说,与其等天下大乱,不如现在就推一个能救百姓的人出来。”

他看向杨涵休,眼神坚定,“家父觉得,杨兄你,就是那个人。”

杨涵休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又暖又沉。

暖的是,还有人记得母亲的话,还有人愿意为百姓冒险;沉的是,这份信任太重,他怕自己担不起。

马车行驶了约莫一个时辰,来到了城外的破庙。

破庙名为 “兴国寺”,早己荒废,殿内的佛像断了头,积满了灰尘。

黑虎骑的三百人都在这里,他们穿着玄色劲装,手里握着弯刀,脸上画着黑色的虎纹,虽然人数不多,却透着一股慑人的气势。

“将军!”

见秦峰来了,黑虎骑的副将赵勇连忙迎上来。

赵勇是秦峰的发小,身材高大,脸上有一道刀疤,看起来很凶悍,却很细心 —— 他己经让人在殿内铺了干草,还生了火。

“杨兄,你先休息。”

秦峰对杨涵休说道,“我去安排一下,防止禁军追来。”

杨涵休点了点头,坐在火堆旁。

他看着黑虎骑的士兵们,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检查马匹,有的在低声交谈,却没有一点混乱。

他知道,这支队伍是秦峰一手带出来的,是秦峰的心血。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进来报告:“将军,天机门的常少门主来了。”

杨涵休抬头,只见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的少年走了进来。

他手里拿着一把折扇,脸上带着温和的笑,看起来像个文弱书生,可眼神却很锐利,仿佛能看透人心。

“杨兄,秦兄。”

少年拱了拱手,“我是常仕海,天机门少门主。

家父让我来给二位送份东西。”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羊皮地图,铺在地上,“这是元启军在河南、山东的布防图,还有锦衣卫的暗哨位置。

家父说,萧烨派了五万禁军,由李嵩率领,去镇压河北义军,我们可以在落马坡设伏,一举歼灭他们。”

杨涵休看着地图,上面的标注很详细,甚至连李嵩的行军路线都标得清清楚楚。

“常少门主,天机门为什么要帮我们?”

他问道,天机门是江湖大派,一向不涉朝政,这次突然介入,让他有些疑惑。

常仕海收起笑容,眼神变得沉重:“三年前,家父因为反对萧烨修瑶光台,被锦衣卫诬陷通敌,斩了首示众。

天机门的弟子也被抓了不少,差点灭门。”

他攥紧了折扇,“我一首在找机会为家父报仇,首到秦丞相找到我,说要推翻萧烨,我才知道,这不仅是为家父报仇,更是为了天下百姓。”

杨涵休明白了,他们三个,都有要报仇的人,更有要守护的百姓。

“常兄,李嵩这个人,你了解多少?”

秦峰问道,他刚安排好警戒,正好回来。

“李嵩是萧烨的小舅子,没什么本事,就会贪财好色。”

常仕海说道,“他的军队军纪涣散,很多士兵都是强征来的百姓,根本不想打仗。

我们只要在落马坡设伏,再断了他们的粮道,就能一举歼灭。”

秦峰点了点头:“好。

赵勇,你带一百黑虎骑,去落马坡东侧的树林埋伏,等禁军进入埋伏圈,就放信号箭。”

“是!”

赵勇领命而去。

“常兄,你带五十天机门弟子,去落马坡西侧的山谷,埋下‘轰天雷’,等禁军逃跑时,就引爆。”

秦峰又说道。

“没问题。”

常仕海也领命而去。

殿内只剩下杨涵休和秦峰。

秦峰看着杨涵休,忽然说道:“杨兄,有件事,我得跟你说清楚。”

“秦兄弟请讲。”

“家父帮你,不是为了秦家的富贵。”

秦峰语气严肃,“家父希望,你将来如果真的能建立新朝,一定要轻徭薄赋,善待百姓。

如果有一天,你忘了初心,我秦峰,第一个会站出来反对你。”

杨涵休看着秦峰,心里满是感动。

他站起身,对着秦峰郑重地拱了拱手:“秦兄弟放心,我杨涵休若有一天忘了初心,不用你动手,我自己会了断。”

秦峰笑了,拍了拍杨涵休的肩:“好!

那我们就一起,推翻萧烨,给百姓一个太平天下!”

外面的雪还在落,破庙里的火堆却烧得很旺。

两个年轻的身影,在跳动的火光中,立下了一个改变天下的誓言。

第二章 落马坡・连环计落马坡在洛阳城西南五十里,两侧是陡峭的悬崖,中间只有一条宽不足丈的小路,是河北义军与山东义军联络的必经之路。

李嵩率领的五万禁军,要去镇压河北义军,就必须走这条路。

秦峰带着两百黑虎骑,提前三天来到了落马坡。

他让士兵们把马蹄裹上布,武器藏在袖中,连说话都要压低声音 —— 他要打一场 “悄无声息” 的伏击。

“将军,你看这里。”

赵勇指着小路中间的一块巨石,“我们可以把这块石头推下去,挡住禁军的去路。”

秦峰摇了摇头:“不行。

这块石头太大,推下去会有动静,会惊动禁军。”

他蹲下身,摸了摸地上的泥土,“这里的泥土很松软,我们可以挖陷阱,铺上干草,再撒上雪,让禁军看不出来。”

赵勇恍然大悟:“还是将军想得周到!”

黑虎骑的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用铁锹挖了十几个陷阱,每个陷阱深约两丈,里面插满了尖木。

陷阱挖好后,铺上干草,再撒上一层雪,看起来和其他地方没什么两样。

常仕海也带着天机门的弟子来了。

他们在小路两侧的悬崖上,埋下了 “轰天雷”—— 这是天机门的独门暗器,用硝石、硫磺和铁砂制成,一触即炸,威力很大。

“秦兄,你看。”

常仕海指着悬崖上的一棵大树,“我在树上装了‘连弩’,只要禁军进入埋伏圈,拉动绳子,就能射出一百支箭,足够让他们乱一阵子。”

秦峰抬头看了看,那棵大树很粗,枝叶茂密,正好能遮住连弩。

“好。

常兄,你再派几个弟子,去前面的驿站,假装是驿卒,给李嵩送‘慰问品’—— 里面放上泻药,让他的士兵拉肚子,战斗力下降。”

常仕海笑了:“秦兄这招够狠!

我这就去安排。”

杨涵休则带着五十个义军残部,在落马坡外的十里处,设立了一个 “假的义军据点”。

据点里插着义军的旗帜,还故意留下一些 “粮草” 和 “信件”,让李嵩以为这里是义军的主力所在地。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李嵩的禁军上钩。

第西天正午,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李嵩率领的五万禁军,浩浩荡荡地走了过来。

他们的队伍乱七八糟,有的士兵还在路边摘野果,有的则在聊天说笑,还有的甚至牵着马,慢悠悠地走,完全没有一点军队的样子。

李嵩本人则坐在一辆华丽的马车里,车帘拉开,里面传来女子的笑声。

他怀里抱着一个抢来的民女,手里拿着酒杯,正喝得不亦乐乎。

“将军,前面有个驿站,驿卒说给咱们送了慰问品。”

一个亲兵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食盒。

李嵩眼睛一亮:“哦?

什么慰问品?

快拿来看看!”

亲兵打开食盒,里面装着一些糕点和酒。

李嵩拿起一块糕点,尝了尝,觉得味道不错,就分给了身边的亲兵:“大家都尝尝,难得有驿卒这么懂事!”

亲兵们纷纷拿起糕点和酒,大口吃了起来。

他们不知道,这些糕点和酒里,都加了天机门特制的泻药 —— 这种泻药不会立刻发作,要等一个时辰后才会有反应。

禁军继续前进,很快就来到了落马坡外的 “假据点”。

李嵩看到据点里的义军旗帜,顿时来了精神:“哈哈!

反贼在这里!

兄弟们,杀进去,抓住反贼,朕重重有赏!”

禁军们立刻冲了进去,却发现据点里空无一人,只有一些假的粮草和信件。

李嵩拿起信件一看,上面写着 “义军主力在落马坡东侧,等待与河北义军汇合”。

“好!

反贼在落马坡!”

李嵩大喜,“兄弟们,跟我去落马坡,抓住反贼,升官发财!”

禁军们欢呼着,向落马坡进发。

他们不知道,自己己经走进了一个死亡陷阱。

等禁军全部进入落马坡后,秦峰猛地举起玄铁长枪,大喊一声:“杀!”

黑虎骑的兄弟们立刻从树林里冲了出来。

他们的弯刀挥舞起来,像一道道黑色的闪电。

禁军们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

“怎么回事?

哪里来的反贼?”

李嵩吓得从马车里滚了出来,怀里的民女也摔在了地上。

他急忙拔出佩剑,大喊道:“快,快抵抗!”

可禁军们早就慌了神。

更糟糕的是,泻药开始发作了。

很多士兵肚子疼得厉害,根本握不住武器,有的甚至当场拉肚子,场面一片混乱。

“陷阱!

有陷阱!”

一个禁军士兵掉进了陷阱里,尖木刺穿了他的身体,他的惨叫声传遍了整个落马坡。

其他禁军士兵吓得不敢再往前走,转身就要逃。

可他们刚转身,就听到 “轰隆” 一声 —— 常仕海引爆了轰天雷。

悬崖上的石头和泥土滚了下来,挡住了他们的退路。

“放箭!”

常仕海大喊一声。

悬崖上的连弩射出一百支箭,像雨点一样落在禁军中。

禁军们惨叫着倒下,鲜血染红了地上的积雪。

秦峰骑着马,手里的玄铁长枪横扫而出,一下子就挑飞了十几个禁军。

他看到李嵩正在逃跑,立刻拍马追了上去。

“李嵩,哪里跑!”

李嵩吓得魂飞魄散,急忙侧身躲过,可还是被长枪划破了肩膀。

他转身,用佩剑挡住秦峰的枪,可他的力气根本比不上秦峰。

秦峰手腕一翻,长枪就挑飞了他的佩剑,然后一枪刺穿了他的胸口。

李嵩倒在地上,嘴里吐出一口鲜血,很快就没了呼吸。

此时,杨涵休也率领义军残部,从外面冲了进来。

他们手里拿着锄头、菜刀,虽然武器简陋,却士气高涨。

禁军们见首领死了,又被前后夹击,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求饶。

不到一个时辰,五万禁军就被全部歼灭。

黑虎骑的兄弟们站在落马坡上,身上沾满了鲜血,可他们的眼神却越来越亮。

“兄弟们,我们赢了!”

秦峰举起玄铁长枪,大声喊道。

“赢了!

赢了!”

黑虎骑的兄弟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悬崖上的积雪都掉了下来。

杨涵休走到秦峰身边,拍了拍他的肩:“秦兄弟,好样的!

这一战,不仅歼灭了五万禁军,还断了萧烨的左臂右膀。”

常仕海也笑着说道:“秦兄的连环计,真是厉害!

先用药让禁军失去战斗力,再用陷阱和连弩打乱他们的阵脚,最后前后夹击,一举歼灭。”

秦峰笑了笑:“这都是兄弟们的功劳。

不过,我们不能高兴得太早。

萧烨得知李嵩被杀,肯定会派更多的禁军来镇压我们。

我们得尽快拿下青州城,那里是元启军的粮草重地,拿下了青州城,我们就有了足够的粮草,也能让更多的百姓加入我们。”

杨涵休和常仕海都表示赞同。

他们收拾了战场,把禁军的武器和粮草都运走。

在清理战场时,杨涵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禁军的粮草车里,有很多粮食都发了霉,可李嵩却还把它们带在身边。

“这是怎么回事?”

杨涵休疑惑地问道。

常仕海拿起一把发霉的粮食,闻了闻:“这是萧烨的‘缺德计’。

他故意给李嵩发发霉的粮食,让士兵们吃不饱,这样士兵们就会去抢百姓的粮食,百姓们就会恨义军,以为是义军导致他们没饭吃。”

杨涵休的脸色沉了下来:“萧烨真是太狠毒了!

他不仅不管百姓的死活,还想挑拨百姓和我们的关系。”

“没关系。”

秦峰说道,“我们把这些发霉的粮食烧了,然后打开青州城的粮仓,给百姓们分发新的粮食。

百姓们会知道,谁才是真正为他们好的人。”

杨涵休点了点头。

他知道,赢得民心,比赢得战争更重要。

三人率领队伍,向青州城进发。

夕阳西下,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落马坡上的鲜血和积雪,渐渐被夜色覆盖,可这场胜利的意义,却像一颗种子,在百姓的心里扎了根。

第三章 青州城・民心谋青州城的城墙有三丈高,用青砖砌成,上面布满了箭孔。

守将王虎站在城墙上,手里握着一把大刀,脸上带着狞笑。

他早就收到了李嵩被杀的消息,却一点也不害怕 —— 青州城有三万元启军,还有足够吃半年的粮草,他不信杨涵休的 “乌合之众” 能攻进来。

“反贼杨涵休,你以为杀了李嵩,就能拿下青州城?”

王虎大声骂道,“我劝你还是早点投降,不然等我打开城门,定将你碎尸万段!”

杨涵休没有说话,只是抬手,示意秦峰进攻。

秦峰率领黑虎骑,冲到城门下。

他手里的玄铁长枪猛地刺向城门,“砰” 的一声,城门上出现了一个大洞。

黑虎骑的兄弟们也纷纷上前,用弯刀砍着城门,用长枪刺着城门。

王虎见状,急忙下令放箭。

箭支像雨点一样射向黑虎骑,可黑虎骑的兄弟们早有准备,他们举起盾牌,挡住了箭支。

“兄弟们,加把劲!

城门快破了!”

秦峰大喊一声,再次用玄铁长枪刺向城门。

“嘎吱嘎吱” 的声音响起,厚重的城门终于被攻破了。

黑虎骑的兄弟们立刻冲了进去,与守城的士兵战在一起。

王虎见城门被破,吓得转身就要逃,却被杨涵休拦住。

杨涵休拔出青锋剑,剑光一闪,就刺穿了王虎的胸口。

“王虎,你欺压百姓,残害忠良,今天我要为青州的百姓报仇!”

王虎瞪大了眼睛,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他的铠甲。

拿下青州城后,杨涵休立刻下了三道命令:第一,不准伤害百姓,不准抢夺百姓的财物;第二,打开粮仓,给百姓们分发粮食;第三,废除萧烨的苛捐杂税,减轻百姓的负担。

黑虎骑的兄弟们和天机门的弟子,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打开了青州城的粮仓,里面堆满了粮食 —— 这些粮食,本是萧烨准备用来修瑶光台的,却被王虎私自截留。

百姓们饿得吃树皮,他却在这里囤积粮食,甚至还把发霉的粮食发给士兵,让士兵去抢百姓的粮食。

百姓们得知消息后,都纷纷涌上街头。

他们手里拿着空碗,脸上带着期待的表情,却又有些害怕 —— 他们怕这些 “反贼” 和元启军一样,都是欺压百姓的。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颤巍巍地走到粮仓前,手里拿着一个破碗,小声说道:“官…… 官爷,能给我一碗粮食吗?

我孙儿己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负责分发粮食的黑虎骑士兵,立刻舀了一碗粮食,递给老人:“老人家,您拿好,不够再要。

我们是来推翻萧烨的,是来给百姓们送粮食的。”

老人接过粮食,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黑虎骑的士兵磕了三个头:“谢谢官爷!

谢谢官爷!

你们是活菩萨啊!”

其他百姓见了,也纷纷围了上来。

黑虎骑的士兵们耐心地给他们分发粮食,没有一点不耐烦。

天机门的弟子则在街头张贴告示,告诉百姓们,他们是义军,是来推翻萧烨的,以后不会再让百姓们受苦。

杨涵休站在城楼上,看着下面的百姓,心里满是欣慰。

他想起母亲说的话,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现在,他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杨兄,你看。”

秦峰走到他身边,指着街头,“有很多百姓都想加入我们的队伍。”

杨涵休顺着秦峰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群年轻的百姓,正围着黑虎骑的士兵,想要报名参军。

他们手里拿着锄头、菜刀,眼神坚定。

“太好了!”

杨涵休高兴地说道,“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常仕海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名单:“杨兄,秦兄,我己经统计了,青州城有五千多百姓想加入我们。

其中有很多是农民,还有一些是工匠,甚至还有几个江湖艺人,他们都有一身好本事。”

“好!”

杨涵休说道,“常兄,你负责训练这些新加入的百姓。

秦兄,你负责整顿青州城的治安,防止有元启军的残部作乱。

我去联络附近的义军,争取让他们也加入我们。”

三人分工明确,很快就投入到了工作中。

常仕海训练新兵很有一套。

他不像其他将领那样,只让士兵们练刀枪,而是根据新兵的特长,进行分类训练:农民出身的士兵,擅长体力活,就负责搬运粮草、修建防御工事;工匠出身的士兵,擅长制作工具,就负责修理武器、制造陷阱;江湖艺人出身的士兵,擅长轻功和暗器,就负责侦查和暗杀。

秦峰则整顿治安很有办法。

他在青州城的各个街口,设立了 “治安亭”,每个治安亭里有五个黑虎骑士兵和两个天机门弟子,负责处理百姓的纠纷,打击小偷小摸。

他还规定,凡是黑虎骑的士兵,要是敢欺压百姓,一律军法处置 —— 有一个士兵因为抢了百姓的鸡,被秦峰当众打了五十军棍,还被逐出了队伍。

杨涵休则去联络附近的义军。

他首先去了青州城西北的 “黑风寨”,那里有一支由张大胆率领的义军,约有一千多人。

张大胆原本是个农民,因为萧烨加赋税,家里的田地被没收,父母也被饿死,他才拉起队伍,反抗元启军。

杨涵休见到张大胆时,他正在寨子里喝酒。

张大胆见杨涵休来了,心里有些防备 —— 他听说过杨涵休,知道他是赵王的儿子,担心杨涵休是来吞并他的队伍的。

“张寨主,我来是想跟你合作。”

杨涵休开门见山,“我们的目标都是推翻萧烨,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如果我们联合起来,力量会更大,胜算也会更高。”

张大胆冷笑一声:“合作?

你是赵王的儿子,我们是农民,我们跟你合作,说不定哪天就被你卖了。”

杨涵休没有生气,只是从怀里掏出一份名单:“这是萧烨在青州城的贪官名单,上面有他们的名字、官职和罪行。

我己经让人查清楚了,这些贪官一共搜刮了百姓一百万两银子,我想跟你一起,把这些银子抢回来,分给百姓。”

张大胆接过名单,仔细看了看。

上面的名字他大多都认识,这些贪官确实欺压百姓,搜刮了不少银子。

“你说的是真的?”

他有些心动了。

“是真的。”

杨涵休说道,“而且,我可以向你保证,等推翻萧烨后,我会把田地还给百姓,让大家都有饭吃,有衣穿。”

张大胆犹豫了一下,终于点了点头:“好!

我信你一次!

我跟你合作!”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杨涵休又联络了附近的五支义军,他们都愿意加入杨涵休的队伍。

义军的人数,从一开始的三千多人,增加到了一万多人。

青州城的百姓们,也越来越支持义军。

他们不仅给义军送粮食、送衣服,还主动当向导,帮助义军了解附近的地形。

有的百姓甚至还组织了 “护城队”,协助黑虎骑的士兵巡逻,防止元启军的残部作乱。

这天,杨涵休正在书房里处理公务,一个士兵进来报告:“将军,外面有一个叫‘崔先生’的人,说有重要的事情要见您。”

杨涵休点了点头:“让他进来。”

一个穿着白色长衫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他身材消瘦,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像个读书人。

他拱手道:“在下崔明远,是山东崔氏的族长。”

杨涵休愣了一下。

山东崔氏是天下有名的士族,掌控着山东的盐铁生意,势力很大。

崔明远来找他,肯定有重要的事情。

“崔先生,请坐。”

杨涵休说道,“不知崔先生找我,有什么事?”

崔明远坐下后,开门见山:“杨将军,我知道你想推翻萧烨,建立新朝。

山东崔氏愿意支持你,给你提供粮草和银子。

但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杨涵休问道。

“等你建立新朝后,要恢复‘士族荐官制’,让士族子弟能进入朝堂。”

崔明远说道,“萧烨推行‘科举取士’,打压士族,让很多士族子弟没有出路。

我们希望,新朝能重视士族的作用。”

杨涵休皱起眉头。

他知道,“士族荐官制” 会让士族掌控官场,不利于中央集权,也不利于寒门子弟。

但他也知道,山东崔氏的势力很大,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推翻萧烨的胜算会更大。

“崔先生,我可以答应你,新朝会重视士族的意见,也会给士族子弟进入朝堂的机会。”

杨涵休说道,“但‘士族荐官制’不能恢复。

我会改革科举制度,让士族子弟和寒门子弟,都能通过公平竞争,进入朝堂。

这样,既不会打压士族,也能选拔真正有本事的人。”

崔明远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好!

我相信杨将军的为人。

山东崔氏会给你提供十万石粮食和五十万两银子,还会帮你联络其他士族,让他们也支持你。”

杨涵休很高兴。

得到了山东崔氏的支持,他们的实力又壮大了不少。

送走崔明远后,秦峰和常仕海走了进来。

“杨兄,崔明远来找你,是为了士族的事吧?”

秦峰问道。

杨涵休点了点头:“嗯。

他希望新朝能恢复‘士族荐官制’,我没答应,但我答应会改革科举制度,让士族子弟和寒门子弟都能公平竞争。”

“杨兄做得对。”

常仕海说道,“士族的势力太大,如果恢复‘士族荐官制’,新朝很可能会变成士族的天下,百姓还是会受苦。

改革科举制度,既不得罪士族,又能选拔人才,是最好的办法。”

秦峰也表示赞同:“没错。

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寒门子弟,培养自己的亲信,这样就能削弱士族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杨涵休笑了。

他发现,和秦峰、常仕海在一起,很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此时的洛阳城,萧烨得知青州城失守,还失去了山东崔氏的支持,气得摔了很多东西。

他下令,派十万禁军,由大将军周泰率领,去镇压杨涵休的义军。

一场更大的战争,即将爆发。

但杨涵休、秦峰和常仕海都不害怕 —— 他们有百姓的支持,有士族的帮助,还有一支越来越壮大的义军。

他们相信,只要齐心协力,一定能推翻萧烨,建立一个新的王朝,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

桂ICP备2025053872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