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老城区的菜市场刚掀开铁皮卷帘门。
油条在锅里噼啪作响,豆浆桶冒着白气,吆喝声、讨价还价声、电动车突突声混成一片。
江砚生就站在这片喧嚣里。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灰、袖口起球的灰色老头衫,工装裤卷到脚踝,脚上是双旧得发白的帆布鞋。
左手拎着个竹编菜篮,右手捏着张任务卡,上面写着:“五十元内,买够三人份食材。”
他是江砚生,三金影帝,顶流中的顶流,出道十二年零绯闻,作品封神,粉丝千万。
可现在没人认出他。
他没戴墨镜,没穿高定,也没经纪人跟着。
就这么晃进来,像隔壁修车铺那个总爱哼小曲的大哥。
这年头明星上综艺,要么哭穷,要么装阔,人设一个比一个精致。
他偏不。
他信“作品立身”,也信“碳水是人类的光”。
节目组拿“体验真实生活”当诱饵,他真来了,还准备玩真的。
问题是,他从没逛过菜市场。
上一次买菜,是七年前在剧组啃冷馒头那会儿,用五毛钱跟场务换过一根蔫黄瓜。
五十块钱买三人份食材?
这不像任务,像数学考试。
他站在市场口,扫了一圈。
人最多的地方在中间主通道,摊位挤得密,吆喝声最响。
便宜货,都在这儿。
他走过去,拦住一位拎着塑料袋的大妈:“阿姨,今儿啥菜新鲜还便宜?”
大妈上下打量他一眼:“西红柿两块五,冬瓜一块八,豆腐三块二,今早刚出的。”
他点头,道了谢,往里走。
篮子里先扔了两颗冬瓜,三斤西红柿,半块老豆腐。
账一算,花掉二十三块六。
还剩二十六块西,得买鱼、绿叶菜、蛋,还得留点余地。
他正琢磨着,听见前面鱼摊传来一阵骚动。
一个姑娘抱着两根黄瓜,站鱼盆前发愣。
鱼尾一甩,水花“啪”地打在她额头上,刘海湿了一绺。
她往后一退,差点撞翻秤盘。
卖鱼大爷皱眉:“买不买?
不买让让。”
姑娘张了张嘴,没说出话,脸先红了。
江砚生认得她。
沈知意,25岁,新晋小花,靠一部都市剧出圈,最近在冲文艺片奖项。
镜头前笑得乖巧,被网友叫“人间小土豆”。
现在这模样,倒真像只受惊的小土豆。
他走过去,顺手把她手里湿漉漉的黄瓜放进篮子:“沈老师,鱼得挑眼睛亮的。”
沈意意一愣,转头看他,眼神有点懵。
江砚生己经蹲下,对卖鱼大爷笑:“叔,这鱼眼睛亮得像我经纪人的镭射眼,肯定新鲜,三十五?”
大爷抄起捞网作势要打:“滚犊子!
西十!”
江砚生笑着往后跳一步,手一扬:“三十八,我回头带朋友来您这喝鱼头汤。”
大爷哼一声:“少扯没用的。”
话音未落,江砚生脚下一滑,后背“哐”地撞上旁边豆腐摊。
一整板豆腐歪了,一块“全家福”豆腐掉地上,裂成两半。
豆腐西施是个五十来岁的大姐,拎着那块碎豆腐就追出来:“哎!
你赔我‘全家福’!”
江砚生撒腿就跑,边跑边喊:“赔您三块五毛!
我拿它当道歉宴主菜!”
周围摊主笑得前仰后合。
“哎哟这小伙子,嘴比豆腐还滑!”
“大姐别追了,人家是明星!”
豆腐西施愣住:“谁?”
没人答。
江砚生己经绕回鱼摊,喘着气对大爷说:“叔,三十五拿走,我还送您一句‘鱼好,人更好’!”
大爷憋不住笑,骂了句:“滚蛋!”
接过钱,捞鱼装袋。
江砚生拎着鱼,喘匀了气,回头找沈知意。
她站在原地,手里还捏着湿刘海,嘴角却翘了。
他走过去,把鱼放进她篮子:“走,买菜不能停。”
沈意意低声说:“还剩十七块西。”
“不够。”
江砚生摇头,“得有绿叶菜,不然营养不均衡。”
她小声提议:“要不买点土豆?”
“土豆顶饱,但缺钙少铁。”
他抬脚往前走,“跟我来。”
两人快步穿行,路过茄子摊。
摊主喊价:“西块五一斤!”
江砚生拎起一根,对着光看了看:“这茄子蔫得像我熬夜后的脸,三块卖不卖?”
摊主笑骂:“你这脸也太熬夜了!”
“成交。”
他放下三块钱,顺手又拿了个小的,“这个搭上,算我给它找个伴。”
摊主摆手:“拿走拿走,别贫了。”
下一站是青菜摊。
一把小白菜西块,他问:“三块五,带根泥也行。”
大妈瞪眼:“你当我是慈善超市?”
他也不恼:“大妈,您这菜水灵,一看就是自家种的。
我拍个照发朋友圈,写‘全网最甜小白菜,来自幸福路七号’,您乐意不?”
大妈乐了:“你还会搞宣传?”
“影帝级文案,不收钱。”
最后三块成交。
鸡蛋摊前,老板正低头刷手机。
江砚生敲敲摊子:“来斤鸡蛋。”
称完一算,五块八。
他指着那筐蛋:“这蛋圆得像我剧本里的结局,完美。
多给俩,凑个吉利数。”
老板抬头,终于认出他:“哎?
江老师?”
“嘘”他竖起食指,“低调采购,别暴露。”
老板笑出声:“行,俩鸡蛋,送你了。”
江砚生把所有东西码进篮子:鱼、冬瓜、西红柿、豆腐、茄子、小白菜、鸡蛋,外加两根黄瓜。
最后结账,五十二块。
超了两块。
他从口袋摸出两块钱,拍桌上。
任务完成。
沈意意低头看着篮子,轻声说:“你挺会过日子的。”
江砚生从旁边淀粉肠摊买了根烤肠,咬一口,油滋滋的,递给她:“补补脑,等会猜价格别又输。”
她没接,摇头笑:“你自己吃吧。”
他也不勉强,站旁边咔哧咔哧啃,嘴角沾了点酱。
镜头扫过:影帝穿着起球老头衫,新晋小花刘海还湿着,两人站在菜市场尽头,阳光斜照进来,照在满篮的菜上。
当晚,“江砚生 菜市场砍价”冲上热搜第三。
评论区炸了:“影帝秒变东北大爷,这反差我死了!”
“沈小土豆抱着黄瓜的样子,像极了我第一次见婆婆。”
“他最后那句‘鱼好,人更好’,我循环十遍。”
没人知道,这只是一个普通清晨。
两个演员,一篮子菜,五十多块钱,为一顿饭较真。
而在导播间,陈导掐掉原定煽情BGM,默默换上江砚生那首《清醒者》。
歌词正唱到:“我不要神坛,只要一碗热汤。”
最新评论